秋天课文教资试讲(1秋天言语智能训练点及教学思路)

○从认识自然段的角度初步感知文章与诗、儿歌的区别。

○初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意识及能力。

○培养正确读句的意识及能力,有意识积累语感。

○识字中渗透文化和常识教育,继续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及写字习惯。

秋天课文教资试讲(1秋天言语智能训练点及教学思路)(1)

秋天课文教资试讲(1秋天言语智能训练点及教学思路)(2)

1.看图说话,引出“秋天”。

(1)出示课本P55插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强调说话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引导说美些。)

秋天课文教资试讲(1秋天言语智能训练点及教学思路)(3)

(2)这幅图反映的是一年四个季节中的哪个季节?认识“秋”字及“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思考:“秋”为什么是“禾”加“火”?希望同学们在本课学完后能自己找到答案。(给学生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且形成学习期待,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2.初识文章,认识自然段。

(1)出示课文内容及以前学过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儿歌《月儿弯弯》,观察: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应肯定。最终指向行前有无空格。)

秋天课文教资试讲(1秋天言语智能训练点及教学思路)(4)

(2)板书“文章”、“自然段”,简述文章及自然段的意思。指导学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自然段。(概念不宜深讲,但自然段前空两格要非常明确,且引导学生按顺序找空格,标序号。)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字音边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意识从此时就要灌输,这种意识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基础。)

(2)学生回答“主要写什么”,老师适时相机追问,强化整体感知。板书关键词:天气、树叶、天空、大雁。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结合拼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再次强化自然段的概念),集体评价、正音。

(3)老师从文中提出带轻声的词语、“一”的短语及儿化词语,集中领读、练读,解决读音上的难点(“一”的变调规则不宜给学生讲,只要读对即可,因为讲也听不懂、记不住,徒增难度;这个环节中可相机进行语感的培养,如读了“凉了”,即问:什么凉了?天气怎么了?)

5.三读课文,理解内容,随文识字,读出句意。

秋天来了,天气、树叶、天空、大雁分别怎样了?由此问题贯穿本环节的教学。

第一自然段:认识“气”,用“气”组词;秋天天气“凉”了,那么春、夏、冬呢?试各用一个字表达(常识教育及炼字训练——暖,热,冷);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树”和“叶”;想象树叶黄了的美景;“一片片”与“一片”的意思区别及类似叠词的扩展练习;“片”的字源字理识字;想象树叶落下的美景;绘声绘色朗读本段。

第二自然段:“那么……那么……”换词练习,说话;“大雁南飞”的板书概括;“一会儿……一会儿……”的意思体会、说话;大雁排队的常识简述;绘声绘色朗读本段。

第三自然段:“啊”的读法体会及练习;感叹号的认识和句子的读法练习,扩展应用。

6.结合P55插图,指导背诵课文。

7.出示P54插图,以“秋天来了,什么怎么样了或什么干什么”的句式练习说话。同时解决“秋”为何是“禾”加“火”的问题。

秋天课文教资试讲(1秋天言语智能训练点及教学思路)(5)

8.集中深化、巩固要认识的10个生字(包括读字,拼拼音,组词,认识偏旁)。

9.指导写字。

指导基本笔画横撇的写法,完成“了子人大”的书写练习。在此过程中,继续高度注意:(1)书写姿势及握笔姿势正确;(2)笔画的轻重缓急要到位,使笔画有粗细变化及应有姿态。

10.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口头读识字条中的生字、拼拼音并组词;四个要写的汉字每个带拼音写四个,组一个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