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

众所周知,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但并不是说宋代以前就没有杰出的词作。事实上,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只是说它极盛于宋代。如脍炙人口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便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忆江南三首》。

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1)

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亦是一首出自唐代的经典词作。而它的作者,正是我们都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值得注意的是,李白的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与另一首词《忆秦娥·箫声咽》,均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且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那么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好在哪呢?

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2)

首先,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记载,此词题于鼎州沧水驿楼。所以人们便普遍认为这是李白的思归之辞,重点在于展现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概括来说,这首词主要写的就是李白在深秋暮色中,独立驿楼远眺时那一刹那的愁绪。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愁绪,李白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即情景交织。

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3)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然后,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李白这首词。词的开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色苍茫、烟云交织的黄昏景色。即平原上的林木烟雾漾潆,就好像织物一样,远处的山色则如同衣带一样,极为碧绿。从这里的“寒山”二字,我们可知李白登上驿楼的具体时间是在深秋的傍晚。

正所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很明显,这两句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所以李白紧接着就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可见李白此次登高望远,眼前的暮色那是使人着恼,叫人伤感,即便远处有碧绿的山色也一样。那么李白“楼上愁”,他愁的是什么呢?

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4)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即李白在玉石般华美洁净的台阶上伫立远望,发现了在归心催促下急忙回巢的鸟儿。由此可见,宿鸟的急归让李白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波动。即鸟儿尚且有巢可归,可他李白作为一个身在他乡的游子,此刻又能回哪呢?

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5)

于是在词的最后,李白便发出了深深的感叹:“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即哪条路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的又是短亭啊。这里的“亭”是指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当时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所以这里的“长亭连短亭”,一方面说明了李白离家乡太远,另一方面则是表露了李白一种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惆怅之感。

李白经典的10句诗(李白很经典的一首词)(6)

纵观李白的这首词,可以简单理解为随着暮色的越来越浓,高楼上主人公的愁思也就越来越重。而这不仅仅是李白一人的感受,相信绝大多数身在他乡的游子,都会有这种感受,且同样在人生的漫长路途中,也会有“何处是归程?”的迷茫和惆怅。不管怎么说,李白这首词情景交织、浑然天成的意境,那是令人赞不绝口。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