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

大家好,欢迎关注我的养老和教育类专题文章,一起在阅读交流中成长进步思考。

根据人力资源保障部和财政部教育部等各个部门联合发布的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截止目前,在国家总方案的指导下,已经有20多个省份连续发布了各省的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方案,调整比例调节。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1)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要求按照4%调整,并且分三步走,7月31日前补发到账,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计算补发。

第1个需要注意的特征,正确区分10年过渡期中人养老金补发和2022年基本养老金补发的不同。

我们说10年过渡期的中人养老金补发是我们熟知的养老金补发,但是他不同于2022年养老金基本部分的补发,这两个是根本不同10年过渡期中人养老金的补发,牵扯到退休前的视同缴费年限,也牵扯到改革之后的职业年金和过渡养老金,三大部分的计算和补发,它是个人与整体的结合,是老人老办法中人,10年过渡期,新人新办法的步伐工作,而2022年养老金的补发是年度性的临时调整和差额计算,是从2022年1月1日之后需要增加的部分的年度性补充计算和发放养老金的差额部分。两者既相辅相成,又有本质不同,既有个体的影响也有整体的推进。

第2个区别,为什么2021年养老金调整是按照4.5%的上调比例,而2022年养老金调整比例总方案按照4%的上调比例。

2021年养老金坚持按照4.5%的上调比例和2022年的4%的上调比例,相比较我们发现在上调比例方面下降了0.5%,但是社会平均岗位工资上涨的速度大约是3%~5%的比例,从这一点看,2022年总体上工资待遇和退休待遇都还是分别上涨,或者体现出了稳中有增的,调整布局上,调补比例的微妙变化,在社会平均岗位工资和基本工资上涨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影响非常的弱小。按照高级职称退休教师基本养老金的比例8000元来计算4.5%和4%的上涨,比例在上调上涨范围的影响上可以忽略不计,大约相差100元左右。

第3个区别,为什么调整方案始终坚持以上年度12月份实际领取养老金的基数作为调整依据?

养老金的调整依据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第1种是选择当地的社会平均岗位工资这个要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平均概念,第2个数据可以采用我们退休时候的养老金作为调整基数,第3种办法是我们根据上年度12月份养老金的基数作为调整依据,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养老金上涨的基数始终采用上年度12月份的实际领取养老金的基数呢?这样做考虑到兼顾不同的人群兼顾到上年度刚过的1月份,刚退休的人群的技术考虑的比较全面,也兼顾到老人中人新人三大群体的区别,更考虑到体制内和体制外一体化调整养老金的区别。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2)

第4个区别,2022版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始终在坚持追求公平化。

随着共同富裕理念的深入落实和第3次财富再分配的具体要求的明朗化,2022版养老金调整也在坚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基数,始终坚持公平化,这个最前提的基本前提努力的让定期调整的基础上实现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原则调整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兼顾不同的退休时间,兼顾不同的退休人群,让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生城镇退休,农村退休,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企业退休,国有企业退休,私营企业退休,不同人群,在同工同酬的前提下,退休待遇调整不会造成新的差距扩大,越来越公平成为待遇调整的最佳选择和最正确的方向,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保待遇调整的新动态,新趋势,新特点。

第5个区别,我们注意到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加大了适当倾斜,加大了高龄津贴补贴的比例要求。

不断调整养老金,在高龄补贴方面的比例加大高龄津贴占退休金总基数的比例不断提高,这是高龄津贴发挥老龄化社会最重要的贡献。

如果说之前我们的高龄津贴每人每月100元左右,200元左右,300元左右,对我们退休待遇影响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现在的高龄津贴从70岁以上,80岁以上,90岁以上,100岁以上分别提高到了较高的档次,而我们调整的过程中也注意到高龄津贴在退休金激素方面的占比越来越大,做好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比例调整关系是高龄津贴和基本城镇养老金基数调整之间比例不断优化的重要表现。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3)

第6个区别,是对高级教师,科技人员,国有企业退休的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调整更为重视。

现在的养老金坚持普调的基础上坚持适当倾斜和挂钩调整的比例,重视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的适当清洁,第1类就是缴费时限超过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长缴费人员要照顾,第2类是高交费的人员,一般来说缴费档次达到100%和120%以上,300%以内,这些缴费档次较高的人员也是要挂钩调整倾斜的,另外从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以及70岁以上的高龄人员,这都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人群,从人群职业结构来划分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和女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也是重点倾斜的,坚持适当倾斜分类管理,分步推进是养老金调整的新趋势。

第7个区别,是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30年教龄和工龄以上的人员坚持适当倾斜和挂钩调整。

从城乡二元结构来划分,在30年工龄的共同基础上,让艰苦边远地区和农牧民少数民族地区退休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一线教师退休等等,在养老金和城镇工作退休的养老金方面对比,至少要保持一致性,确保越艰苦,越边远越一线的员工在在职期间绩效工资收入分配方面和退休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优势弱化,那些在农村地区退休是中级职称的人员的,待遇加强,他们职称影响待遇的不足,部分的及时调整让退休以后不因为职称而纠结,不因为职称很难过,反而会因为自己是农村退休或者是30年农村工作工龄而骄傲,为他们自己是70岁以上高龄人员,用年龄优势完全代替职称优势感到自豪。

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是连续第18次养老金的上调,按照4%的上涨比例,已经非常的了不起,同时坚持发放的时间在7月31日之前发放到位,而且是全国统一的发放最后截止时间,所以平均养老金将上涨420元左右,最低的也能上涨平均300元以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金调整,让退休职工和高龄人员真的感受到了关怀,幸福和温暖。

我是乡村十叔,欢迎点赞,关注,支持,转发,收藏,分享,评论,打赏,这里有最原创的语言文字,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视频解读分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