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

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1)

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2)

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的两个边疆省份,云南、广西在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山海青年的优势,与东盟国家青年携手奋斗、一起向未来——

担当 山海青年融入世界

当清晨的曙光洒向中老铁路,车站上、口岸间,年轻的身影朝气蓬勃。

当湿润的海风掠过北部湾,繁忙的码头上,青年人的足音铿锵有力。

开放、创新是青年的标签,也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和气质。

如今,中国坚定不移加快高水平开放步伐,滇桂青年与东盟青年携手向前。

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3)

“当打之年”勇立潮头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达到了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4%。东盟重新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团结奋进、合作共赢,中国与东盟拥抱时代机遇,聚焦共同发展,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中老铁路通车,为中国与东盟之间打开了一条新的物流大通道。目前,中老铁路运输网对内已联通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对外辐射至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发力。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17万标箱,同比增加了56.5%。

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4)

中老铁路 资料图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日益密切,青年为这幅画卷涂上了最亮丽的奋斗底色。

22岁的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关员杨宗荣,刚参加工作便挑起重担,在磨憨铁路口岸为中老铁路列车保驾护航;广西南拓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泳池,在外贸领域从业5年,不断抢机遇、攻困难、创新绩……

青年人,做先锋,不做过客、不当看客。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他们,跑在对外开放的第一线。

2019年8月挂牌以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沿边跨境”“云南首创”的探索尝试,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其中,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携手成都青白江、山东济南、广西钦州港等,创新探索中老铁路物流信息联动协同机制。昆明片区还建设了人才公寓,吸引青年才俊来昆共同发展。

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5)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资料图

在广西崇左,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作为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立足“华侨”“东盟”“共青团”三大优势,为创业青年企业家孵化梦想。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今年1月1日生效实施。云南、广西两省区迅速出台政策措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交流更加活跃。

当云南青年屠静春在老挝万象塔纳伦陆港为物资运输忙碌时,广西青年冯传冠正与泰国电商协会对接,努力打开泰国市场。奋斗青春,只争朝夕。

心心相印共创未来

面对疫情,滇桂青年与东盟国家青年同心抗疫,互施援手,共渡难关。心灵相通、情感相融,中国与东盟,不断拉紧纽带,“心联通”进度条全速推进。

教育搭桥,在铁路技术上共同切磋与精进,是中国与东盟“铁青”们齐头并进的目标。

今年3月下旬,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批32名老挝籍学员完成了疫苗接种,通过入境审批手续、签证手续办理、境外及入境封闭集中隔离等程序后,抵达中国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活。

在广西柳州市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留学生李文一通过网络学习铁路知识,教师曹嘉明头戴AR眼镜,在模拟轨道前给远在泰国的学生传授轨道施工与维护的技巧。

媒体铺路,记录青年交往,增进青年友好。

中国的饺子、泰国的大福饼、老挝的甜笋、柬埔寨的阿莫克鱼、缅甸的汤圆……今年,云南日报《湄公河》杂志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向澜湄青年们发起了“万物皆可包”视频挑发战,接二连三的美食礼“包”,不仅让各国青年们过足了眼瘾,彼此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饮食文化还形成了颇具热度的话题链。

今年4月,广西日报在“壮族三月三”这一盛大传统节日期间,邀请来自东盟国家的6家孔子学院师生,通过网络对唱山歌,唱出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景。“山歌好比春江水,跨山越海欢乐多”,海外多家媒体聚焦该活动,歌声在各个国家流动了起来。

青年是什么样,未来就是什么样。迈过“而立之年”,中国—东盟关系内涵不断丰富。推动区域经济复苏,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滇桂青年奋力书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跟随小布

来看这些滇桂青年和东盟青年的

人物故事

↓↓↓

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口岸监管三科关员白玉凤:让更多滇越边民享受政策红利

河口口岸是我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27岁的白玉凤主要负责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监管工作。“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有幸见证了边民互市贸易从边民肩挑手扛到统一装车信息化通关的蜕变。”白玉凤说。

为了推动边民互市优化转型,她和同事们积极运用“互联网 海关”新技术新理念。2021年2月,昆明海关推出的“互联网 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创新举措获海关总署备案,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试点实施,让更多边民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白玉凤说:“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贸往来愈加密切。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关员杨宗荣:护航中老铁路是最值得骄傲的青春经历

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关员杨宗荣是一名刚加入海关9个月的青年关员。从起初不了解中老铁路,到如今对铁路口岸海关监管业务越来越熟练,他说,为中老铁路列车保驾护航是最值得骄傲的青春经历。

2021年12月4日,由昆明驶向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首发国际货物列车到达磨憨铁路口岸。杨宗荣和同事做好防护措施,迅速开展监管工作。为了迎接这趟首发列车,他们前期一遍遍研讨、测试、准备。“当看到列车缓缓驶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我觉得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也深深理解了海关把守国门使命的光荣。”

杨宗荣说,他将继续提升业务能力,督促自己不断成长、奋斗、担当。

常驻老挝的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者屠静春:每天在塔纳伦陆港忙碌着

27岁的云南人屠静春,就职于云南通易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他目前常驻老挝,负责老挝境内几个水电站物资运输、铁路物资跨境转运等工作。

