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

乱吃东西拉肚子,古代的人们称作“过肚子”;胆水豆腐很好吃,胆水就是古代的盐卤;身材短小怎么说,古人谓之矮矬矬……

古籍《蜀语》中记录了明代成都人讲方言,仔细一对比,让人惊讶的是,拿古人日常所说的词语当做现在的流行用语竟然觉得毫无“代沟”——古代人说话也很”时髦“嘛!

明代李实是四川遂宁安仁里人,其所著《蜀语》一书是解说四川方言词语、现存最早的分地考证常言俗语的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五百余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

在典籍中,部分明代蜀人口语中别具特色的词语,包括了大量语素重叠构词(毕竟四川人说话,随时都在“卖萌”~)。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1)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2)

语素重叠构词在四川话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在明代也是很重要的构词方式。

  • 人长得不高——叫“矮矬矬”

明李实《蜀语》记载:谓“人形短”曰“矮矬矬”,矬,七禾切,音搓。

如今四川方言中,人长得矮也是“矮矬矬”,如果形容物短,一般用“短杵杵”。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3)

  • 少——称为“丁丁”

明李实《蜀语》记载:少曰丁丁,又曰点点,又曰些些。

现在,我们口语中也说一丁丁儿、一点点儿。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4)

  • 小——称作“蔑蔑”

明李实《蜀语》记载:小曰蔑蔑。凡言人物小谓之蔑蔑。扬子《方言》:“江、淮、陈、楚之内谓之蔑。”郭璞注云:“蔑,小貌也。”

  • 大——称作“莽莽”

明李实《蜀语》记载:大曰莽莽。

《庄子》:“莽乎大哉”。重叠式“莽莽”,一般用来形容婴儿长得胖乎乎,如“这娃儿长得好莽莽哟!”

  • 老——叫做“老革革”

明李实《蜀语》记载:老曰老革革。老革革,形容老。“革”本有老义。四川方言中重叠作“老革革”,用于指人年老或蔬菜等不嫩;或将“革革”进一步虚化为形容词词尾,表示粗糙、粗壮、不平滑、不流畅、不秀气等,如蛮革革、粗革革、麻革革、沙革革等。

“老革革”一词形容很老,既可指人,也可指物,今仍沿用不衰,如“这人的长相老革革,才三十出头,就像四十多岁的人了。”

  • 慢——用“迟迟”表达

明李实《蜀语》记载:不速曰迟迟。迟迟,意思是行动完成的时间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晚。已经不纯粹是四川方言中的词汇,四川话中的“迟迟”只有慢的意思。

明末清初以后 四川方言变化不大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5)

图据四川艺术网

四川方言在这几百年间的发展变化如何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对此进行了介绍。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方言的面貌有较大影响,是四川方言发展变化的一个节点,此后,四川方言发展进入稳定期,语言变化不大。”汪启明表示。而《蜀语》一书反映的是明代尤其是川东地区的四川方言面貌,成书年代在“湖广填四川”之前,那为何如重叠词此类和当今四川话中的词语相差不大呢?汪启明介绍,这便涉及到语言的底层理论,“每种语言都是叠加的,都有最古老的那一层。”丰富多彩的重叠词在四川方言中,是古老语言成分,因此代代相传。

除了重叠词,下面这些是不是很熟悉哇?

  • 幺儿幺女

明李实《蜀语》载:小儿女曰幺,幺音腰,凡幽、幼字从此为声,俗作“么”误。

这么甜腻的称呼从明代就开始使用了,子女不论男女长幼,在父母眼里,都是他们的乖“幺儿”。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6)

  • 过肚子

大家都知道乱吃东西是会拉肚子的,以前的人们,他们说拉肚子就是“过肚子”。

据明李实《蜀语》载:腹泻曰过。《汉书》:食菜不招过,饮水不裂肠。赶紧问问爷爷奶奶,是这么回事吗?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7)

  • (祝土)(上下结构)(zhù)

天气转凉,小心不要感冒了哟,不然鼻子“足”得很。究竟是哪个字呢?据明李实《蜀语》载:鼻塞曰(祝土)(上下结构),音祝。

终于晓得这个字咋个写了!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8)

  • 赶场

据明李实《蜀语》载: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三、六、九为期,辰(晨)集午散,犹河北之谓集,岭南之谓墟,中原之谓务。意思如同北方所言“赶集”,只是过去有约定每月固定时间,或三六九,或二四八。

走,我们去赶场哇?

  • 桃子覈覈

果核儿,这个说法不是我们的哟~

据明李实《蜀语》载:桃李核曰覈(hū)。覈音忽,仝亦音忽。今天我们是不是沿用着桃子覈覈、李子覈覈、苹果覈覈、梨儿覈覈呢?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9)

  • “滥(lǎn)”一下!

以前没有冰箱的时候,人们怎么延长食物的保存期呢?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盐滥一下,尤其是肉类,这种方法今天仍在沿用。

据明李实《蜀语》载:以盐渍物曰滥。滥读上声,音览。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10)

  • 胆(dǎn)水

胆水是什么水啊?据明李实《蜀语》载:盐卤曰胆水。《元史》:张理献言“饶州德兴三处,胆水浸铁可以成铜”。

如果说到买“胆水豆腐”,大家就肯定知道胆水是啥了~

  • 臑(cáo)头肉

据明李实《蜀语》记载:豕项间肉曰臑头。臑音曹,豕项肉不美,有草气。

一般说来,臑头肉就是猪颈脖子上的肉,因古代养猪多用草料,所以有草腥气。注意了哈,赶场去割肉不要割到臑头肉了哈!

很久以前四川话是什么样的(明代人咋说四川话)(11)

你还晓得哪些沿用至今的四川方言哇?

(综合:成都商报、微成都、新浪四川、成都市图书馆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