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践研学活动怎么参加(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

6月30日,“大开‘研’界·走读广州”——广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通过打造首个真研学示范课、推出100条经典研学路线等举措,构建广州研学实践“五个一”新格局,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了更科学、规范的研学指引,引领全省研学实践教育的探索和创新。

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信息时报社承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市天河中学、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广东省军区第一幼儿园协办。

广州实践研学活动怎么参加(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1)

何谓“真研学”?

课程设计是核心专业师资作支撑

当天,广东省博物馆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的课程精彩亮相,各学校的学生将分别体验四堂不同的研学示范课,内容涉及远古生物、海洋软体动物、海上贸易、岭南服饰,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真研学的魅力。

在大舞台区域,广州市天河中学学生在馆校双师引领下,体验了《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寻香之旅》研学示范课。身着汉服的学生们,先是体验净手、品香等传统香礼;然后辨识檀香、乳香等植物香料,最后将和好的香料反复揉搓后DIY香牌。学校老师还从香料的起源、贸易等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广州实践研学活动怎么参加(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2)

广州实践研学活动怎么参加(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3)

天河中学副校长谭小霞介绍:“我们在做研学时不光是让学生眼睛看或简单地体验,而更强调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专业的课程设计,像寻香之旅,除了通过欣赏香具制作香牌之外,还会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汇报等方式,深入学习香文化,培养乡土人文情怀。”

其他三个课程同时在不同课室展示。幼儿园课程以绘本导入,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了解恐龙化石是怎么来到博物馆的。化身“恐龙猎人”在古生物馆中找寻探索,分辨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再通过触摸化石教具,像古生物学家一样去思考、分辨恐龙化石,最后选取感兴趣的恐龙进行“驯养”,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高中课程以岭南服饰的纹饰导入,行前老师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到博物馆教育员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岭南服饰,并通过解析精美的岭南服饰教具,提取设计元素进行饰品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意首饰制作,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广州实践研学活动怎么参加(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4)

据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一直在推动“真研学”的落地:优课程、双导师、重实践、有评价是“真研学”的主要特征。

其中,课程是研学的核心。此前,广州组织了两批学校进行课程资源研发,设计出35门研学实践系列教材。本次示范课上使用的研学手册,就是以广州研学实践系列教材为蓝本,馆校老师共同编写设计,特邀广州市教研院专业老师的指导优化,按“课前导入→实践体验→自主探究→成果展示→研学评价”的授课模式设计的课程。

师资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和逛景点听导游讲解不同,“真研学”需要有专业的师资作为支撑,它以1名基地营地研学导师+1名学校名师师组成的“双导师”授课模式,让基地和学校优势互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真研学”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把研学创意物化。除了导师教学的内容,孩子们还可以通过文图、小视频、调查报告、创意手作等方式呈现自己的研学收获,优秀作品将在市区融媒新花城平台展示。

广州实践研学活动怎么参加(广州发布百条经典研学路线)(5)

百条经典路线带你读懂广州

活动现场,广州市教育局开展了“大开‘研’界·走读广州”研学实践教育系列主题活动。暑期将至,为了让学生感受“真研学”的魅力,主办方发布了100条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经典路线,这些路线根据“红色教育”“传统教育”“劳动教育”“国情教育”“自然生态”“国防教育”“财商教育”“智能制造”八大主题进行设计,引导青少年们在研学实践教育中“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感受广州的“老城市新活力”。

此外,广东省博物馆的馆外研学也在如火如荼的招募中。今年“驿路同游”南粤古驿道研学课程在暑期面向公众推出了五条线。其中之一是前往广州的后花园从化,体验钱岗古道与荔枝主题研学。走进钱岗古村,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对古村落进行更多直观理解与思考,并以“钱岗糯米糍”为线索,探究岭南自然风物、历史地理与文学艺术的奥秘。

韶关烽火课堂与丹霞科考主题研学,将行走韶关的乐昌、仁化及南雄。在乐昌坪石沉浸式体验烽火课堂,致敬坪石先生。在仁化丹霞山开展多主题科考研学,提升科学理解力。在南雄梅关古道,解读千年古道的历史、人文、自然要素;升级版的惠州人文与岭南本草研学,将徒步罗浮山,踏上古道,探索岭南本草的奥秘。通过青蒿素主题实验体会传统医药的力量。

最火爆的大湾区文化融合与科技发展研学,在认识香山历史基础上,通过考察湾区连通的现代规划,探究乡野新社区营造,体验澳门多元文化,探访航空基地,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台山江门华侨文化与地理研学,从地理志视角,解读上川岛何以成放洋之地?海口埠为何成港?梅家大院因何成圩?广海卫如何筑牢海上门户?……行走南粤古驿道,在被唤醒的南粤古驿道上,感受新生古驿道的魅力,续写南粤大地上的动人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