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应用和前景(BIM行业应用常见问题探讨)
最近参加一次行业协会的研讨会,有家设计院提出:设计院第一次数字化转型,是甩图板工程,由手工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效率是提升的,而且是大幅度提升,所以很成功;目前,在经历第二次转型,由CAD到建筑信息模型(BIM),对于设计院来说,效率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导致成本上升,所以困难重重。然而,大部分设计院领导都认为,BIM是未来方向,以后是不同企业和人员产生差距的分水岭,跨过去的设计院才能有生存机会。
设计人员使用BIM,BIM软件是关键,目前的软件工具都存在不少严重的缺陷BUG。
国产软件完全没有起来,几乎没有可用软件。
Autodesk主推的REVIT,沦为碰撞检查和演示模型的工具了。REVIT的强项是“3D 数据”的产品化设计思路,然而在设计早期阶段,由于存在频繁的修改,产品化设计软件效率低下。特别是几何造型复杂的构件,建族过程就需要时间,无法使用频繁修改的快速响应需求。
在欧洲,广泛采用的ArchiCAD,对于广大设计师的钟爱。然而,由于结构和机电专业,很多需要国产的软件和插件,ARchiCAD缺少这样的生态,配套专业软件缺乏,所以难以推广。
BIM设计
BIM在国内推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国内建筑设计主要的输出成果包括两个内容:
一个输出成果是图纸,即施工图,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完成规范规定的内容审查。
另一个是工程概预算,也是基于施工图,以及算量规范,形成概预算报表。
法定的这两个成果,其实还无法达到建设方对于后期建造方面的全面信息需求,缺失的信息,由后期总成本单位完成。这两个成果都是基于施工图,BIM软件的工作模式是先建模,后生成视图,BIM模型的信息表达,已经超过施工图表达的详细度,因此设计院面临着,信息退化表达的难题。
BIM软件对于施工图表达的快捷性和便利性,是BIM推广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修改效率方面,标注样式方面、复杂几何模型的简化表达方面等。
国家规范对于BIM数据格式的定义也是可不缺失的一环,统一的数据格式,可以作为交付物存在,成为政府认可的设计依据,目前国家认定的BIM交付数据格式及规范的缺失是BIM推广的最大障碍。
BIM软件如何选择?AutoCAD在全球的成功,主要是Autodesk把它打造成一个平台,全球拥有大量的二次开发团队,包括很多的设计师转型的二次开发人员,使得它使用效率越来越高,成为难以替代的产品。
Autodesk将Revit作为新的BIM平台来打造,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还有很多的功能需要提升,但无可否认,这是目前最全面的一个BIM工具套件。
Revit在BIM协同设计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他国际厂商都无法取代。一般地,采用Revit工具,土建(建筑和机构)、机电(MEP)各做一个协同文件,两个模型之间做link链接,就可以开展协同设计工作。
BIM对工程施工有用吗?从理论上讲,BIM的巨大优势是虚拟建造,或者叫数字模拟,在现场施工之前,用数字模型进行模拟建造,提前问题、解决难题,避免错误的发生。在模拟之前,还有深化设计,按产品级别、工序配套等方面,进行深化。
目前,施工行业普遍是粗放的管理模式,BIM提供了行业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和支撑。我提倡,所有的施工技术人员,都需要掌握一项BIM工具,在设计深化、施工交底、项目过程管理中,全面采用BIM工具,将对项目的实施大有好处。
REVIT软件工具在施工过程环节应用,展现出很大的机遇。先模拟、后现场,对于工程实施价值巨大。
BIM做深化设计,能否避免BIM修改效率低的问题,还可以优化设计图纸,于是出现了BIM咨询行业,设计深化、设计优化、管线综合、碰撞检查等常见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BIM在设计各阶段的作用如何?BIM对建筑方案设计作用不明显,对建筑深化设计作用巨大。
为什么说BIM对建筑设计作用不大?revit的体量建模远不如sketchup来的顺手,在功能流线推敲方面revit的图元管理远不如cad画的方便,在复杂造型方面revit的Dynamo远不如rhino的GH连的顺溜;因此,目前方案设计师不喜欢用BIM,这导致BIM在源头受阻。
我们必须承认,在概念生成,建筑造型,功能布局等方面,BIM并没有太多的优势。我们必须承认,在概念生成,建筑造型,功能布局等方面,BIM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但是,建筑设计并不只是概念设计。从设计的流程来看,其包含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工艺设计等,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远非只是推拉体块,赋材质出渲染,在落地阶段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才是耗费时间和资源的大头。
