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唐代诗人祖咏《终南望余雪》将终南山集天地毓秀的绝美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无限向往。

从古至今,很多文人雅士都对终南山怀有特殊的感情,如若天下大乱,或是仕途不顺,他们多会选择归隐,梅妻鹤子了此余生。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1)

当然,在当代社会,过度内卷的就业环境,996的不健康作息,令人无法忍受的生活压力,都会让一些年轻人想要效仿古人,归隐山林,去追求一种接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

2014年,一个叫做小楠的城市姑娘,就在遭遇失恋之后对过往的生活心灰意冷,萌生了归隐之意,于是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收拾行李搬到了终南山居住,试图寻找内心真正的平静。

可是,没过几年,她却不得不中断这个“归隐计划”,被迫走回世俗的生活里,迎接新的压力与挑战。

不禁想问,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淡泊名利、愿意隐居的年轻姑娘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如今的终南山,是否仍旧适合隐居?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天下第一福地”之称的终南山,又名太乙山,位于陕西省的秦岭山脉中段,长安之南。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2)

无论是名字还是地理位置,都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息,自古以来就是适合名人隐士修行的清静之地。

归隐终南山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末汉初,在几千年前,就有四位出尘绝逸的隐士挑选了这座仙山。

在朝廷局势动荡,天下苍生遭难的年代里,为了明哲保身,也为了表明志向,决然进入渺无人烟的苍翠山林中居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劈柴挑水,箪食瓢饮,过着一种清贫却又精神皈依的修行生活。

于山河破碎的年月里追求一种难得的内心宁静,在兴亡之间找到了一处栖身之所,也为这种文化的传承保留了一丝火种。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3)

这几个人,也因其高洁的品性和不凡的修养而在青史留名,史称“商山四皓”,在千百年后成为了我国隐逸文化的代表。

尽管隐居生活听起来静谧美好,令人向往。但要知道,自古以来,终南山还有“九州之险”、“天下之阻”的称谓,众人皆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这终南之艰险,并不亚于那不远处的蜀道。

以现代的科学角度来看,终南山之险,在于地层岩石发育齐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属于世界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陆造山带

不过,也许正由于其艰险,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才让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此萌芽,并衍生出众多流派,凝聚了许多智者的思想光华。

道教有一种观点:天下修道,终南为冠,足可见终南山在道教中的神圣地位。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4)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从魏晋南北朝至清末,终南山之中衍生出了楼观派、钟吕金丹派、全真教等几个主要的道教流派,老子的智慧与思想得以在民间流传。

一些神秘有趣的传说也逐渐影响了我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比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成为很多孩童的共同记忆。

还有“一枕黄粱点破千秋大梦”的故事,对繁华终成空的感叹,为很多失意之人提供了精神慰藉,许多优美的诗篇由此产生。

而在现代,自然也有无数好奇之人走进终南山,探访隐士,寻找云霞缭绕、层峦叠翠之间的修行者,期盼着在修行之人身上得到启示,获得即将得道之人的点拨,以此度过世俗的迷津。

但人啊,活在万丈红尘之中,还是需要自渡,倘若借助外力或他人来求得修行的正途,即使得一时安宁,想必最终也是难以自洽的。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5)

如果想解开生活中的难题,还需要在生活中经受磨练,如果在一切尚未想通,尚未放下的时候贸然选择归隐,也许人就归隐了,心却未能归隐,也就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宁静。

寻隐者不遇

“不管走过多少路,见过多少东西,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种子不被污染。”据说,这是两位久居于终南山之中,与尘世隔绝,不与人交流的两位隐者的话语。

当有人执意驻足于柴扉之前,临风而立,长久地叩响门扉,隐者终于前来相见,并客气地邀请来访者一同用餐。

她们以自制的素食招待客人,并简单聊了一些人生境遇,留下简洁但又引人深思的话语。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6)

传闻里,她们虽然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但一直自给自足,不愿意下山,很少和附近的村民交往,也许,是真的不想再沾惹俗世的是非。

也许,只有做到这样,让时间来验证归隐之心,才能得到山谷之中的回音,听见心灵深处的声音,看见真正的自己。

她们后来搬走了,不知所踪,像寻访桃花源的南阳刘子骥一样,再也找不到任何踪影,想必她们真的想要守住“内心的种子”,竭力避免被杂事扰乱纯净的心灵。

曾经,有人执着于在终南山之中寻找真正的“隐士”,游客和学者们往往对这座仙风道骨的山峰抱着极大的期待,期望着能在静谧的山林里与修行之人有一种缘分,能遇见生命启迪自身的贵人。

但这种期待明显是不合理的,数千年前,诗人贾岛寻访隐者,却败兴而归,只得到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答案。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7)

即便如今的终南山,并不总是浮云遮望眼,早已经被旅游公司开发出了风格无限的景区来供人游玩。

可是,文人总有一种很难说清的情结​,无论时光如何荏苒,仍旧渴盼于空山新雨后,寻到空谷幽兰之音。

但如今,我国的宗教早已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失去了原有的一层神秘色彩,道教也不例外。

即使是作为道教圣地的终南山,也早已没有太多的修行之人。

即使有,也有很大概率是心怀鬼胎之人用来坑蒙拐骗的伪装,或是还未看破红尘之人的逃避举动,难以辨别是否真是有灵性、有修为的得道之人。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8)

