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人录杨小楼(京剧武生泰斗级大师)
高盛麟(1915年-1989年)京剧武生演员。原名高仲麟。祖籍山西榆次县,北京生人。高盛麟是梨园世家,祖父为清末名丑高四保、父亲高庆奎工老生,为高派创始人。岳父刘砚芳为杨小楼之婿,并为杨派武生嫡传弟子。
1947年,农历丁亥年:高盛麟搭秋声社
高盛麟搭程砚秋的秋声社演出。
因程砚秋原习武生,又特别喜高盛麟的玩艺儿,所以特邀高盛麟搭班,每天在程的大轴之前由高演如《挑华车》、《战冀州》、《黄鹤楼》、《铁笼山》等武戏,程经常在台侧看完高演出,并夸:“好小子!”
1947年5月,农历丁亥年:高盛麟、李少春、谭富英在沪打擂台演出
周信芳要提携总挂“特别牌”的高盛麟,决定接下来由当年32岁的高来挑班头牌唱大轴。当时上海由于有麒老牌、李玉茹挂头、二牌,每每演出,高只能“名列前茅”。当时高在京剧界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太大。再者当时北京正红的两大名角正在上海演出,一台是谭富英、王玉蓉在皇后大戏院,一台是李少春、袁世海在天蟾舞台。高对此信心不足,而周信芳则慧眼独居,为高拍胸:一切有我!这样,高在芙蓉草、苗盛春二位先生鼓励才下顶下这个“雷”。
经过他们一番策划,以武生闻名的高盛麟出其不意,以文武老生戏打炮:头天《战太平》,二天《打棍出箱》,三天《定军山》,头天打炮,高盛麟饰花云,芙蓉草的二夫人,苗盛春的花安,姜妙香的王子,李克昌的北汉王。当天倾盆大雨而剧场观众爆满,台前台后水泄不通,剧场气氛热烈,效果极好。当天李少春也唱《战太平》,侯玉兰的二夫人,孙盛武的花安,高维廉的王子,袁世海的北汉王,阵容颇佳,一时观众真有顾此失彼之感。
高头天满堂,下两场《打棍出箱》、《定军山》又座无虚席,三天过后,高换戏归行,大演杨派武生戏和盖派武生戏,戏码不断翻新,观众处之若骛。又演过了半个多月,高又出新裁:每天一文一武双出,前演《战长沙》、《定军山》、《捉放曹》、《武家坡》、《逍遥津》等,后就演《一箭仇》、《四杰村》、《洗浮山》、《铁笼山》、《挑华车》、《四平山》、《长坂坡》等。就这样,高盛麟和谭富英、李少春三人,足足唱了近两月的对台戏,上座始终不衰,天天爆满,皆大欢喜。奠定了高的大武生地位。
1948年,农历戊子年:黄金大戏院1948年武生大会串举行
盖叫天挂头牌,在黄金大戏院举行武生大会串,演员有高盛麟(是与盖第二次合作)、叶盛章、班世超、赵松樵、高雪樵、李万春、毛庆来、苏连汉、李仲林、张翼鹏等,大演武戏,由于演员阵容齐整,配合默契,结果是场场爆满,效果极好。
很多演出中,盖叫天都主动为高盛麟配戏,如《拿谢虎》,高的黄天霸,盖的谢虎;在《溪皇庄》中,高的楮彪,盖的尹亮;在《莲花湖》中,高的胜英,盖的韩秀;特别在《艳阳楼》中,高的高登,盖的花逢春,其他配角也都是上叙大名鼎鼎的武生名家,如赵松樵的徐士英,叶盛章的秦仁,高雪樵的呼延豹。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被认为是一时之盛,经典之作,演了三场后观众强烈要求加演,当时赵松樵先生提出由他来演高登,由高来演青面虎,但盖老完全拒绝,提出要演还是要由高盛麟演高登,否则不演,结果还是原班人马加演了三场,剧场求之不得,观众热情更是无以复加,形成了武生大会的高峰。据叶盛长回忆,“这出《艳阳楼》真算演绝了,高登出场前闷帘儿一个‘啊嘿’,观众就鼓起掌来,接着盛麟师兄上场,打开扇子一个亮相,又一个碰头好儿。下面的几次上马、趟马,也都落了好儿。后面的开打,更把剧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几位配合得特别严实,各人都露了几手绝活儿,台底下真跟炸了窝一样。”
他功底深厚扎实,靠功尤精,功架稳健大方,表演严谨洒脱,台风极佳,且有一条耐唱的好嗓子,被誉为当代杨派武生典型。不仅擅长靠戏,短打、箭衣、红生甚至武净和老生戏亦精。
高盛麟长靠优于短打,扮相有大将风度。他幼功精湛,举手头足、一招一式准确磁实。盛麟嗓音高宽洪亮,唱念雄劲激昂,在武生中颇为难得。中年后对红净戏颇有心得,艺宗王鸿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