BIM正向设计为什么推广起来这么难?最核心的原因:尚未建立BIM正向设计的标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说白了,甲方等官方只认二维蓝图,只有二维蓝图能签字盖章,设计院为什么还要费力不讨好设计三维模型。
部分设计人员习惯依赖了传统的二维操作习惯,BIM的三维操作会带来不适应带来阻力,学习意愿较低;
目前BIM系列软件需要不断简化,逐渐适应设计人员的习惯;对接第三方的设计软件结构不完善;
行业相关人才培养匮乏,目前BIM正向设计处于不断完善、扩张、深化的过程,不同方面在行业角色受到质疑与抵制的情况不少;
bim虽然作为一个概念看似很复杂,但具体到实际项目操作它就是一个软件。学软件很难吗?你学cad有多快,学revit就有多快。别把bim想的那么神,尤其是实际使用。其实所谓“会bim”,也就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就一点点。作为一个学生,你只比别人领先六个月,遇上聪敏点的学生,你也就比人家领先一个月,甚至半个月。
贯穿建筑全流程平台,需要全流程上所有人都能统一标准,完成对接。设计,审批,造价,深化,施工,维护,运营一个都不能少。cad的强大就在于此。
BIM到底是设计师用,还是BIM专职人员用?如果把BIM作为设计工具软件看,目前已经被设计师群体不看好,由于设计表达要求和设计软件用户习惯等因素,设计师目前用CAD是最高效的。由于设计师只关注自身岗位的职责,不会关注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表达,表达最小化,任务最小化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因此,BIM的推广并不能完全依靠设计师,也不能强推所谓的BIM正向设计。BIM介入到工程设计的阶段,一般都是中后期为最宜。
BIM专职人员,也称为BIM工程师,或BIM协调员,可以从建设方或建设全过程角度,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去做BIM应用,可以发挥独特的价值。当然,对于BIM工程师,需要“软件 专业”的能力,能够较好理解建筑设计,同时对于施工工艺也具有较好的理解,这些的BIM工程师在项目中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BIM数据格式有哪些可选?作为行业通用数据标准,IFC(基础设施类)毋庸置疑是不二选择。基于STEP(产品模型交换标准)的IFC能够支撑“模型 信息”的存储格式,是开发标准,国际主流BIM软件都支持该格式,是BIM数据格式的唯一选择。
国内的BIM软件如何?广联达算量的软件,1万多,套个BIM的壳,翻了几倍的卖,内部东西都差不多。广联达的自主平台也特别差,虽然起家比欧特克晚一点,不过图形平台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鲁班,几个算量软件叠加在一起,除了可视化,有协同吗?搞了破系统,连壳都做不好。
国外BIM软件有哪些?在BIM界有五大软件公司
(1)Autodesk欧特克的revit;
(2)Bentley系列
(3)CATIA达索系列
(4)Graphisoft图软的archicad
(5)英图的BricsCAD
由于软件需要本地化工具及软件开发团队支持,只有Autodesk成为主流。
对于建筑设计,Rhino Revit/Archicad将是绝配。Catia(DP)和bentley是CAM软件,不适合设计适合建造深化。
BIM目前哪些应用最具有价值点?在施工之前建立BIM模型,bim 模型 就是模拟建造了,所以施工前的 碰撞检测、 净高分析 、 管综优化等等,基本上把能遇到的问题都模拟了。
施工过程单位,采用BIM平台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协同和管理,也是中大型项目管理所必须的技术支撑。
竣工阶段,采用BIM数据集进行数字化交付,形成建筑的数字档案,并导入运维管理平台,形成BIM运维系统,也是更多业主方的关注。
BIM一键算量可行吗?Revit标准构件(内含编码、属性)——通过编码对接成本清单,通过属性对接项目特征——通过插件识别属性,将软件实物量转换成做法量(扣减、附加、超高...)
三步走,既然都这么简单了,咋没人去做呢?特别是我了解的施工单位怎么没人去做?
一是做不全,比如钢筋,构造柱、圈梁等,做不全又要做一遍,公司又没有要求,何必那么麻烦。
二是做不对,即使有相应的插件辅助,细节的把握需要验证,没有试错机会,做不对就索性不做了。
三是做的慢,做全又做对,如果没有规范的体系保障、细化的工作程序,就等着折腾吧,花上大几倍的时间。
最后一点也最重要,做了没用,明明都是广联达,你横插一杠想干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