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和常见方法(收藏的文章读过第二遍吗)
最近回看《圆桌派》,有一集演员周迅做客,分享了自己的日常状态。她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好读书的人,但家里买了很多书,沙发旁边全是书,每次看着就觉得自己读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感受:被榜单和推荐所吸引,买回来的书却没空看,大部分都落在书架上积灰。
不过这还算好的,毕竟纸质书真实地占据了空间,我们偶尔还会翻看和清理。相比而言,无形的信息更容易被囤积:
微信上收藏了几个G的文章,想着"先码再看",却再没有点开过;
四处搜寻免费资源,在Kindle上积攒了上百本电子书,进度却都为0;
为了聆听大V教诲,买了好几门线上课程,却全都没能听完。
是我们没有学习的动力吗?恰恰相反,人们对知识极度渴望,甚至愿意付费获取。
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知识付费用户数约为2.94亿人,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平均到课率不到10 %,每天启动次数不到1次,复购率不足一半。大部分用户反映,个人时间不足是主要原因。
引用自艾媒调查
这并非借口。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和的出现,人类可获得的知识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据统计,如今每48小时所产生的数据,相当于人类文明从开始到2003年累计的数据总量,远远超过了个体一生能消化的上限。
这意味着,面对海量信息我们必须做出选择。然而做选择是件很有负担的事情,尤其是当我们对选择结果未知时,放弃对人类来说是痛苦的。既然信息不占空间,那么不如全部收集起来吧,于是就有了"囤积信息" 的习惯。
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大家囤积信息的普遍心态是:"说不定以后会用上"。可现实却是:90%的内容都不会再二次点开,直到手机提醒内存不足,将它们删除或者换个地方继续保存。
很多人觉得"囤着总没坏处",但其实囤积信息和现实生活的乱堆杂物一样,会侵蚀我们的个人空间,带来隐形压力。
有些信息本可以一次性吸收后丢弃,但因为养成了"囤积"的习惯,反而会难以专注与当下,增加日后处理的负担;而即便是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囤积,既没能内化为个人知识,日后查找起来也会耗费大量时间。
正如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所说:
拥有不计其数的书籍和图书馆有什么用?它们的主人一生都无法读完书名。学习者没有得到教导,却受累于他们的数量。
本文就来聊聊如何处理信息,才能走出囤积的恶性循环。
02 囤积根源来自“知识焦虑”在《克服囤积癖》一书中,认知行为治疗师探讨了人类无法停止囤积的心理根源。
远古时期人类生活不稳定,粮食囤积的越多就越安全,渐渐地形成了囤积的本能。而到了信息时代,知识就等于粮食,当然更要尽全力获取了。
然而汲取知识是一件缓慢且费力的事情,而囤积却只要点击一个"收藏"按钮,就能欺骗大脑获得心理安慰,于是很多人陷入了"囤积"的陷阱中,难以停止。
说到底,过度的信息囤积源自现代人的"知识焦虑"。外部被层出不穷的新消息轰炸,内心又没能形成独立的判断体系,掌控知识的信心不断下降。
正如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说:处理大量的高熵信息,以及模糊、冲突和变化会让人不断地发现自己无知和错觉。
不仅是普通人,在信息洪流中弄潮的媒体人同样有类似困境。
哈佛尼曼奖学金获得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安替早年在中国工作,之后前往美国加入《二十一环球报纸》成为战地记者。他在书中自述:"从信息饥渴的中国来,擅长信息搜索。然而到了美国,这项本能反而成为一种负担,陷入信息过载的焦虑中。"
面对这种焦虑,他给出的建议是: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的人才重要。也就是说,与其关注信息,不如多结交优秀的人,让人脉圈子帮你过滤信息,"你会发现重要消息都在他们的朋友圈里,而不需要关注外在信息"。
而哪怕马未都这种博览全书的文化人,也承认书架上摆满了书,但并不会全都看。然而他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反而冷静看待:书越多的人,读得就相对越少。
无论是借助人际圈,还是凭借自身底气,他们都能划分出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信息,因此并不在意其余信息。
想要缓解失去信息的不适感,《克服囤积癖》一书中推荐了自问自答的方法——当你想要囤积某条信息时,先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假如失去这条信息,生活会受到影响吗?
