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的印度宝莱坞电影。影片于2011年12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后的票房创下历史新高,短短4天票房就超过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所有印度宝莱坞电影单片票房。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以搞笑的风格、幽默讽刺的手法批判当下教育中存在的填鸭式教育、逼迫式教育、同时也探讨了一些典型的问题,如:学生自杀、以成绩名次排座位、贫富差距等等。让观影者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同时带动观影者自发、自觉的思考和探讨意义。

影片讲述了三位学生法汗、拉朱与兰彻在工程学院的故事。兰彻是个特立独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也鼓励法兰和拉杜勇敢追求理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用智慧打破了校长多年墨守成规的教育观念。影片在探讨教育的同时,将亲情、友情、爱情刻画的十分生动感人。

拉库马·希拉尼是一位极具批判精神和个性化喜剧创作手法的导演,他以轻松搞笑的喜剧模式来批判和讽刺一些社会现实问题。观影者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对社会现实问题怀着批判的眼光和思考的意义,让观影者在影片中自己寻找答案,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今天,我想结合影片内容谈谈导演拉库马·希拉尼的批判精神和神经喜剧电影艺术风格、将印度民族信仰、传统道德陋习搬上银幕。在文章第三部分,我也会结合自身的观影习惯和体验,分享三个观影方法。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1)

01、导演拉库马·希拉尼的电影艺术风格:以轻松搞笑的喜剧模式来批判和讽刺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如:学生自杀、以成绩名次排座位、填鸭式教育、逼迫式教育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诙谐搞笑,看的时候有好几次忍不住大笑起来,可以说是笑点和泪点并存,也非常有启发意义,传统教育的刻板、死板已然成为过去式,因材施教方能更大程度上发挥每位学生的天赋和优点,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①校长和老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填鸭式教育,让学生死记硬背,以成绩名次排座位合影,不重视学生的新思想和新发明

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比喻灌输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毫无创造性可言,极大程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兰彻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会思考,不死记硬背,用自己的理解回答老师的问题,却被老师看成是“蠢货”。相反,模范学生“消音器”的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却赢得了老师的表扬和赞赏。

兰彻常常被老师赶出教室,这丝毫不影响他学习,他可以混进其他的教室继续学习。他热衷于机械,看到什么机器就拆开来研究。还有一个学生和他很像,乔伊·洛勃,他同样热衷于机械,自己造直飞机,因为迟交作业被校长判定毕不了业。

他是他们村子上唯一的工程师,原本父亲要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可是现在被校长一句话就否定了所有,他最终选择了自杀。而校长对于他的自杀没有丝毫的反省,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因为学业压力大而自杀,只有兰彻知道,他是被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也是被校长的独断间接逼迫致死。

就像兰彻说的:在这里新思想新发明不受重视,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工作、去美国定居,教学生怎样拿高分,却没教学生工程学。

在我看来,校长偏执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限制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的能力。似乎,学生只能服从老师的安排,而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爱好,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2)

②家长的逼迫式教育:不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强迫他们按照父母的安排去走

  • 校长的儿子:喜欢文学,却被父亲逼迫去学工程,考了三年都没考过,还坚持让他继续考,最终以死来抗争。
  • 学生法汗:喜欢摄影,却被父亲逼迫去学习工程,父亲认为他的爱好是无用的。打着为他好的名义,理所应当逼迫他。父亲觉得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法汗的学习上,甚至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享受来换取法汗的未来。
  • 学生拉朱:父亲瘫痪在床,母亲咳嗽不止,还有嫁不出去的姐姐,家里的自来水供应靠屋顶漏下来的水,家里的一切全靠拉朱学业有成后的稳定工作。

法汗通过和父亲坦诚的沟通,父亲最终同意儿子去学摄影,还将新买的电脑拿去换成相机。而拉朱在跳楼后也获得重生,家里的重担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害怕和恐惧,一旦成不了第一就什么都不是,但现在他想做些有价值的和有意义的事。

校长最后也将那支32年的太空笔给了兰彻,他被兰彻的聪明和智慧所折服。

在我看来,影片中用沉痛的死亡悲剧向学校和家长进行无力的对抗,其实也是对这种传统填鸭式教育和逼迫式教育的一种讽刺和批判。而兰彻的出现更像是一道光,他经过种种努力打破了校长刻板的传统教育观念,还帮助和鼓励法汗和拉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影片探讨了一个很现实的教育问题:填鸭式教育?逼迫式教育?导演用讽刺和批判的手法将这两种教育的弊端和影响直白的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思考,从而找到答案。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3)

02、将印度民族信仰、传统道德陋习搬上银幕:影片中的印度舞蹈设计,校园传统规定,考试后祈求各种神灵保佑

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在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将印度民族信仰和传统道德陋习也搬上了银幕,让观众对印度的信仰和习俗了解。

