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

李冰新书《时光匣,拾光侠》内文插图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法割舍的旧时光。但回首往日,能够将最美好的一刻定格在最简单的小画里,不自矜,不刻奇,始终节制而温柔,充满对人世的同情同理心,也就只有曾经、现在、未来一直深深爱着什么的人能做到。

比如这本《时光匣,拾光侠》的作者李冰。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2)

李冰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书《时光匣,拾光侠》

李冰究竟是谁?

她常常笑着说:我的名字太普通啦。但是她也只是这样自嘲,从来没有想过改一个更诗情画意有存在感的笔名。李冰的名字正如她的绘本一样,里面自有一种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美。正如她在接受新童书研究所的采访时所说:“我是一个跟家人牵绊很深的人。比如说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包括现在家里养的猫咪,从小到大都是很平凡很平淡的生活,但从家人那里得到了很多的爱和照顾。所以我在创作绘本时,讲述更多的都是跟家人之间发生的一些难忘的记忆,特别有趣的事情,包括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细微的片段和感受,都是我创作的来源。”

迄今为止,低调而勤奋的李冰已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本绘本,分别是《不想告别的夏天》、《幸福的料理箱》、《一期一会好时光》、《再见,出租屋》、《我不升职记》1-4、《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和最新的《时光匣,拾光侠》。

《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 | 人民文学出版社(点击上图可试读)

但李冰并非一开始就是科班出身的绘本画家,甚至没有就读过任何一所美术院校。

事实上,到2009年底也即十年前,她还只是一家名列世界五百强的外企的广告部普通白领,以擅长做PPT而在公司内部小有名气。只是因为偶然间看到高木直子的书,才开始对画画感兴趣,并开始尝试着模仿,讲述自己的故事。当然,一切也许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童年,正如她在每本书上的自我介绍:

从小喜欢在平房院子里的石板上画“古装大美人”,2006年岁末开始绘本创作。喜欢吃橡皮糖,对可爱的杂货没有抗拒力,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最害怕的事情是分离。

责编最早和李冰接触时,一次无意间问起如果家里失窃,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李冰不假思索地说:睡觉的时候都害怕自己画的手稿被偷走。

那时的李冰,还只会在一张张A4纸张上用彩色铅笔和蜡笔画手稿,每次画完,还需要一页页扫描到电脑上,还曾为了扫描后的精度降低和颜色可能失真犯过愁。后来,她专门请了美院老师教自己素描和水彩,刻苦练习基本功之余,又一点点学会了直接用电脑绘画板作画,配色更加精准,自学了版式设计、印刷出血,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调色,从此再也不存在手稿印刷偏色的问题。最近几本书的封面图甚至都由她自己操刀设计,再由社里的美编黄云香统一调整付印。她们合作的《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的封面还获得了“海峡两岸书籍装帧设计邀请赛”的优秀奖,这是在图书设计业内举足轻重的奖项,而李冰的灵气和勤奋,则实实在在让她成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宝藏女孩”。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3)

《不想告别的夏天》 | 人民文学出版社

从2009年到2019年,从李冰在人文社出版第一本《不想告别的夏天》,到《时光匣,拾光侠》,整整十本书,虽然看上去主题始终围绕着“记忆和时光”,都和爱与亲情有关,事实上她的整个画风、构图、配色和讲述故事的能力,早已完成了从初学者到真正的绘本画家的从量到质的飞跃。而她多年来笔耕不辍,也逐渐累积了大量各个年龄段的读者,不光有孩子每天都必须带着她的书上学,也有千千万万大人被她笔下的故事打动,甚至充满感情地称她为“只要一看进去就零差评的作者”。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4)

《我不升职记》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另一方面,李冰也是中国“走出去”最成功的绘本作家之一。她的《我不升职记》四卷本早在2014年售出泰语版权并已在泰国出版,《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也已售出西语版权即将在阿根廷出版,其他语种的版权也正陆续在洽谈中。用看似稚拙实际隽永的绘本彻底打破语言和国情的藩篱,坚持用画笔记录日常生活人情的点滴温暖,正是李冰作品的魅力所在。而能从世界五百强的外企白领中层毅然辞职变身专职绘本画家,本身也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天道酬勤的动人传奇。