中老铁路开通后,屠静春每天都要前往万象塔纳伦陆港进行物资清点、查验。万象塔纳伦陆港是老挝最大的陆港,从中国发往东盟的物资,通过中老铁路运输到这里,再转运到其他国家。

“现在,从万象到琅勃拉邦乘坐高铁仅需3小时,以前自驾却需要7小时。”除了效率提高,屠静春还感受到中老合作带来的诸多变化。比如,以前老挝市场上中国的商品多以纺织品为主,现在随处能买到中国生产的家电、五金配件、钢材、机电产品等,中国制造和智造都受到了老挝家庭的青睐。

“我用磕磕巴巴的老挝语和当地人交流,他们会很认真、很热情地与我沟通。”经过6年的驻老生活,屠静春的老挝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他希望因此能够完成更多推动中老合作的具体工作。“在区域合作共赢、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我很庆幸成为一名见证者、实践者。”

马来西亚华人黄志伟:昆明也是我的家

黄志伟是马来西亚华人,祖籍广东清远。现在,他在昆明从事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工作,特别是将马来西亚的燕窝、咖啡等带到中国,同时把云南的普洱茶介绍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消费者。

黄志伟观察到,近年来,马来西亚人通过便捷的网购,认识了许多中国商品。而中国电商的发展,也为马来西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选择在昆明安家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妻子是昆明人,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他的爷爷1925年到马来西亚发展,并在当地成了家。爷爷一直很想念祖国,可惜受到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再也没回到祖国。这些年,黄志伟一直在替爷爷探望在中国的亲戚。

“我希望在中国落叶归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在中国发展。”黄志伟说,“昆明也是我的家。”

缅甸籍餐厅主管杨金龙:在孟定给食客带来爱的味道

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有一家名为“相约小筑”的东南亚风情餐厅。缅甸青年杨金龙是餐厅的主管。“今年是我在云南工作的第11年,‘相约小筑’已经成为我的家。”杨金龙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脸上挂着温暖亲切的笑容。

2009年的秋天,杨金龙第一次来到孟定镇,邂逅“相约小筑”。当他得知店里正在招聘员工,便毫不犹豫地应聘了厨师助理。“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厨师,经过努力,我在这儿实现了梦想。”杨金龙开发了不少招牌菜肴,不管是中式的,还是东南亚风格的,他都游刃有余。“我希望为食客制作出更多美食,让他们吃到爱的味道。”

中缅交流事业创业者韩飞:聚情聚力增进胞波互信

“我从小生活在中缅边境地区,和缅甸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2017年,来自云南省腾冲市的韩飞报考了缅甸语专业,为今后的事业埋下了种子。在大学期间,他曾到缅甸仰光、曼德勒等地求学,还在掸邦一所中学实习。“这些经历,加深了我对缅甸的了解,也坚定了朝着中缅交流方向创业的信心。”韩飞说。

2021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韩飞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携手创办了腾冲市雨蝉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为中缅青年增进了解互信搭建平台。随着公司日益发展,韩飞把业务主要集中到进出口贸易。“我看到了中缅贸易发展的巨大潜力,我希望两国青年聚智聚力聚情,促双方合作走向更光明的未来。”韩飞愿意坚定地走下去。

泰国国际贸易专员陈苏怡:为泰中产品进出口做实事

27岁的泰国姑娘陈苏怡,2017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教育学专业。现在,她是泰国沃浦集团中国公司的一名国际贸易专员。

“‘一带一路’倡议让泰国和其他东盟国家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中老铁路开通后,各国进出口贸易更为便捷,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在中国生活和工作让陈苏怡时刻都能感受到区域合作十足的发展劲头。

“我想充分结合自己的语言专业知识以及国际贸易经验,为泰国产品高质量出口做一些实事,同时将中国产品推荐到泰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陈苏怡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心态,最近利用工作机会和业余时间不断更新RCEP的相关政策知识,“我要不懈怠地在中国追梦。”

广西南拓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泳池:有信心把跨境电商企业做好

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5年多,周泳池从行业新人一路成长,由从业者变成了创业者,从大宗商品贸易转到跨境电子商务。

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面向东盟跨境电商产业,打造开放新引擎。周泳池所经营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天地。

周泳池感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贸往来。“我始终坚信自己选择的这条赛道没有错,中国与东盟关系充满机遇与活力,东盟市场拥有广阔空间和光明前景。”作为青年企业家,周泳池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把企业做好做强,“我希望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在RCEP的加持下,物流运输方面能够真正实现东盟国家(地区)之间的免证通行。”

南斯文化传媒创始人、跨境电商运营总监冯传冠:努力在东盟国家市场上做大做强

“我们的宗旨就是把广西好的产品推广到东南亚,把东南亚好的产品引进广西来。”从事设计与策划运营5年,冯传冠现在的工作业务涵盖平面设计、品牌策划、电商运营、产品推广以及电商直播等。

