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节庆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周思明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民间,老百姓习惯上把过春节叫过年或过大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论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可以说,春节已成为14亿中国人和全球华人的年度节庆文化盛典,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视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作者:周思明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民间,老百姓习惯上把过春节叫过年或过大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论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可以说,春节已成为14亿中国人和全球华人的年度节庆文化盛典。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年”和“春节”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在民间,“年”是古时的一种怪兽,每逢大年三十会出来觅食人肉残害生灵。话说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窜到一个村庄,恰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猛不丁听闻半空中响起的啪啪鞭声,登时吓得目瞪口呆仓惶逃窜。“年”跑到另一村庄又见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火一样晃眼,吓得再次落荒而逃。途中又遇到一户人家,只见家里张灯结彩,一片辉煌,晃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出守岁、放鞭炮、张灯结彩的办法来抵御它。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如今过年的风俗。另外,我国古代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为一年一熟,所以“年”也被引申为岁名。
我国古代民间虽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春节”原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泛指整个春季。据说,把“年”和“春节”合并,将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因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故将农历正月初一易名为“春节”。如此看来,所谓“过春节”其实也就一百多年历史。
大年三十是除夕,古诗中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的佳句。除夕夜的馈岁、别岁、分岁、守岁,是过年重要的民俗活动。西晋周处的《风土志》有云: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犹记儿时,笔者生活在一北方城市,到了除夕夜便有小伙伴在黑黢黢的大院里扯起嗓门高喊“熬夜了啊!”小伙伴喊得卖力,无奈瞌睡虫叨扰,未及子夜,小伙伴们一个二个地都偷偷跑回了家,搞得那守岁的始作俑者亦干瞪眼没主意,最终只好也回家了事。如今人们过年,或看春晚,或下棋打牌聊天等等。至于守岁与否,大可悉听尊便,并无一定之规。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正式开始。传统年俗中,这一天是要拜年的。所谓拜年,是向亲朋好友等祝贺新年。拜年是农历新年中最主要的活动,常在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进行,但应避开年初三。何也?盖因习俗中年初三为“赤口”,不宜拜年。拜年用语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比如,改革开放前,双方见面会说“新年好”“吉祥如意”之类的祝福语;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务实,尤其受港澳文化影响,也出现了“恭喜发财”之类拜年语词。而且,长辈会向晚辈派利市(发红包),主人家亦会预备全盒以招呼客人。
其实,就拜年而论,也是与时俱进、动态变化的。电子时代之前,人们要“亲自”上门拜年,包括向亲戚、上司、同事、好友、生意伙伴等拜年,带备的礼物亦较讲究,包括香烟、好酒、点心等。但随着时代进步,拜年方式也随之简化,比如团拜、电话拜年、微信拜年等,还有的索性“避年”,即在过年期间到外地旅游,以避免拜年“繁文缛节”的叨扰。至于拜年的动机,也分多种,有的纯为亲情友情,有的意欲拉近关系,还有的为来年诸事顺利,等等。
按照习俗,正月初二这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走娘家”的习俗并非制度和命令,但胜似制度和命令,任何人、任何道理,都无力与之对抗。若有违和,不光会招来各种谴责,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祥。殊不知,习俗是经过多少年的沉淀留存下来的,乃有其存在之理。当然,良俗如此,陋俗则未必,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寿终正寝。所以,对习俗也不能一味尊崇,也需作辩证分析,好的留下,不好的淘汰,所谓移风易俗是也。
有趣的是,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初三晚上须早早歇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办大事。否则,老鼠就要祸害这家人。大年初四是迎神接神的日子,传说天上诸神这一天由天界重临人间。在城里,老板若想炒某人鱿鱼,这天就会禁止他来拜神,对方也须有“眼力见”,别自讨没趣。如今在城里,何为祭财神鲜有人知,故此庄重仪式基本已不存在。正月初五有“破五”之说,这天对商家来说,可是个大日子。若要一年财源广进,人们需抓住机会迎财神,尤其企业、商家、酒店开张,大都选择这天,还要鸣放鞭炮,以迎财神。正月初六则是送穷神的日子。这天,人们可在家进行大扫除,扫出的垃圾、没用的破衣烂袜等,须悉数扔掉,把穷气送出门。初七到十五,也都在过年,期间那些颇具传统色彩的习俗活动,比如正月十五吃元宵(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还有上元祈福、送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走百病、逐鼠、迎紫姑、踩高跷、祭门户、听香、钻灯脚(相亲与求子)、乞龟、乞花、照月光、照井水、晚睡、订情等诸多有趣习俗。这些习俗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皆烙印着春节文化的胎记,有的流传至今,有的随着岁月的流淌而被扬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千古传唱的经典诗作,集中表达了中国人对春节的诠释和神往。春节饱含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营养,是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体现。春节也是中华民族家家户户阖家团圆的日子,按照习俗和惯例,人们都会从祖国各地乃至海外回归家庭与亲人团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流行的热词,一度成为在外打工人员的共同心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未了,“就地过年”成为打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主动仗的重要举措。置身疫情期间,政府部门不仅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还积极营造就地过年的良好氛围,落细落实各项鼓励措施。此外,行业、工会、社区乃至个人等社会各方勠力同心,对留在当地过年人员的生活以及节日期间的文娱需求等予以充分照顾和保障。同时,各地还推出了类似基层送戏、免费观影等活动,丰富就地过年务工人员和职工的春节文化生活,确保群众可以安心安全地过好年,使远离故乡的人们仍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祥和。(周思明)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