那么,李冰的这本最新力作《时光匣,拾光侠》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于七零末八零初的孩子曾经拥有的物质那么匮乏,却样样弥足珍贵。小时候认识的人也不多,许多身影却永远珍藏心底。关于旧日,不仅仅是大白兔、麦丽素、铁皮青蛙、双卡录音机……还有许许多多烙在生命之初的动人片段。

就像李冰自己在前言中说的:“记忆有声音。是夏夜里生生不息的虫鸣蛙叫、流水潺潺;是妈妈在忙着踩缝纫机给我们匝新裙子;是第一次去海边带回家的海螺,放在耳朵上,能听见远方传来海浪的声音。……记忆,还是分别时大家眼睛里亮晶晶的雾气,再也回不去的一些地方,再也见不到的一些人。”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5)

《时光匣,拾光侠》 |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8月11日,也就是本周日下午三点,在北京朝阳区大望桥SKP四层 RENDEZ-VOUS书店,李冰将和同样身为写作者、同时也是她十年来十本书的责任编辑文珍,就这本新书《时光匣,拾光侠》进行一次主题为“时光匣里珍藏的童年时光”的对谈(报名方式见文末或点蓝字)。这也将是近年来,李冰首次出现在一直喜爱她的读者面前,开口谈谈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再也见不到的人”,聊聊她关于童年、时光和画画的心路历程,或许会对同样不舍光阴流逝、渴望用画笔或其他方式挽留时光的读者朋友有一点别样的启发。

也愿每个有缘打开此书的人心底的鼻涕小孩都复活,仍然对世界充满最天真的好奇心;并打开时光匣子,和李冰一样做一名勇敢的拾光侠,重回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温暖明亮的时光。

以下选自新童书研究所与李冰的访谈:X-新童书研究所L-李冰

高木直子是我的启蒙老师X-您曾在500强外企工作,期间出过三四本绘本。最后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放弃收入还不错的工作,成为专职绘本作家?

L-辞职这件事我考虑了大概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这半年的思考,是梦想逐渐变得明朗的过程。

一开始画绘本其实是一种懵懂的心态,并没有以出版为目的,更多的是个人兴趣的延展。虽然工作期间出版过绘本,但也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能以自己的兴趣作为职业,成为一名真正的绘本作家。

出版社编辑也跟我探讨过,如果成为全职绘本作家,就不能把绘本创作当成单纯的兴趣,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不只是单方面个人创作能力的提升,也有来自市场、读者的需求。

另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成为绘本作家后,会失去很多社会保障,收入也会变得不稳定。

所以当我提出辞职成为绘本作家的想法时,家里人是反对的。不过,最终父母还是尊重了我的意见,或许是因为看到了我在绘本创作中表现出的那种满足感吧。

X-我看很多媒体评论,称您为“中国版的高木直子”。

L-能获得媒体这样的评价,我特别开心。

高木直子就像我的启蒙老师,她的作品让我这种没有接受过专业绘画训练的人,萌生了“我也能画”的想法。

最早接触到高木直子是在一本期刊类杂志,上面刊登了她《一个人》系列中的故事,讲述她在东京生活。

有一天半夜三更突发奇想,为了追求“新鲜感”,把一成不变的家具摆设捣腾了一遍,结果捣腾完发现柜子门打不开了。第二天又重新恢复原样。当时看着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小时候也干过这样的事。(笑)

后来在书店偶然看到她的《一个人》系列,就全部买回来一口气读完。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6)

她的绘本属于叙事型的生活绘本,虽然故事性和创作性不强,但她对很多生活细节的描绘,给人带来了一种共鸣感。也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哇!原来绘本还有这样的表达方式!”

自从读了高木直子,我也开始尝试用画画的方式记录生活中发生的好玩的、难忘的事。我喜欢这种随意的、轻松的记录方式,就好像用画画来写日记一样。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7)

高木直子《一个人》系列内页

X-虽然您和高木直子的画风很相近,但是呈现出来的阅读感受完全不同。高木直子的故事里透着一点“小确丧”,可您的绘本读起来很温暖。

L-我们的创作都源于自己的生活。个人经历的不同,影响着故事的内容和细节。

高木直子20多岁就去陌生的大城市东京打拼,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做什么事情总是一个人。

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失落、很沮丧的时刻,而这些时刻就化成了“小确丧”。而我一直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感受到很多家庭带来的温暖。

虽然个人经历不同,但想要传达的感情是一样的。因为对生活和事物的那种很细微的感受力,包括由此产生的种种情绪,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的。所以我读高木直子的绘本,依然能够共情。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8)

李冰《不想告别的夏天》内页

X-感觉生活中的您跟绘本中的您一样,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L-以前也有人这么说。但,这怎么可能呢?

