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

厦门网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1)

厦门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图为海沧青礁村芦塘社“平改坡”及立面改造景观。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2)

翔安区面前埔村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打包新鲜蔬菜。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3)

翔安大宅村内景观。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4)

同安百利种苗新厂区采用丹麦生产的播种机播种。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5)

同安竹坝农场。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6)

翔安区面前埔村农民挑着刚采摘的蔬菜去合作社。

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厦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7)

休闲新农村翔安大帽山境。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正值春分时节,厦门岛外农村,处处呈现繁忙景象: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正在翻土、播种、浇灌,忙碌却欢喜;智能温室大棚里,一排排育苗床上,碧绿的辣椒、西红柿种苗整齐排列,惹人喜爱;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按下了“重启键”陆续恢复正常营业,“五一”假期的订单让村民们的嘴角开始上扬……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2019年以来,厦门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一幅“三农”工作的生动画卷正在厦门徐徐展开。

关键词 农业

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钱”景好

“这些大棚里种的可不是‘大路货’,培育的可都是彩椒、番茄、茄子等优质种苗。”在大帽山脚下的厦门市翔安区金莉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加金一边介绍着,一边查看着种苗的生长情况。

小小的种苗培育出大大的“钱”景。“从种子、种苗嫁接、蔬菜种植、蔬菜加工,销售等环节一应俱全,我们合作社采取的是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农民种植合作社培育的种苗,每亩受益都在3万元以上,最高可达5万元,是普通蔬菜的5倍。”农民出身的蔡加金自豪地说,“粗放式的传统农业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必须采用现代农业的理念,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看似一样的大棚,却有着不一样的收益。在蔡加金的带动下,金莉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有20多亩智能温室大棚和10多亩简易大棚,每年可生产各类高端蔬菜嫁接苗1000多万株、各类穴盘实生苗2000多万株,不仅把传统农业引导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更帮助周边村庄年收益增加600多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去年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厦门市加快项目驱动,建立千亿投资工程协调推进机制,加快乡村振兴项目建设,2019年完成投资306亿元,其中都市现代农业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有32个。

集美仙景芋、同安紫长茄、翔安胡萝卜和火龙果……随着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些贴上了“厦门制造”的农产品行销全国。截至目前,全市有农作物种子(苗)企业共30家,产值上千万元的种子种苗企业有11家,2019年实现总产值超过4.8亿元。扶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6个,引进、示范台湾水果品种22个。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种植面积6000余亩、总收入约1.5亿元。

招商引资成为“助推器”,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厦门市成立全市现代农业招商办,制定《现代农业招商实施方案》、投资手册和招商地图,全市有现代农业招商项目54个,总投资119亿元。现代农业招商推介暨签约大会更是发挥了“磁吸”效应,引来100多家外地目标农业龙头企业和400多家本地规模农业企业参会,美菜网、傲农集团等18个项目达成签约、总投资约70.2亿元。其中,正大水产中国区总部、傲农总部、正大120万羽蛋鸡产业链项目等11个重点签约项目已落地。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今年,厦门市将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途径,充分挖掘农村多种功能,在全力做好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和智慧农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农民

乡村振兴 让农民当主角

包装车间里,数十个工人正在对刚刚采摘的大头菜、香葱、大蒜、芫荽进行包装;田地里,有的采收菠菜、有的对播种后的种子覆土;有机培育的番石榴园里,一个个成熟的果实散发着阵阵清香,很快它们就要走上超市的货架。走进厦门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眼前一派繁忙景象。负责人郭防正忙着打电话,“我正在联系看地的事,打算用来种沐草,制作植物有机肥。”

要种就种最安全的蔬菜,就连肥料也自己生产,为了获得安全的豆渣,郭防还开起了豆腐坊。他最引以为傲的荣誉,就是2018年被评为“厦门市十佳食安卫士”。如今郭防每天向精品超市供应的“五珍”品牌蔬菜、豆腐上万斤,产品备受市民信赖。

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关键在人。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为了农民,更要依靠农民。

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茧而出”。2019年,厦门市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96人,截至目前,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共计401人。同时扶持高校毕业生兴办新型农业主体13名,按实际销售量给予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市场营销补助。

这几天,在同安龙泉村欣禾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工人们忙碌了起来,打印订单、包装、发货……理事长陈延南高兴地说,“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发货不方便,最近订单开始多了,每天都有龙眼干发往全国各地。”

