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1)

《战长沙》是2014年山影出品的一部反战剧,改编自却却的同名小说,同年7月14日登陆中央八套黄金档播出。故事发生在1939年-1944年的长沙,日本在攻陷武汉以后一路南下,长沙变得岌岌可危,长沙人民开始奋起反抗。

不同于其他的抗战剧,本剧并没有大篇幅的拍摄战争场面,而是以长沙城胡家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展开,胡家前期欢快的生活和后期的惨烈牺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免让人感叹战争的残酷,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故事是以胡家的双胞胎胡湘湘的视角开始的,湘湘和小满是胡家的一对双胞胎,在家人的爱护下,在姐夫薛君山的庇护下,他们是胡家的少爷和小姐,从不知人间疾苦,但是随着日本人的入侵,他们的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湘湘遇到顾清明,渐渐地从少女成长为贤妻良母,而小满也从胡家的少爷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最终为国牺牲。

相较于湘湘一夜之间的成长,小满崽子的成长更值得我们思考,他的成长很漫长,在湘湘明白了战争的残酷下定决心当一名护士的时候,小满崽子还是那个被宠坏的胡家少爷,但是在日本侵占长沙,家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之后,小满才真正的成长起来,本文就从三个阶段来看一看小满的成长以及现实意义。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2)

胡小满成长的三个阶段
  • 不食人间疾苦,被宠坏的胡家少爷

在这剧中小满是那个玩世不恭,自私又胆小的胡家少爷,他跟双胞胎姐姐湘湘一起长大,一起调皮捣蛋,在姐夫的嘴里他是一个人怂货软的形象,小满有两次离家出走,一次是跟湘湘吵架后离家出走,想要回湘潭老家做生意,结果因为同情心给一个挨饿的小朋友买了馒头而被难民洗劫一空,饥肠辘辘的他去了给难民施粥的粥棚,结果连粥都抢不到还被粥撒了一身,被顾清明解救后带回军营,他说想留在军营当兵,结果被枪响吓得尿了裤子。

还有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他气走了秀秀,家人让他把秀秀接回来,他不肯,所以他留书离家上了前线,说要去当兵打鬼子,却在讨水喝的人家被日本人给截了,之后被日本人吓得钻进了桌子底下,最后被顾清明所救。

他喜欢金凤,为了追求金凤,他经常去战地医院看金凤,要么被当成奸细抓了起来,要么讲笑话把伤兵的伤口笑裂开,要么就是帮了倒忙,总之这绝对是个爱闯祸的熊孩子。

这个时期的小满,即使惹事了也有家人护着,闯祸了也有姐夫给擦屁股,所以他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胡家少爷,日本人的入侵对于他来说只是远在天边的一件事情。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由遗传决定的并且每阶段都会遇到危机,只有危机解决了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顺利发展都会获得一定的人格特征。这八个阶段分别包括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等。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这个阶段的小满处于青春期,这个时候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要求开始矛盾,出现角色混乱。急需要形成正确的社会自我,在矛盾中成长,所以小满急于求成,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但由于并未正确的认识自己,所以总是事与愿违。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3)

  • 想要摆脱家人独自飞翔的小鹰,却又多次折断翅膀

小满虽然胡闹,但其实他的内心是渴望独立成长的,这一点也可以在他两次离家出走看出来,第一次想去做生意,第二次是想上战场,他第一次心态上的成长发生在老家湘潭,湘宁战死沙场,湘水被日本人杀害,这也是第一次战争影响到了他身边的人,他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却也没有失去最直系的亲人,奶奶,爸爸妈妈,姐姐都在,但是心态上的变化,让他想要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

大姐夫牺牲以后,他为了担起家的责任,和小黑一起开了烟厂,但是因为缺乏经验,不知道借钱的是高利贷而被追债,这期间他其实还是那个习惯甩锅的少爷,虽然大姐夫没了,但是还有二姐夫顾清明,所以在被追债的时候,他还是理直气壮的说“我没钱,你也别想我们家房子,你不怕我姐夫啊,在重庆做大官的”。