日后会用到这条信息的可能性有多大?
上一次遇到类似信息是什么时候?我是怎么处理的?
很多时候,我们点击"收藏"只是出于一时的情绪冲动,这时可以把问题和答案写下来,帮助自己从情感上和信息保持距离,冷静决定。
03 四步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心理上冷静只是第一步,想要在信息洪流中畅游,而不是被漩涡卷入海底,我们还要学会和信息共处。
下面四步可以看成获取知识的流水线:原材料是繁杂信息,最终产出的是知识养分。
1,筛选信息
首先,我们要从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那么如何评价信息价值呢? 《深阅读》一书中总结出以下顺序:突破型知识>增量型知识>情感触动。前者占比越大越好。
突破知识为我们引入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带来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
比如埃隆·马斯克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人生之书《银河系漫游指南》,让他认识到"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去争取更大的集体启蒙。"
在这份愿景的引领下,马斯克奋力追逐着那些天马行空的梦想:自动汽车、发射火箭,部署卫星、超级高铁,甚至未来还要移民火星。
而增量知识则是已知信息的补充,它可以帮我们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但是难以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干货文章,通常针对一个现象,分析原因给出建议。
增量知识和突破知识的划分因人而异。同样一本教人写作的书,如果你完全是新手,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就突破了你的认知范围;而如果你已经读过好几本类似的书,那么它对你而言只是在已知范畴内的增量信息。
最后一类信息价值最低,它们大多道理浅显,无需动脑,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因此我们很容易被这类信息吸引,把情绪冲动误当做价值认同。比如鸡汤文就属于这个类别。
2,删减信息
麦克斯威尔.铂金斯被誉为最著名的文学编辑,曾编辑过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名家名作。电影《天才捕手》讲述的就是他和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之间的故事。
当时,珀金斯一眼看中了托马斯的自传体小说,但是文章过于冗长,于是铂金斯大刀阔斧地为他删减了文章篇幅,书籍出版时果然大获成功。
编辑的作用就是严格淘汰那些不重要的内容,让留下的部分赏心悦目。不单写作如此,生活中,我们也要成为主导信息的编辑。
正如史蒂芬金所说:删减冗余,删减冗余,哪怕这会让你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文人心碎,依然要删除冗余。
然而很多人做决定时容易陷入"思维反刍"的心理陷阱,通俗地说,就是想太多:陷入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过往付出的不舍,因而触及了情感层面,无法理智地对待信息。
如何删减信息呢?《深阅读》中给出了"化整为零"的方法。
当你通览一篇文章后,被吸引想要收藏起来。先围绕"信息对你自身是否有价值"这个标准,把整体拆分为三部分:完全无用,一定有用,以及可能有用。第一类坚决删除,第二类立即保留,第三类则继续拆分,直到最小单元。
为了避免"思维反刍",最好在限定时间内拆分,比如30秒内迅速决定去留。实在无法抉择的就保留在"可能会用"文件夹下,当天回顾时再处理。
尽管下决心删除是痛苦的,但如果意识到争取的时间可以用在更好的事情上时,最终删减会带来长久的幸福。
3,信息加工
删减过后,留下的有用部分可进一步分成两类:数据类信息和理解类信息。
信息类知识可以借助外部存储,以便日后引用,比如图表,名言,案例等。但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终究是别人的,最终能沉淀为知识的,只有内化为自身记忆的理解类信息。
