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刮目相看的成语(成语典故耳视目听)
出自战国•列御寇《列子•仲尼》,意为能看会听,善于察言观色。
传说春秋时候,老聃(老子)的学生亢仓子能够用耳视用目听,因此人们把此事当做一件奇闻传颂着。鲁国的国君便派人把亢仓子请到家里,非常恭敬地请教他以目代耳、以耳代目的方法。
亢仓子笑着说:“这些都是瞎传啊!我怎么能把耳朵、眼睛颠倒过来使用呢?”
鲁君很失望,低头不说话。亢仓子却说:“不过,我有个特殊本领,那就是看东西、听声音不用眼睛、耳朵......”
鲁君十分惊讶:“啊!这岂不是更奇怪吗?”
“我是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所以声音无论远在八荒之外,还是近在眉睫之内,我都能感觉到.....我是七孔四肢、心腹五脏、浑身上下里外都能感知呀......"
鲁君听了亢仓子的讲述,又惊奇又喜悦,忙去告诉孔子。
孔子听了微笑不语,因为他知道,亢仓子讲的全是道家的行话,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番外故事
亢仓子,春秋时期陈国人,是道教祖师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乃老子的弟子,为亢桑子,又名亢仓子、庚桑子,四大真人之一。又传说为《庄子》中的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陈国人。得老子之道,能视听不用耳目。隐居毗陵孟峰,登仙而去。为《亢仓子》(《洞灵真经》)一书作者。《亢仓子》(《洞灵真经》)一书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
亢仓子以为,道乃万物本根。《亢仓子·全道》曰:"物也者,所以养性也。今世之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是故圣人之于声也,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这就是要达到一种清静无为的自然境界,超脱一切荣辱得失的思虑,容身于道中,从而获得至真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