“我们常年进口泰国生鲜水果,尤其是泰国熟榴莲,2021年,我们联合两家公司团队通过线上活动创造了45分钟内25吨榴莲售罄的佳绩。”冯传冠说,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跨境贸易全生态链及农旅结合的新型互联网公司,他们结合渠道优势及自主开发运营的线上商城,引进泰国产品,同时也助力泰国农业发展。

冯传冠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在这条青春赛道上,我会努力跑出最好成绩,在东盟国家市场上做大做强。”

海信印尼公司白电产品线经理陈家辉:与中国品牌共成长

27岁的广西人陈家辉目前在海信印度尼西亚公司任白电产品线经理一职,到印尼雅加达已有一年。他主要负责家电产品从中国到印尼的进出口和销售工作。

“工作5年间,从兼职到入职,从国内到国外,海信印尼公司家电产品线逐步完善。”陈家辉说,从原有单一的电视产品,拓展到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全屋家电产品,公司效益得到提升的同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提升。

陈家辉期待有更多中国青年认识印尼、了解印尼,也期待更多印尼朋友在经贸往来中了解中国,共同为两国经贸发展合作贡献力量。

中国东盟礼仪形象大使、国际注册礼仪形象培训师枢立: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

29岁的广西人枢立,2011年获得了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形象大使荣誉称号,她主持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已有11年。

借助中国—东盟礼仪大赛的平台,枢立这些年见证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优秀选手共同传承、传播优秀文化,也有幸参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许多关于人文经贸交流的活动。“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融离不开各国青年人的‘心联通’。”

枢立希望借助RCEP带来的新机遇,开展更多跨国文化交流与商贸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希望能在中国—东盟礼仪大赛的舞台上,看到更多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年的风采,让他们通过比赛有更好提升和塑造自己的机会。“我坚信未来属于青年人。”她说。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主持人、中越人文交流代表唐颖倩: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唐颖倩是新闻工作者,也是新媒体达人。10年前因兴趣选择了越南语专业,从此走上了中越人文交流的道路。

她曾在口岸报道中越边境贸易发展,也曾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拍摄抗疫短视频,用网络编织中越交流的纽带。通过国内外社交平台,唐颖倩开设了“小倩课堂”“双语视频”等特色中越双语短视频栏目,带领观众“云学习”越南语,也向越南观众分享趣事鲜事。她还开展了越南语线上培训班,并推出了首个越南语电子分类词典。

唐颖倩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共同传播中华文化,多形式、多角度展示中国以及中国青年的形象。“我会尽自己的能力,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东盟科技公司(老挝)董事长邓良慧: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

前不久,广西建立了14个广西国际商会RCEP境外企业服务中心,为RCEP各成员国企业投资广西和广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邓良慧有幸参与了中心的运营建设。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跨境投资额一直在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合作蓬勃发展。“我坚信中国与东盟尤其RCEP区域市场是越来越有张力和活力的,RCEP会带来多重利好效应,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充满机会。”

乘着RCEP的东风,邓良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青年企业家,投身中国—东盟产业对接交流。“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我们能行。”

南宁市泰神晶泰国换装餐厅主理人陈美妮:借美食和服饰了解彼此

旅居广西南宁多年的泰国姑娘陈美妮,在这座城市经营了一家极具泰国风情的餐厅。大学毕业后,她选择留在中国创业,广西就是她的第二故乡。

“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很容易能买到家乡产的各种商品。”陈美妮说,“我希望借助泰国的美食和服饰,架起中泰文化交流的桥梁。顾客能在我这里品尝到正宗的泰国美食,了解多彩的泰国文化。”

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泰双边贸易仍展现强韧活力。陈美妮相信,青年们能够冲破一切阻力,一起去拥抱更好的未来。“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东盟国家青年,从事着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工作。我们愿意加强彼此了解、取长补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闻链接

构筑青年未来(山海青年融入世界)(6)

滇桂青年携手跑出最好成绩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

青年是富有活力的群体,奋斗是青春的底色。云南与广西一个向山、一个临海,一个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个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开放是其中共同的关键词。无论是穿越层层山峦、还是搏击沧海巨浪,心怀山海而向天下,是两地青年共同的选择。

面对共同的使命,新时代滇桂青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时代的脉搏,大胆创业、勇于创新,他们携手东盟青年一起,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勇创佳绩。

不一样的风景里有共享的机遇。作为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的边疆省份,广西、云南一左一右张开热情的臂膀,与朋友紧紧相拥。无论是热闹的港口还是高科技的海关,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街头餐饮小店,开放的大潮带来新的机遇,召唤着新时代的力量,而新时代的青年从不缺席。

不一样的风景里有相连的命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交织。钢铁巨龙纵贯山川,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举办18届,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青春无需翻译,奋斗是共同的语言。当老挝小伙儿开上中国火车、泰国姑娘的小店受到南宁市民的欢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生逢其时,今天的滇桂青年要担当起青春之责,携手逐梦,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与东盟青年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撰文:云南日报记者(刘子语 王欢 杨春梅 王靖中 张莹琳 胡丽仙 张若谷 );广西日报记者(金凯乐 蒋晓伶 韦幸文 尹茗聪)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普娅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