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每个人都在生活,生活中有小确幸,也一定会有小确丧。我也会遇到很多事情,也会有负面的个性,在家人面前也有愤怒的、发牢骚的时候,也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感到沮丧。我经常跟妈妈说,觉得自己像苍穹下一只小小的蚂蚁!

有人说,我的作品太温暖了,作品里加入那么点所谓的“坏”可能会更有个性。可每当我开始画的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都是特别难忘、美好的记忆。

虽然作品看上去可能缺乏个性或者深度,但却是我最真实的、自然而然想要表露的情绪。而这种温暖的感觉,也是我想带给读者的感受。

X-高木直子的《一个人》系列在国内走红,有一个原因是她的作品抓住了“大龄剩女”这样一个关键词,您觉得您的绘本关键词是什么?

L-我觉得是“家”。我是一个跟家人牵绊很深的人。

比如说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包括现在家里养的猫咪,从小到大都是很平凡很平淡的生活,但从家人那里得到了很多的爱和照顾。

所以我在创作绘本时,讲述更多的都是跟家人之间发生的一些难忘的记忆,特别有趣的事情,包括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细微的片段和感受,都是我创作的来源。

比如我刚出版的新书《时光匣,拾光侠》,讲述的就是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和家人之间的一些小故事,它可能很平淡,但是70后80后看了可能会有共同的感受,因为大家都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家人之间有很多难忘的、不舍得丢弃的记忆。家,是我们永远不会失去的宝藏。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9)

X-有人说,创作生活绘本其实很难,不在于绘画技巧的高超,而在于如何将个人生活和读者的共鸣巧妙的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0)结合在一起。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L-考虑如何针对市场创作,拥有更多的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心,语言好不好,情节能否带来感动等等,其实这方面的思考我是很薄弱的,也不专业。在创作前也不大会去过多地考虑这些问题。

生活绘本本就是源于生活的创作,所以某方面来说会呈现一种比较自我、比较任性的创作方式。

所以我也特别感谢我的读者,她们有很强的包容心。有很多人从我最早期非常稚嫩的、没有自我风格的作品开始就接纳了我,并且一直陪伴着我。她们有的是学生,现在已经参加了工作,有的现在已经为人父母。

也许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和个性,但把我和这些读者联系在一起的,我想,应该是我的作品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种单纯、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文字、画面给她们带来了一些小小的温暖。

李冰作品《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

X-您是否有担心有一天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撑您的创作?

L-说实话,完全没有这种担心。

绘本有很强的包容性,表现形式也是很多元化的,可以囊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经历、感受力、所思所想等等,这些都是创作的宝库。所以只要生活在继续,所谓的灵感就不会枯竭。

我更多的担心反而是创作精力或是表现力的不够,不足以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些东西,通过更好更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为孩子创作,需要一颗敬畏之心

X-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绘本的?当时绘本已经开始普及了吗?

L-最早读的是蔡志忠和几米和的绘本。大概是1998年或者更早,我还在上学。当时特别喜欢几米。他的绘本画风唯美,想象力丰富,故事有很多哲理,当时还临摹了好多他的画。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1)

几米的《月亮忘记了》

那个时候其实国内引入的绘本很少,再加上接触得少,对绘本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概念,觉得可能是漫画的一种分支形式。

后来几年,国内绘本开始普及发展,接触的也多了,才对绘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阅读形式,给人带来非常美妙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对生活的感悟和启发。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那么绘本就是美好中的美好。

X-在国内,很多人认为绘本是给孩子看的,成年人看绘本很幼稚。您绘本的阅读对象是成年人,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L-实际上,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需要读绘本。成年人也需要成长,绘本对成年人的生活是一种滋养。

绘本跟很多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比如电影、音乐,滋养着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