开网店十余年,年近七旬的新型职业农民陈延南无疑是村民眼中的“潮”人,好学的他不仅会种龙眼,还玩转互联网,把农民们手上的龙眼干卖到全国各地。“网上销售每年都在增加,合作社社员自己种植的龙眼都不够,还得收购其他农民的产品,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万,每年都有增长,我们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国家对农民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发展信心十足。”对他来说,让同安“凤梨穗龙眼干”这一品牌享誉全国是他的心愿,“一个好的品牌,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我希望以后人们要买龙眼干,就会想到‘凤梨穗’。”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角”,更是受益者。得益于当地绿水青山的绿色资源,同安区白交祠村的专业合作社运营不到一年,就产生了真金白银的回报。这个月初,白交祠村村民们第一次领到合作社的分红款——每人100元,全村发放总额13万余元。村民们高兴地说,“分红虽然不多,但半年多时间就能够分红,真是完全没想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还完成新型职业农民相关培训5273人次,其中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8期共1000余人。“农民最缺的就是知识,通过培训,可以学习到果蔬种植、农药使用、网络营销等相关知识,对农民帮助很大。”参加了多次培训的陈延南肯定道。

今年,厦门市将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业对台对外合作,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关键词 农村

比拼美丽 处处都有“桃花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让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如今在岛外农村轻松可觅,一座座古老的乡村上演一幕幕华丽转身的“变形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丁零零……”在位于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的厦门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电话铃声频频响起,为按下了“重启键”后的农家乐增添了不少生气。“这几天,已经有不少市民来咨询,‘五一’假期的民宿也预订了十几间。”合作社理事长马金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疫情发生后短暂的“冰封”,对农家乐的经营者来说,影响不小。但马金军和村民们也没闲着,利用这段时间对农家乐进行了软硬件提升:“看,我们新种了金丝皇菊、黄瓜、南瓜等这么多品种,柠檬、杨桃等也精心修剪,步道完善,绿化补植,环境更美了。”

“以前水不通,路不通,种的茭白也卖不出去,农民收入很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后,顶村简直变了样,返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谈起顶村的变化,马金军有着说不完的话。“平改坡”和裸房整治、房前屋后环境美化、民宿设施的量身定制、农业采摘项目的延伸……乡村旅游品质不断提升,顶村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节节高。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厦门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一项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治理行动马不停蹄地推进中,让“美丽”与“富裕”相得益彰。

在同安区,军营村完成农房整治138栋,白交祠村完成农房立面整治67栋、“平改坡”90栋,两个村庄的“水墨丹青”田园风光形象渐显。在竹坝片区,侨居小区立面提升改造、新村集资楼立面提升改造、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等40多个项目建设完成,下庄村、上寮村、新村美丽小区等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落地,彰显田园竹坝的魅力。

在翔安区新店镇大宅社区,既有农房“平改坡”整治179栋、裸房整治78栋完工,大宅湿地公园、新莲路绿化景观工程、美丽乡村提升版等项目正按施工计划推进,生态宜居指数大大提升。在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芦塘社“平改坡”及立面改造、村民文化广场工程、青礁村农田管理房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已完工,行走其间,满眼是风光。在集美区后溪镇二农社区,通过房前屋后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再植入独特的古驿道文化元素,曾经老旧的乡村如今一幅世外桃源景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行走在厦门农村,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田园画卷扑面而来。今年,厦门市还将继续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行动,补齐短板,内外兼修,刷新乡村的颜值与气质。

【亮点】

●现代农业

2019年,厦门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现营收920亿元,增长11.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亿元,增长2.8%。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2元,增长10.7%,总量增幅均位居全省首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竹坝五显、大帽山境寨仔尾里二期、白虎岩休闲农业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增长约23%,实现营收超过10亿元。

●乡村振兴

市级重点示范村

加快推进9个乡村振兴市级重点示范村建设,按照村庄规模给予奖补,已下拨市级财政奖补资金2.55亿元,重点用于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军营村、白交祠村、田头村、青礁村等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农村人居环境

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厕所1043户,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39%。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5座、乡镇公厕5座。全市147个行政村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完成104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实现流域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全覆盖。开展既有农房整治,完成农房“平改坡”整治924栋、裸房整治529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9个,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完成乡村绿化364亩。

●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在追溯平台上主体备案450多家。推进放心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将包括农药、兽药、肥料、种子、饲料在内的317家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管工作,新培育“三品一标”产品16个,总数达81个。开展市、区、镇(街)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全市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2273批次,2019年农业农村部对厦门市蔬菜、水果和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达98.1%、100%和99.2%。(文/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晓菁 图/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奇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