影片中的舞蹈设计非常有特点,没有按照以往印度歌舞片的民族化,据说在拍摄时找到了一些年轻的舞蹈设计师,按照流行的街舞风格设计了影片中的舞蹈,就连音乐也是按照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创作的,导演的认真和用心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影片中不论是男生们洗澡时的歌舞还是男女主浪漫的歌舞,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除了舞蹈设计之外,还有一些印度民族信仰和传统道德陋习。比如:影片开头校园传统规定,开学第一天,新生必须穿着内裤向高年级学长表达敬意,还要在屁股上“盖章”。在我们看来,这种规定好奇怪,感觉像是对新生的恶搞。

还有在成绩公布这一天,学生们各自和神做着交易,拉朱在宿舍祈求神灵,让我电子学过了吧,我就奉上一个野子;一个学生跪拜蛇神,保佑我的物理吧,过了我每天一品脱牛奶献上;一个学生跪拜奶牛女神,帮我过吧,常常这些草;一个学生在浴室双手合十,我发誓,再不会有透视班里女生的念头,照顾下我的成绩吧;一个学生跪拜财神,我将每月供上100块钱。

与其和神灵做交易,不如踏踏实实好好学习,以最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全力以赴。

作为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将印度民族信仰、传统道德陋习搬上银幕。作为最卖座的宝莱坞电影,精彩的歌舞是宝莱坞电影的特色,导演在这个元素上,大胆的将流行的街舞风格融入进去,让舞蹈添彩不少,也让观众眼前一亮。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4)

03、作为一位电影爱好者,我也会结合自身的观影习惯和体验,分享三个观影方法

经过解读导演拉库马·希拉尼的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可以看出拉库马·希拉尼极具批判精神和个性化的喜剧手法,讽刺和批判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刻板的传统教育,学生自杀、以成绩名次排座位、贫富差距等等。在表达的同时,他采用幽默诙谐的风格,让观众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产生思考,笑中有泪。

自从写影评后,看了很多的电影,也发现了电影中的乐趣和意义。某种程度上,一部有意义和启发的电影如同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有所思、所悟、所感。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观影的习惯和体验,也结合《三大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情节,分享三个观影方法:

①反复看电影,学会做笔记

电影如同书本,可以反反复复看,但不是盲目的观看,也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看,是带着问题去看的,找到影片中表达的主题以及看懂导演创作背后的艺术风格尤为重要。

拿我自己来说,第一遍看电影,是了解电影的故事、内容,以及找到这部电影的关键词。第二遍看电影是根据关键词去摸透电影的主题、思考和价值意义。

《三傻大闹宝莱坞》第一遍看电影,我可以得出这些关键词:学校的传统教育、家长的逼迫教育,兰彻的特立独行和模范学生“消音器”的死记硬背形成鲜明对比。第二遍看电影时,就会找到两种教育的弊端和影响,如校长儿子的死亡,学生乔伊·洛勃的死亡,法汗的跳楼,导演是在用悲剧的方式展现对抗,以此引发大家的反思。

除了反复看电影,还可以做笔记,记下一些关键词,最后列大纲,再就是填充大纲里面的内容。记笔记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思维。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5)

②多留心影片中的搞笑片段,很可能就是当地的传统道德陋习

影片中的搞笑片段绝不单单是为了逗笑观众,很可能是导演将当地的传统道德陋习将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信仰和宗教,相反,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的陋习。

就拿《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影片中的一个场景来说,当《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兰彻和法汗去拉朱家吃饭时,他母亲一边用擀面杖擀着白干酪,一边又用擀面杖伸进父亲的胸膛挠湿疹,兰彻和法汗目瞪口服。看这个片段时又好笑又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公布成绩的当天,学生们各自和神灵做着交易,来祈祷自己的成绩能过。有点像是我们中国的迷信,实在不该提倡,而应该杜绝。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三傻大闹宝莱坞看懂导演拉库马)(6)

③多发问,这部电影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和现实意义

我们看一部电影,不能只停留在情绪的悲喜中,要跳出情绪之外,去发问,这部这部电影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和现实意义。

拿《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来说,除了为三位男主的兄弟情深高兴,为男女主最后在一起而感动时,带给我的思考和现实意义是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死板的填鸭式教育早该被废弃掉,因材施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兴趣爱好,别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这部电影不论对老师还是对家长都有一定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结语:

好的电影具有传播和思考意义,绝不是单纯的打发时间。随着导演创作的成熟,观众的审美也在大大提升。近年来,观众对于教育题材和校园暴力题材的影片关注的程度远远大于爱情片。

看一部好的电影,相当于看了一本好书。

今天,我针对《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影片谈了一些故事内容以外的思考,在文章第三部分,我也结合自身观影的习惯和体验,分享了三个观影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