但是最心疼小满的一个地方在,烟厂被日本人的轰炸下烧没了,他不顾日本人的轰炸疯狂的跑到烟厂,看着被烧没了烟厂哭着说“我不会什么都干不了,我不会一事无成”。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4)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小满这个阶段处于成年早期,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他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找不到方向,他也不是不想长大,而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长大。

  • 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拥有为国牺牲的民族气节

小满真正的成长,是在日本人第四次进攻长沙,长沙不保,人们纷纷逃命,湘湘也已经跟随顾家前往重庆避难,而胡家却在这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变化的开始是金凤刺杀日本军官被杀,悲痛的小满去帮金凤收尸,一夜未睡的他回到家里,奶奶告诉他爸爸去了日本人占领的省政府开会,小满说去接爸爸回家,他赶到省政府的时候,看到的是那个文弱的有点怂的父亲,因为反对日本人被杀,处理好父亲的尸体,来不及悲痛,就被小黑派来的人追杀,小黑因为想要占有秀秀要除掉小满,他疯狂的跑回家,却在门缝里看到上吊自杀的奶奶和去世的妈妈。

于是他开枪杀了小黑,眼神从开始的犹疑到目光坚定,这时小满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不懂事的胡家少爷,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胡湘江。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小满这个阶段处于成熟期,意志坚定,他骗过湘湘告诉他家里还好,他娶了秀秀承担了家庭责任,他最终牺牲在了跟日本人对战的战场,英勇就义,为国牺牲。

胡家少爷成长缓慢的背后,是家人的感情忽视以及毫无原则的溺爱

出生在胡家的小满是幸福的,因为他是家里的男丁,这一代的独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胡家少爷,但是他的成长之路确实却是的失败的,究其原因,小满的失败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小满的成长路上遭遇了什么会让他失败了呢!

我想就是近期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原生家庭」,追根到底就是家长对于感情上的无视以及毫无原则的溺爱导致小满极度自卑和不作为。

个体心理学之父Adler认为:

人类的文化是建立在自卑的基础之上的,自卑感可能随时出现在生活中的某一处。

小满的自卑感来源于家人的忽视和溺爱,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是小满跟湘湘吵了架,去找奶奶说想要回老家去做生意。

小满:奶奶,我有事跟您商量

奶奶:你有事以后再说吧,我跟你姐有正事呢!

小满:我找您也是正事

奶奶:你给我娶个媳妇回来才是正事

可以看出来奶奶在面对小满的需求时,第一反应是无视,然后强行把自己的意识转嫁到小满身上,意思就是传宗接代才是你的正事,其他的都不是。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5)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就曾说过: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小满的家人正是缺少了这样的情感互动,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来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家人认为小满作为胡家独子,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婚生子,延续香火,这是家人认为的最好的生活,就是让他平稳过一生,但是他们忽视了小满的内心想法与情感,甚至觉得不重要不认同。

其实爱的本质是家人应该给孩子成长和独立的空间,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就像小满的成长,在失去家人以后,才不得不成长起来。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6)

小满的自卑感同样也来源于“比较”,他的身边有撑起整个胡家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的大姐夫;还有家里背景强硬留学归来,一心想上战场的顾清明;甚至比他小的湘湘未婚夫盛成志也在小小年纪帮着家里打理家业;还有已经当兵了的湘宁;一心上战场的湘平;将日本人带到雷区的湘水,小满在无意识的跟这些人作比较,他们做的事情是他无力实现的,也是家人不允许他去做的,这使得他开始自我怀疑,而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家人毫无原则的溺爱。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如果父母没有尽早让孩子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来,那么孩子在成年后的成长是痛苦的,成年后无法独立承担生活的重担,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在长久的压抑下,逐渐丧失自我,成为迷途的羔羊。