有时候,成年人也需要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读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它像一个避风港,在喧嚣中带给人惬意的平静。

虽然很多绘本定位的阅读群体是孩子,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读绘本时,一样读得津津有味。

我很喜欢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讲了一只猫如何活了100万次,又死了100万次,直到最后一次它失去了心爱的白猫,死去之后再也没有活过来。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2)

这本绘本想表达的是,人与其没有爱的活100万次,都不如有爱的活一次。孩子看了也许没有那么深的体会,反而成年人会从中获得很多感悟。

所以从“绘本”这个大概念来说,0-100岁的人都能读绘本。

X-您应该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成人绘本作家。能跟我们回忆一下当时国内成人绘本的出版环境是什么样的吗?

L-我出版《糗事一箩筐》和《我的快乐一家》是在2008年,当时整个绘本市场是蓬勃发展的状态。

市场上一下子涌现出很多绘本作家,有专业绘画科班出身的,也有很多像我一样没有学过画、半路出家的。绘本的题材也非常多样化,有生活类、美食类、旅游类、科教内容类、幽默类等等。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3)

《时光匣,拾光侠》内页

大家都在摸索,不只是作者,出版社也是。像我合作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人绘本并不是他们主要的出版领域,他们想要在新市场进行尝试,再积累经验进行内容选题上的创新和调整。我的绘本也有幸在这个大潮流下得以出版。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混乱的局面,出现粗糙的作品。这种局面更多的还是跟出版社没有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4)结合自身的出版优势有关。

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一直擅长出版的是生活类图书,但我创作的是散文式绘本,讲述自己跟家人的生活,所以在市场定位或渠道推广上并不是很合适。后期他们出版了很多生活技能指导类的绘本,比如如何系丝巾等等,找到了出版的定位,就会事半功倍。

再后来,很多作者转行放弃绘本创作。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又有新的创作者加入进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作品,网络阅读开始盛行。

X-您觉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出版市场是否已经准备好接纳更多的成人绘本作家?

L-成人绘本市场虽然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也经历了蓬勃、混乱到现在比较稳定的阶段,但成人绘本在整个绘本市场只占很小的比重,而且从来没有被单独提出来定义过,更不像儿童绘本那样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觉得,这和国内没有一个指导性的阅读环境有关。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并不知道“绘本”是什么,也不知道有“成人绘本”这个概念,因为他们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接触和了解。但他们是潜在的读者,是有可能接触并爱上“绘本”这种图文合一的阅读形式的。

70后、80后并不是“读图”长大的一代,小时候没有机会去读绘本,很多都是长大后偶然接触到,发现阅读绘本的乐趣,并爱上绘本。

所以,这种指导性的阅读环境,需要整个出版市场,一些从业者主动去引导。

X-国外经过了漫长的绘本发展历史,也有很成熟的阅读环境和市场,我们跟人家相比,还是个小Baby,有着很大的差距。

L-是的,这真的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绘本发展历史有很大关系。和人家做横向比较,我们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像欧美、日本、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5)台湾地区,绘本发展、普及的时间比我们早,所以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市场环境,在内容创作上也更加成熟和细分化。

用日本时尚杂志举个例子。他们会根据风格进行细分化,比如街头潮流风、甜美风、森女风或者成熟OL风格等。在不同风格的区域内会再根据年龄层进行下一级细分。所以日本的女孩子,从少女时代开始,到上大学、进入职场、建立家庭成为母亲,整个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定位精准的杂志的指导与陪伴。

定位越细分,内容就越成熟,内容的成熟又促使整个杂志产业链获得更好的发展,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X-您一直从事的都是成人绘本的创作,是否想过为孩子创作儿童绘本?

L-创作生活绘本一直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在创作的过程中自己也感受到美好与快乐。正因为喜欢,所以把它当成工作来做不会特别费力,不会因为不喜欢或者晦涩而产生抗拒感。这一点很重要。

至于儿童绘本,早些年我曾说过特别想画儿童绘本,但这是我不太敢轻易涉足的领域,就像越美好的事物,越不敢轻易触碰一样。

相比为成年人,为孩子创作需要更细腻的感受力,更自然和本真。有足够巧妙的灵感,还有那种难以模仿的毫不造作的稚趣,是创作儿童绘本必须的条件。那些所谓的市场分析、策划调研,包括为了某种教育目的而存在的儿童绘本,都不如这些要素重要。

只有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创作出特别好的儿童绘本。如果将来我真的想创作儿童绘本,我也一定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接触它,去学习,去创作。

X-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插画师从事儿童绘本创作,您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吗?