想要把信息内化为记忆,方法之一就是加入个人主观思考。《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推荐了“三明治”加工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粘贴外部信息;第二步针对信息记录个人感悟;接着不断重复这两步,直到处理完整篇文章。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在外部信息后先预留几行,再找个时间集中加工信息。
另一个方法就是将信息提炼为具有更高价值密度的知识格式。比如用思维导图总结书籍内容,要点和脉络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
而更高级的做法则是建立思维模型:知识不再是单独的点,而是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斯科特杨以高效学习成名:他能在10天内搞定线性代数,1年内完成麻省四年共33门课程的“不可能任务”,就是运用整体学习法。在《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斯科特杨总结了自己如何用整体学习法处理信息。
首先,尽可能多地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一张知识结构图。这就仿佛绘制了一份地图,想去哪个地点都能快速找到路径。而每学习一个新知识,也都能和原有知识相联系,大大提升了学习速度。
接着,在结构基础上简化,这就是模型。比如大家熟知的80/20法则:20%的投入导致80%的结果或产出。这条规则任何人都容易理解,既可以用熟悉的生活经验论证,也可以拓展到商业、人际关系、创意等多个领域。
引用自《如何高效学习》
4,信息整理
如今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多,如果不集中起来,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明明记得看过也收藏了,但需要时就是找不到,白白花费了时间和精力。
正如珍珠散落一地无法串成项链,信息也需要集中,才能在需要时真正发挥用处。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总结了整理的三个原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虽然书中的整理方法基于纸质笔记,但原则可以迁移到任何信息上。
有些“知识管理”类文章会推荐使用多个软件,有的专门理财,有的专门记录工作,有的则记录心情……听起来很有条理,实际却很难执行。而且我们常因过度关注分类而停止在“收藏”这一步,无法向下推进。
相反地,“一元化”则是把所有信息都集中在一处,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查找信息时不会混乱。
文中作者使用了纸质笔记本,而想要整理无纸化信息,则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工具。市面上有很多的整理软件,你可以选择最顺手的一个,不要贪多。比如我自己一直使用的就是印象笔记。
这款软件在手机和电脑端可以同步使用。 我在网页浏览器上安装了印象笔记插件,支持一键收藏。在手机端则可以绑定微信,微博等软件,大多数文章都可以一键发送;极少数不能储存的文章,我会复制或截屏,以文字和图像形式存储到软件中。
而值得留存的纸质信息,比如便利贴上信息,我则会扫描存电子档。总之就是遵循 “一元化”,全部集中。
引用自网页
第二步“时序化”,是为每条信息添加日期标签,这一点软件都能自动做到。而为了让时间更清晰,我会在标题上直接标注,比如标题增加后缀6位:年份后两位 月份两位 日期两位,方便日后查找。
第三步“索引化”,则是将信息内容提炼成一句话,作为日后寻找该信息的线索。我是通过 “标题”“标签”和“文件夹”三点来索引的。
我会将信息先统一放置在“待处理“文件夹”下,根据自己最关注的的问题为文章取个简洁的新标题,并打上标签。比如这篇文章如果要收藏,我会简写名称为《如何整理信息》,后缀再加上时间191011,标签是“整理”“职场”。
晚上有空的时候,再按照前面的步骤加工处理信息,然后放入到预先设置好的不同文件夹中,比如“职场知识” “读书笔记”“生活常识”等。方便日后查找。
引用自网页
04 积累并清理你的信息库经过以上四步,杂乱的信息原料就此转化为纯粹的知识养分。然而即便如此整理后,总有一天还是会冗余,因此需要回顾清理。可以在年中或年末时抽一天,在整理有形空间的同时,也留点时间清理无形的信息。
可以按照从旧到新的时间顺序回顾库存,将无用的旧信息删除,而将有用信息按照前面的步骤加以处理,重新转化为新信息。
这样信息库就能持续更新,真正成为酝酿创意的知识宝库。
Hi~我是雪莉,专注职场干货,个人成长。BOKI咨询合伙人,前腾讯产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