小满一直被家人保护的很好,闯祸了有大姐夫护着,出事了有顾姐夫断后,再不济还有奶奶爸爸妈妈,小满就像一个还没有断奶的“巨婴”在家人的怀抱里,肆意的生活,但也是家人这样溺爱式的保护,让小满在成长的路上找不到方向,不断地栽跟头跌的头破血流,最终的成长的代价是失去至亲。

也正应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那句话:“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7)

摆脱依赖的小满少爷,最终成长为胡湘江

所谓真正的长大,不是海啸狂风来势汹汹,不是地裂天崩措手不及,而是平凡世界里的琐事过后,无风无雨的一天。

而小满的长大恰恰相反的,他的成长是来势汹汹地裂天崩的,在日本人占领长沙以后,他亲眼看着亲人一个又一个的倒在他的面前,而他却连抱走奶奶尸体的力量都没有,这一刻他终于懂了什么是痛,这份痛逼着他成长。

然而成长是痛苦的,他前一秒还在迷茫着该如何长大,下一秒却不得不接受家人离去的消息,他是剧中为成长付出代价最大的那个,正所谓挫折使人成长,他在经历过这些变故之后,一夜之间长大了,懂得了何为责任,何为国仇家恨。

战长沙小满壮烈牺牲湘湘悲痛欲绝(战长沙从三个阶段看胡小满的成长历程及现实意义)(8)

经历过这些变故,长大后的小满让人心疼,尤其是他在前往郴州帮助湘湘寻找丈夫的时候,小满隐瞒了失去家人的悲痛,在湘湘问到家人时,他故作轻松的回答,让湘湘相信家里人都挺好的并且安心的寻找自己的丈夫,而且告诉湘湘自己要娶秀秀了,他其实为了自己瞒过了湘湘而骄傲,他终于承担起了胡家的责任,一个男人的责任,湘湘找到丈夫以后,小满转身离去,那个带着疤痕满脸笑容的男孩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终于做了一件对的事情,而且可以自己去选择要走的路给家人一个交代了。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每经历一件事,每长大一点。内心会越来越成熟,学会了人前欢声笑语,人后黯然神伤,所有的不快与委屈,慢慢学会了咽进自己的肚里。

小满在回到湘潭老家以后,娶了秀秀,负起了他应该负的责任,给了家人一个交代,虽然我觉得他对秀秀的感情是亲情大于爱情,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也是他必须要做的。

弗兰克尔说,“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这就是一种自我实现,是在不断开发自身潜能之后产生的荣耀感,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自我的价值。

他的高光时刻是在最后一集,他们准备在路上伏击前来找粮食的日本人,激烈的抗战中,他们发挥了自己最大的实力,把日本人全部杀死,然而小满却中枪倒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杀死了最后一个日本人,他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肯定了自己的生存意义,他不再是那个姐夫嘴里的怂包,不再是家人怀里的“巨婴”,他是胡湘江,一个为民族抗日牺牲的英雄。

《完整的成长》这本书里写到,完整的成长是指儿童依靠自己的精神胚胎,借助于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受自己精神胚胎的引领,通过生命年龄的不同阶段,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自我意识是这一生命系统的中心。这个创造自我的里程就是完整成长的过程。

小满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自我的过程,他从那个依赖家人闯祸了有姐夫扛着,挨打了有奶奶护着的胡家少爷;变成了那个想要努力扛起家里的责任,开烟厂却被高利贷骗了自己家的房子多次被折断翅膀的小鹰;最终他在失去家人后加入抗日救国的游击队,为国牺牲,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自我肯定的胡湘江。

写在最后

《战长沙》是一部少有的以小见大的战争片,胡家则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每个中国家庭的缩影,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饱满,每一个人都在成长,小满作为胡家的一份子,他的成长是最慢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也正是应了海报上的那句话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就像文章开头的那张海报,全家人都在只有平安是背过身的,说明这个家从来没有平安过。

一部好的战争片让我们反思,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幸福是那个年代人民的努力与反抗得来的,所以更加要好好珍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