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伽利略怎么死的(伽利略忌日出生)

科学家伽利略怎么死的(伽利略忌日出生)(1)

霍金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毫无疑问,他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之一。而就在今天,我们的世界失去了这样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或许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位物理大师的一生是极不平凡的。霍金出生那一天,正好是伽利略(1564-02-15至1642-01-08)逝世300周年纪念日。而霍金去世的今天,正好又是爱因斯坦(1879-03-14至1955-04-18)诞辰139周年纪念日。

虽然儿时对宇宙充满了向往,但直到高中在英语课本中才首次认识了这位“宇宙之王”以及他的最著名代表作——《时间简史》。虽然当年拜读这部作品时,这部著作已经诞生近20年的时间,但它依旧让人为之着迷。从此,我对宇宙和物理学的认知就被彻底颠覆了。原来,宇宙比我想的还要更神秘,我们所感知到的很多东西都是表象的,这个世界之中还蕴藏着十分深刻的物理定律。

霍金

此后,又相继拜读了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无一不让我感叹他那超凡的想象力以及精深的大智慧。正如他在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中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但有时又是一位梦想家。虽然他的行动受限,说要也要借助电脑,但他的思想无拘无束,是完全自由的,他可以自由地思索以及探索宇宙。

霍金对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有关黑洞的理论,他把无法兼容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同时运用在黑洞理论中。他与彭罗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推导出了奇点定理,认为黑洞之中存在一个时空奇点,这个点的密度无限大,但尺寸却无限小。这个奇点与我们宇宙的起源方式很像,在138亿年前宇宙中的一切都坍缩在一个奇点之中,随后大爆炸诞生了宇宙。

科学家伽利略怎么死的(伽利略忌日出生)(2)

黑洞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黑洞这种奇特的天体会吞噬宇宙中的一切,即便是光也难逃黑洞的束缚,所以传统上都认为黑洞是完全黑的。但霍金认为,如果在黑洞的事件视界附近通过量子涨落随机出现一对虚粒子,反粒子被黑洞吞噬,而正粒子则会携带能量逃离黑洞。因此,黑洞不完全是黑的,这种奇特的天体其实会在不断辐射能量,这就是霍金辐射。正因为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似无所不能的黑洞也会慢慢地在宇宙中蒸发殆尽。

虽然霍金走了,但他那些思想与精神却永远地流传于世。霍金曾说过:“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正是如此,或许他这次终于能够自由地在宇宙中遨游。不久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有人能够进入Reissner-Nordström-de Sitter黑洞,他可能拥有无限的未来。或许霍金去了那里,从此再也不用受到轮椅的禁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