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被称为(86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时期的军队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于济南府历城县,现在的济南市历城区。历城,位于济南市区东南,西汉景帝四年置县,因历山(千佛山)而得名,1987年撤县设历城区。

辛弃疾出生时,整个长江以北已经沦陷,被金国占领。辛家由于家族人众,无法南下,无奈成为了金国的官员。尽管如此,辛弃疾的爷爷辛赞仍然满怀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使少年时代的辛弃疾萌生出立志恢复中原,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首领完颜亮大举南侵,生活在后方的汉族百姓由于不堪忍受金人的残酷剥削,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武力反抗。辛弃疾带着两千多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这一年辛弃疾只有21岁。金兵内乱,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所杀,金军不得不向北撤退。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当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时,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南宋临时国都,今天的南京),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这年他不过才二十三岁。由于一直念念不忘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所以对南宋朝廷的怯懦不战很不满意。朝廷对他提出的许多抗金北伐建议十分冷淡,一概置之不理。

开禧三年(1207年),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在郁郁寡欢中抱憾离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少师,谥号“忠敏”。他始终没有放弃恢复中原的信念,在全部希望落空后只能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忧虑,寄情于词作之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时期词作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辛弃疾的书法手迹《去国帖》,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字体为行书,属朋友之间酬应类信札。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华丽圆润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

辛弃疾纪念馆位于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南,占地31亩,由纪念馆和辛家坟墓两部分组成。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纪念祠、稼轩词书法艺术刻石碑廊等景观。

辛弃疾的一首写给老婆范如玉的词《浣溪沙·寿内子》开头两句:“寿酒同斟喜有余,朱颜却对白鬓须”。诗中辛弃疾甘当绿叶衬红花。意思是“夫人你貌美不减当年,而我却经不起岁月的侵扰,年华远去,白头翁一枚,我越来越配不上你了”!在诗中辛弃疾是自嘲,却情趣盎然。在古代,“朱颜”一般是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而范如玉当时已五十岁了,辛弃疾仍然用朱颜来形容她,足以见得辛弃疾对妻子的爱意。在今天看来,这就是不加掩饰的真情告白,好像在说:“不管你年纪再大,在我心里永远是十八岁那么貌美”。深情款款如是,甜言蜜语至此,着实令后人羡慕不已。

辛弃疾被称为(86辛弃疾)(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