是否能遇到真正的隐者,需要靠缘分;而是否能在终南山真正归隐,除了缘分,可能还需要运气。

终南无捷径

小楠在八年前毅然决定只身上山,在终南山上租了一间小木屋,打算开始自己的隐居生活。

那时候,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在钢筋水泥组成的森林中生活,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的巨大压力,因而兴起了一阵小小的“归隐热”

而年轻的小楠姑娘就在这个时候,顺势而为,成为了 “终南山网红”,从提出隐居想法开始,她就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9)

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说,为了生计奔波虽然辛苦,但也是为了维持最普通的生活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小楠尚有余力能选择上山,但普通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必须朝九晚五、勤勤恳恳地上班打卡,一旦辞职,可能就难以维持最基本的温饱。

就是因为现实因素制约了太多人去亲近自然,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关注着小楠。

想看看她住进青山绿水之间,享受风送花香的生活,是如何美好,如何安宁,毕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刚开始,小楠和一众网友们都很满意。隐居确实非常适合小楠,小楠把看似简陋的小屋装饰得古朴温馨,像一个小巧的家,日常所需一应俱全,缺少什么也可以向附近的村民购买,不需要常常下山。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10)

小楠就这样住了下来,摆脱了糟糕的恋情和不顺心的工作,深吸了一口气,新生活就这样向她走来,所有的一切都完美​地​像童话书的某一页,不需要操心太多琐碎之事,只用享受自然风光,感受心灵的变化。

起初,房租极其低廉,小楠所租住的屋子一年到头仅仅需要几千块,对于工作多年的她来说并不算一笔很大的开支,因而也没有太大的负担。

其他的物品也并不昂贵,她甚至开辟了自己的小花园和一片小菜地,算是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梦想。

每天,小楠一打开窗,就能看到依照时序开花的园圃,听到婉转清脆的鸟鸣,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清爽山风,这简直就是梦想中的田园牧歌生活。

自2015年起,她开始在网络上定期更新隐居日常,网友们艳羡不已,也纷纷祝福她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11)

不过,好景不长。原本,几年前媒体报道终南山隐居者时,进行了粗略统计,2012年就有大约五千人住在山上,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打算长期定居,但这个数字还是非常惊人。

几年过去了,自媒体时代悄然来临,越来越多人发现终南山不仅仅是观光游览的胜地,还是隐居的风水宝地,说不定还能让自己出名,隐居的同时赚到不错的收益。

于是,大批隐者涌进了终南山。小楠住了两年后,这里已经有三万人在“修行”了,原本过着简单生活的当地村民也觉得游客和隐者太过吵闹,打扰了他们的生活,于是争先恐后地搬下了山,宁愿隐居于闹市,也不愿意再留在这个拥挤的仙山里。

终南山的清静就这样被轻易地打破了,维持了几千年的安宁就这样被游客吵吵嚷嚷的声音打扰了,若真有修行之人,恐怕也要怒骂几句,然后拂袖而去吧。

修行,本该是独自进行的,忍受孤独寂寞,行过荆棘满途,才能找到灵魂的归处。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12)

然而,当幽静山谷中出现成千上万的人一同问道,想必这样的修行,无法带来心灵的启迪,也无法让世人求得宁静,即使世上真的有神明,大概也只会不堪其扰吧。

隐居成奢望

但真正困扰小楠的,除了蜂拥而至的跟风者,还有不断上涨的房租和物价

那些吵吵嚷嚷的人们来了之后,山里的租金水涨船高,从几千​到​一万,再到两万,随后就飞涨到了五万。

倒真是和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箴言诡异地相合,从少到多,从一到万,租金翻了几倍后,本就勉强支撑着的小楠发现,物价也随之上涨了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13)

村民们搬走后,售卖日常用品的成了精明的小贩,眼看着山上交通不便,肆意涨价,隐者们如果不想自己下山,就不得不为此买单。

小楠对此苦不堪言,尽管此前的生活分享为她聚集了一些人气,但粉丝难以变现,她的存款渐渐地见了底,却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回想多少年前,隐居者们还可以凭着个人喜好,住在山洞或者茅屋之中,虽清贫但自有山林之乐,禽鸟之乐,尚能磨练心智,领悟真理。

但随着人数的增多,当地政府为了安全考虑,也为了便于管理,就不再允许擅自搭建违章建筑,只能租住或购买经过安全验收的住房。

古代曾因为书法家左思的墨宝广受欢迎,造成了“洛阳纸贵”的奇观,谁又能想到,在交通便利、商品丰富的今天, “终南房贵”成为了当代的典故,却也像一场闹剧。

终南山隐居者真实生活 终南山隐居人数暴增3万(14)

在压力之下,小楠坚持了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下山,重新投身于找工作的人潮之中,

将田园牧歌的生活归还给山林,将曾有过的奇妙感受深埋于心里,归于人海,继续去过一种平凡、艰辛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无望地寻找生命的意义。

也许有一天,也会因为疲惫而变得麻木,灵魂会被远远落在身后,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追上来。

原本啊,人们逃离北上广,就是想逃离过高的房价,但没想到,逃离的人太多了,反而令山水之间的房价物价也变得与一线城市一样,逐年飞涨,很快就会涨到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地步。

或许有一天,上山归隐也会变成一种奢侈,一种炫富的手段,一种依靠贷款才能实现的幸福生活,被消费浪漫主义裹挟着前行,失去原本质朴的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