L-很多人愿意为孩子创作当然是好事,而且年轻插画师也可以画得很好。

但为孩子创作,更要多一份责任感。如果大家一窝蜂地去做儿童绘本创作,没有做好准备,或者目的不单纯,匆匆忙忙地把作品投入到市场,会影响绘本的品质,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看过很多欧美、日本绘本大师的采访,他们从入行开始,就特别热爱儿童绘本这个领域,也深知为儿童创作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他们会做深入的思考、充分的准备,激发想象力、磨练讲故事的能力,各方面达到一个契机后,才开始从事儿童绘本的创作。很多作家有着五六十年的生活积淀、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而且他们的身份很多元。像日本绘本大师安野光雅,在从事绘本创作之前是小学老师,做过书籍装帧设计。有些作家同时也是剧作家、小说家。这些身份使他们创作的作品更立体丰富,思想也更深刻。

所以我觉得,从事儿童绘本创作,积淀很重要,然后要很安静,不浮躁,不急功近利,才能创作出好绘本。

X-您哪几部作品输出到了阿根廷、泰国等国家?是否对这些国家的成人绘本市场有所了解?

L-《我不升职记》系列绘本是由泰国南美出版社出版。《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会在今年由阿根廷Sigilo seihilou(翻译成中文是“秘密”的意思)出版社出版。《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的这次西语版本的出版历程,经历还蛮曲折的,也是机缘巧合。最早接触是在两三年前,人文社的版权编辑和对方的编辑小哥在国际图书展上第一次接触,对方就有意向出版这部绘本,但是由于资金的原因一直没有成行;直到去年另一次国际书展上两个人再次相遇,那位编辑小哥从包里掏出了我的书,然后说:明年我一定会出版这本书。说实话,我对这些国家的绘本市场并不了解,但是却因为这件事情有了很深的感动和感触。编辑小哥并不认识中文,只是根据画面去了解一个中国女孩和家里养的第一只的猫咪的故事。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情感的传达穿越了语言的障碍。

X-您后续备受欢迎的《不想告别的夏天》《我不升职记》系列都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什么最后作品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在成人绘本选题的把控、市场的判断上更有经验?

L-在这方面其实没有那么多理性的考虑,而是出于非常感性的原因。这里要提到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负责编辑——文珍,她本身也是一位文学作家,出版了很多小说集。在我们相识的时候,我是一个青涩的业余创作者,只是利用周末时间画绘本,她也是刚刚研究生毕业,开始从事编辑工作。我们都是很感性的人,在个性和处事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也许正是这种个性的投缘,让我们从合作之初一直到现在,建立了非常顺畅的交流方式,十年来我们一起成长,彼此信任,比起商业合作的角度来看,更像是朋友。她是我的绘本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最感激的人。

活动预告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6)

活动嘉宾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7)

李冰

李冰,知名散文绘本作家,其创作广受各年龄层的读者欢迎。除多年来累积了大量国内读者之外,李冰也是“走出去”最成功的中国绘本作家之一,《我不升职记》四卷本早在2014年已售出泰语版并出版,《谢谢你用一生陪伴我》已售出阿根廷境内的西班牙语版;其他语种版权如韩、法、英语版权也正在联系中。能用看似稚拙可爱实际寓意深刻的绘本图画彻底打破语言和国情的藩篱,正是李冰作品的魅力所在。而本人从世界五百强外企白领毅然辞职变身专职绘本画家,本身也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天道酬勤的动人故事。

李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和家人牵绊很深的人(18)

文珍

文珍,作家、编辑,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上海文学》等,出版有小说集《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散文集《三四越界》,台版自选集《气味之城》。历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第十四届十月文学奖、第十一届上海文学奖、第二届阳明杯山花双年奖、全国优秀中篇双年奖等。

活动日期

2019年8月11日 15:00-17:00

活动地点

SKP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望桥,北京SKP 4F

活动费用

免费

凭报名短信入场

报名方式

进入报名页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