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核心区(跨江融合发展谱新)

今年以来,面对江苏省如皋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乘跨江之势、聚创新之力,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目标要求,如皋市委编办在机构编制领域主动寻先机、谋改革、优管理,通过理顺三对关系,精准履职作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皋市核心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皋市核心区(跨江融合发展谱新)

如皋市核心区

今年以来,面对江苏省如皋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乘跨江之势、聚创新之力,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目标要求,如皋市委编办在机构编制领域主动寻先机、谋改革、优管理,通过理顺三对关系,精准履职作为。

在群众体验中权衡“放和管”的关系

过去出于方便管理,很多权力事项集中在市级部门,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基层百姓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为此,去年底,如皋推进新一轮镇区赋权,市委编办会同有关部门经过梳理,将一批面广量大、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事项下放镇区,畅通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此次赋权,如皋坚持“应放尽放、能放则放,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将14个镇区板块分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经济发达镇、一般镇三种类型,分别赋予92项、61项、47项审批权限,涉及行政审批、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税务、医保、卫健、交通运输等12个相关职能部门,做到“群众事身边办”。“之前听说70岁以上的老人能办老年交通卡免费乘坐公交车,但是要到市里办理,路途远,不方便,现在镇上就能办,方便了我们老年人啊!”近日,在长江镇为民服务中心办理老年交通卡的赵向前老人不禁称赞道。

在本次赋权中,如皋还突出省级以上开发区、重点镇经济发展主战场地位,放大其产业项目承载主阵地刚性需求,聚焦产业发展主业,在经济管理、投资服务等方面将审批权限放足放到位,实现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优质化,做到“园区事园区办”。“过去企业办理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周期审批事项时,需要往返多次才能办结,现在园区一站式办全,办理环节和跑腿次数明显减少,节省了很多时间。”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前来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季先生高兴地说。

在发展成效中检验“变和守”的关系

如皋高新区设立于2018年,经过近四年的运行,无论在产业布局、空间布局,还是在发展资源、竞争优势上都受到一定局限。

今年,如皋启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决定实施“一区多园”改革,主动“求变”,破题发展。市委编办策应跟进,积极推进高新区和如城街道、城南街道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优化调整工作,通过规范设置管理机构,理顺区街职责关系,由高新区代管如城、城南两个街道的“一区多园、区街分设”管理体制确立实施,高新区主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街道主要负责社会事务的制度安排得到有效落实。

体制调整后,高新区更加突出“高”“新”属性,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智能装备制造、光电及泛半导体、软件信息服务、生命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成效明显。8月9日,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在高新区正式开工。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作为上海交大与如皋高新区“双飞地”模式培育孵化的第一个重大成果,项目的顺利开工,表明双方合作模式的有效运转。未来,上海交大将充分发挥在创新策源、学科交叉、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高新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经过探索,高新区目前形成了“6大条线 4大园区”的工作推进体制机制,依据“三定方案”,园区和街道在招商引资、经济运行、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等方面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力量充足,为打造引领更高质量创新发展驱动引擎注入了活力。

在守土有责中把握“供和需”的关系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自上而下总量控制,数量有限。资源紧张和需求旺盛是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

为此,如皋市委编办攻坚克难、创新管理,在坚持“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的原则基础上,盘“内存”、收“库存”,积极整合机构编制资源。通过优化提升、精简压缩、核减空余编制等措施,在全市编制紧缺的情况下,从各单位未使用的空缺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建立了“优秀青年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项保障优秀青年人才引进。2021年全市通过“周转池”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0名,分派到科创、检验检测、基层综合服务等领域共14家单位,实现“哪里有需要,人才就往哪里派”。今年,该市还将继续引进20名优秀青年人才。

据了解,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统一使用“周转池”编制入编,根据实际向需要人才支持的特殊领域、关键岗位以及重点工作部门灵活分派,一年试用期满后入编至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满编的,将相应“周转池”编制转为一般周转编制,分配至该单位使用,待用人单位有空编时,相应周转编制予以收回。确保做到“有人才必有编、引人才必配编”,有效破解编制保障难题,为如皋高质量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奠定人才基础。(刘小龙)

来源: 人民论坛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