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

前段时间,网络上的古生物爱好者圈子中又发生了一场“爆炸性事件”,原因是一项新的研究让棘龙这种充满了谜团和争议的史上最大肉食性恐龙又又又“变了个模样”。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

对棘龙的新研究表明这种恐龙具有适于游泳的尾鳍

研究发现棘龙具有尾鳍,这为棘龙的水生习性增添了新的证据。

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古生物爱好者们的反应那么大,毕竟从看上去无比强大的一方霸主到如今的“水生老渔夫”,棘龙的形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棘龙的形象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棘龙又“死”了一次

1912年,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在埃及西部的拜哈里耶绿洲发现了一只巨型兽脚类恐龙的骨骼,这些骨骼包括1个不完整的下颌骨、2节颈椎和7节长着非常长的神经棘的脊椎骨等。

背椎上长长的神经棘表明棘龙的背部有一个非常大的背帆,这些神经棘也正是棘龙(spinosaurus“有棘的蜥蜴”)名字的来源。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2)

斯特莫论文中给出的棘龙骨骼素描

在研究过程中,斯特莫也发现了这只大恐龙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的不同之处,在论文中,这名古生物学家只给出了骨骼素描图和化石图片,并没对棘龙的生态有一个准确的描述。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3)

恩斯特·斯特莫

1936年,斯特莫给出了第一个棘龙的复原形象。这个棘龙的复原形象除了背部的神经棘连接的背帆,与其他兽脚类恐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而且受当时对恐龙的认知所限,兽脚类恐龙都是两足站立,尾巴拖地的“袋鼠”站姿,第一代的棘龙形象就这样诞生了。而且不知为何,棘龙那张狭长的“鳄鱼嘴”的特征也没有表现出来。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4)

斯特莫给出的棘龙骨骼装架图

可惜的是,斯特莫找到的棘龙化石没能从二战中保存下来。

这些化石曾被保存在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馆,因为纳粹军官的拒绝而没能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最终在1944年毁于盟军的轰炸,这头北非巨兽在死去了一亿多年后,又被人类“杀死”了一次。

击败霸王龙的影视巨星

1975年,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巴克提出了“恐龙文艺复兴”的概念。这场从1960年代开始的小规模科学革命让恐龙从行动迟缓的冷血动物形象变成了活跃、快速、机敏的温血动物。

棘龙的形象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不过即使是形象有了一些改变,棘龙的人气还是和之前一样,只是一种稍有特别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而已。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5)

英国奥比斯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恐龙》杂志中的棘龙形象,可以看到比起之前的袋鼠站姿有了一些变化,但头部仍和其他兽脚类恐龙没有太大区别

事情的变化要等到2001年上映的《侏罗纪公园3》。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想要找到一种“一看就和霸王龙不同的恐龙”,因此棘龙因为典型的“鳄鱼嘴”和背部的背帆成功当选电影的“男一号”。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6)

《侏罗纪公园3》中的棘龙和霸王龙,两者外形区别很明显

在这部电影中,棘龙被描绘成超越霸王龙的凶残猛兽,甚至在一次打斗中拧断了霸王龙的脖子。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7)

电影中的霸王龙和棘龙之战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8)

击杀霸王龙之后的棘龙怒吼

尽管这些情节很大程度上出自于片方为了吸引眼球而做出的创作,但不可否认的结果是棘龙这种体型上大于霸王龙的肉食恐龙确实在片中收获了大量的人气。

从此,棘龙“世界上最大型的肉食恐龙”的形象深入人心,《侏罗纪公园3》中的棘龙也成了最经典的棘龙形象之一。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9)

埃及棘龙的“经典复原”之一|来源:菊石君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0)

两足站立版本的棘龙生态复原图

棘龙“趴下了”

电影为棘龙打造的“光辉形象”没有持续太久,2014年,古生物学家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根据新发掘到的化石进行的研究显示:棘龙的身体较为细长,适合游泳;同时它的脚趾分散,说明脚趾之间可能有蹼,更重要的是棘龙从原本的“大长腿”变成了类似鳄鱼一样相对粗短的后肢

从形象上看,棘龙突然“趴下了”。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1)

短腿版本的棘龙骨架

这些证据都显示棘龙其实可能是一种水生恐龙,或者至少它们的一部分时间是在水中度过的。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2)

短腿版本的棘龙复原和它生境中的几种水生动物|来源:维基百科

化石证据表明,在棘龙生活的年代,当地的河流中生活着长达数米的大型鱼类,包括锯鳐、肺鱼、多鳍鱼和鲨鱼等,这些大型鱼的存在给棘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再加上它们适合捕鱼的口部结构以及同属棘龙科的重爪龙等恐龙化石提供的信息,这只长达14米的兽脚类恐龙就此坐实了“老渔夫”的身份。

不过,也有很多古生物研究者对短腿版的棘龙提出了质疑,包括研究使用的棘龙化石来源于不同年龄的个体,或是短腿版的棘龙身体重量不平衡等等。

同时,两足站立,在电影中大杀四方的棘龙形象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原本的棘龙形象仍有大批拥趸。

大尾巴

回到本文的开头,今年4月,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的团队公布了对棘龙的新的研究成果。

新的化石是一列非常完整的棘龙尾椎,在尾椎上方也有延长的神经棘,这说明棘龙具有一条形状侧扁,带有尾鳍的大尾巴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3)

根据新发现绘制的棘龙复原图|来源:维基百科

棘龙的大尾巴正好解答了之前它们“头重脚轻”的问题,新的棘龙尾巴通过加粗尾部轴上组织,刚好平衡了头部的重量,使得新的棘龙形象反而非常均衡。

这条带有尾鳍的大尾巴在水中能给棘龙提供相当于其他兽脚类恐龙尾巴8倍的推力,可以说是棘龙生活在水中的最有力证据了。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4)

生活在水中的棘龙的生态复原图|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这次的新发现也引发了古生物爱好者和网友们的疯狂恶搞,例如用尼罗鳄和旗鱼的背鳍拼装的“亚成体棘龙”和用冠欧螈恶搞的“棘龙幼体”。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5)

被非洲人民捕获的“亚成体棘龙”|P图:达达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6)

“棘龙幼体”|P图:奥卡

甚至还出现了前肢为鳍状肢的“放飞自我”版棘龙复原,因为仅有草图,这里就不放出来了。

从“袋鼠”站姿,到电影明星,再到遨游水底的“白垩纪老渔夫”,随着研究的深入,棘龙的形象经历了不断的变化。

棘龙为什么称为恐龙第一名(从恐龙中的霸主到)(17)

1936年、2014年、2020年三个版本的棘龙骨架复原图|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要说明的是,化石仅仅能向我们传达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生物的部分信息,我们只能从这些信息中推测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的生物的一鳞半甲。

即使是爱德华·柯普这样的古生物学“大佬”也曾犯下过把薄片龙的头装到尾巴上的低级错误。

因此,棘龙形象的变化只不过是我们人类在对它们进行研究中所经历的必然过程罢了。

或许,在未来的发现中,还会有我们熟知的古生物形象遭到颠覆,不过这或许正是古生物学的迷人之处,你说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