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戏剧剧情(最悲剧的戏剧浅析驴得水)

——浅析《驴得水》 电影《驴得水》讲述了在一九四二年的中国,孙校长一行五人为了支援农村教育,在乡下创办了一所小学,而由于学校实在太穷,导致孙校长用一头驴假扮一名老师以骗取教育部所发工资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驴得水戏剧剧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驴得水戏剧剧情(最悲剧的戏剧浅析驴得水)

驴得水戏剧剧情

——浅析《驴得水》

电影《驴得水》讲述了在一九四二年的中国,孙校长一行五人为了支援农村教育,在乡下创办了一所小学,而由于学校实在太穷,导致孙校长用一头驴假扮一名老师以骗取教育部所发工资的故事。

“讲个笑话,你可别哭”。这句话是《驴得水》上映时的宣传语。而正好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喜剧:一部好的喜剧,其本质一定是一部悲剧。那么,《驴得水》便属于这样的喜剧。片中,导演通过一个个荒诞离奇的骗局来揭示了主题:中国式教育。可以说,教育这词是本片的核心,它既使剧情得以发展,又使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了载体。那么,导演为什么想要表达中国式教育呢?从人物可以看出,一开始孙校长一行人来到农村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此时,哪怕他们用一头驴假扮老师,其目的也是为了学校更好,为了教育。然而,特派员的到来在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一个个巨大的诱惑,是骗下去以获得教育基金,还是承认错误依法获罪,此时,秉承着支援农村教育的他们初心已然改变。执着的老裴因为一曼的背叛变得贪婪自私;冲动勇敢的铁男因为无力改变现实而变得敢怒不敢言;正直的孙校长因为特派员的到来而变得贪婪;自由的一曼因为铜匠的侮辱而变得发疯。这就是在当时中国式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们悲哀的现状。而特派员作为一个上级领导,不务正业,贪婪自私,这一人物形象不仅是一个渎职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当时中国式教育下很多不务实的教育工作者的映射。导演正是通过孙校长四人的改变,以及特派员这一人物形象,来向我们诉说了当时中国的教育情形,以及他想表达的改变中国教育情形。

电影中有一段是铜匠在教室让所有人都辱骂一曼的场景。当一曼的头发一缕缕掉下时,一个特写镜头打在了她的双眼,此时导演采用叠印的手法,重合了一曼回忆的场景:当初快乐的时光,以及对未来穿上校服的想象。这一刻,那一双眼睛仿佛将所有的观众拉入其中,与一曼紧紧联系在一起,引起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也令人不得不思索,是什么导致了铜匠人性的改变。其实,铜匠这一人物与老裴一样,都是被一曼伤害而想要报复。当初,从一曼在河边剥蒜时可以看出老裴对她的爱,导演用了一个长镜头记录了老裴告白的一瞬间,当一曼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仿佛似乎人都会爱上她,而老裴最后一句“晚了”,更是将他对一曼的爱刻画的深刻。而软弱无能的铜匠在面对老婆时突然的爆发也将他对一曼的爱描写的生动。最终当这一场黑色幽默下的闹剧终于结束后,所有人都失去了初心。

电影中有两句台词值得深思:一是铜匠说中国最缺乏教育的不是农民,还有一句是老裴说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这两句台词细思恐极,却回答了当时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会失败,一是搞错了对象,中国最需要教育的其实是渎职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每个人都不愿意为教育付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所以不管是特派员的诱惑,还是罗斯先生的诱惑,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在人性贪婪的使然下,这场轰轰烈烈的支援农村教育失败的必然性。

然而,全片中还有佳佳,她虽然妥协了,但是她初心未变,她才是电影中人设最完美的,也是当时中国真正用心做教育的人的映射。但不管时代如何,真正做教育的人总是有的,这一点,不仅导演,我们都相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