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的知识 文化漫谈古代年龄称谓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的知识 文化漫谈古代年龄称谓(1)

一、赤子

指的是刚出生的婴儿,不满周岁的孩子也称襁褓。

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

有成语叫赤子之心,意思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赤子初见世间,如一张白纸,眼神清澈,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和善意。这是一种最美的稚嫩和单纯。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的知识 文化漫谈古代年龄称谓(2)

二、孩提(2-3岁)

指的是两、三岁的孩子。

两、三岁的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了一点,但还不会走路,得大人抱着。

“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形容孩子在襁褓中咯咯的笑声。

所以,今天人们仍常常用“孩提时代”形容自己的童年。

孩提时代,无忧无虑,令人怀念。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的知识 文化漫谈古代年龄称谓(3)

三、垂髫、始龀、韶年

古人会以头发或牙齿来命名年纪。

一般孩子在七八岁时换牙(始龀),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

所以《桃花源记》里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句。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的知识 文化漫谈古代年龄称谓(4)

四、 总角

一般指9-13岁的孩子。

9岁之后,才把头发分两边各扎一个结,像两个羊角,叫“总角”。

《诗经》里,“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男女主人公两小无猜,年幼的感情也许不成熟,却饱含美丽诗意。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的知识 文化漫谈古代年龄称谓(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