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两站交通卡口工作方案(他们24小时值守县乡公路卡口)

外防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说高速公路、“两站一场”出入口是城市交通“大动脉”的“大卡口”,那么县乡公路上的防疫卡口,则像交通“毛细血管”的小关卡,虽然微小,但防控责任同样重大。守住“毛细血管”,就可以防止防疫网络出现“跑冒滴漏”。在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县乡公路卡口,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坚守一线,严格把好交通路网的“神经末梢”。

一场两站交通卡口工作方案(他们24小时值守县乡公路卡口)(1)

3月28日,在溧水宁宣高速南京南收费站,工作人员正在对驾乘人员健康码、行程码、四十八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查验。

“守护这份美好,吃点苦又算啥”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昨天早上8点,志愿者张冉准时出现在高淳区桠溪街道桠阳线宁常界301卡口。

桠阳线是一条连接高淳和溧阳的县级公路,301卡口正位于高淳桠溪和溧阳交界处,目前每天有150多辆客货车从溧阳、苏州、常州、无锡等方向过来。“我算是‘故地重游’,去年7月份就作为志愿者在这个卡口值守了1个多月。”3月13日起,张冉作为志愿者再次在该卡口值守。

“24小时值守,每天三班倒,我一般从早上8点坚守到下午4点。”张冉说,因为是在户外值勤,刮风下雨,早晚温差大,他和同事们脸上都起了皮。

刚查验完一辆从溧阳过来的小汽车,张冉稍微舒了口气,站在卡口环顾两侧:公路一侧是蟹塘,几只黑天鹅正在水面悠闲觅食,另一侧是一大片油菜花田,盛开的金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仿佛铺了一地的金子。

“你看,这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多美啊,为了守护这份美好,吃点苦又算啥。”张冉说。

“不管怎样决不能留一个漏洞”

“师傅,您好!请问您从哪儿来?”昨天上午10点多,一辆大货车来到溧水区石湫街道同心村同心路卡口,值守的志愿者成琪立刻上前询问。

得知车辆来自浙江湖州,要给村内一家铸造企业送货,成琪为司机刘师傅测体温和查验“两码一证”后,引导其把车停到等待区,然后带着刘师傅到卡口登记处登记,同时打电话到收货企业确认相关情况。七八分钟后,车辆和人员经查验符合相关规定要求,这才被允许进村。

这样的询问和对话,成琪每天要重复上百次。同心村党总支副书记杨德文介绍,该村与安徽博望接壤,共设有3个卡口。由于村内有十多家制造业企业,每天都有运货车辆进出,通行人员较复杂,该村对卡口24小时轮值,每班1名村干部、2名志愿者和1名网格员,对外地来宁人员按要求查验行程轨迹、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涉疫地区来宁人员尽量劝返,如实在不能劝返,则做好登记和报备,采取“3 11”或“7 7”健康管理措施。

2003年出生的成琪是该卡口最年轻的志愿者。她说,白天值班结束后晚上还要补上网课,辛苦倒不怕,最怕遇到司机不配合。“虽然有的人会因为查得严有情绪,但我不能为了省事就放行。”成琪说,“作为卡口的志愿者,守护的是全村人的安全,不管怎样决不能留一个漏洞!”

“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自家大门”

昨天中午12点,江宁区汤山集镇县道302入口处,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姜全福在交警戴月宝的协助下,熟练地拦下一辆货车。他快步上前对司机说:“麻烦出示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经过仔细查验,他向戴月宝挥手示意该车可以放行。

同样的语句,姜全福每天要说上200多遍。该路口位于宁镇交界地,日均车流量超千辆次,其中外地车辆约占四分之一,防控压力较大。疫情发生以来,家住汤山阜庄村的姜全福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搭档”其他志愿者负责过往车辆、人员的信息查验、登记工作。半个月来,每天他都要不断举手示意拦停车辆、行人,十几米长的马路上,他穿着防护服不停走动,每日步数稳超2万。

连日的坚守让姜全福嗓子沙哑,眼睛布满血丝,但他依旧精神抖擞,耐心重复查验要求。“我家距离这个路口只有3公里,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自家大门!”姜全福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村庄笑着说,家里人都很支持他在这里做志愿者,孩子也把他作为榜样。

汤山街道建设管理科副科长王诗洪介绍,目前该卡口实行轮班制,每班次安排8名志愿者查验车辆信息,1名医护人员负责核酸检测,“无法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人员要停车登记信息,进行抗原试剂检测和1:10核酸采样混检。若是风险地区返宁或途经风险地区人员,还要再另外进行鼻拭子和咽拭子单管‘双采双检’。检测结果出来前,暂不允许进入汤山。”

内容转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胡英华 杜莹 刘全民 通讯员 高晓平 周涛 薛万强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芃 摄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