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不正常人类研究所》,是一本讲人格障碍的心理书。

看完之后,发现自己有些轻微类分裂型人格障碍。

当然,没有严重到患病的程度。书中作者也表示,大多数人都会有些人格障碍倾向,这是普遍的常态。

书中在类分裂型人格障碍那一章节,简洁的标题写着:

喜欢社交的人,内心都是贫乏的。

——类分裂型“不正常人类”

翻看心理书的时候,总会无意识的把自身带入,会想知道自己更倾向于怎样的人格,哪怕是并不那么好的,人格障碍。

看到几个字的第一眼,心里竟有丝窃喜。窃喜于,或许是找到了。

类分裂型人格障碍:与社会关系普遍脱离,在人际交流中的情感表达有限。

他们不太表现出心中的感情,所以周围人很容易误会他们,觉得他们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但他们也很细腻,对细微的感情变化非常敏感,所以才会对过分强烈的感情产生不快。

毕竟只是轻微的倾向,所以我个人的状况并没有和以上全部吻合,但存在着许多共鸣。

情绪冷淡,对人生分,感情平淡,不追求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很少有亲密的人际关系。无意与人接触,情绪上没有太大波动,喜保护好自己的小世界。

这些都是共鸣点,也是共通点,基本完全符合。

以前偶尔会觉得自己脾性古怪,不过如今好在这本书不仅让人找到归属,还安抚我,别怕,这是天性使然。

既然天性使然,勉强改变只会遭受苦难。那就把自己变成全宇宙的中心,让其他人自己玩吧。不需要勉强刻意的去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三五知己,谈笑风生,足以。

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1)

类分裂型人格障碍,只是书中很小篇幅的一章内容。

整本书中描述了各式各样的人格障碍,包括自恋型、偏执型、依赖型,还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作者在分析各种人格障碍的成因时,总会出现一句话,它虽寥寥数字,却极为碍眼。

”还是怪家庭“。

自恋型人格障碍,怪家庭;偏执型人格障碍,怪家庭;依赖型人格障碍,还是怪家庭;反社会人格型障碍,依旧怪家庭。

家庭对个体塑造上的影响,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巨大。

这里的家庭,往往指的是”原生家庭“,即父母与未结婚子女组建的家庭。

“原生家庭”这个词,近些年来才开始被国人所重视。

在《奇葩大会》上,心理学家武志红跟大众畅谈原生家庭。

说是畅谈原生家庭并不准确,更为贴切的形容应该为,探讨“原生家庭问题”。

一向对父亲心怀芥蒂,避而不谈的高晓松,也首次在节目里,谈及原生家庭问题。

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2)

这使我回想起曾经遇到的,接触过的,各色各样的人。

有让我感到阴郁的男孩,他在找被妈妈藏起来的游戏机时,翻到了出差很久的爸爸,和妈妈的离婚证。

有大大咧咧,笑得爽朗的女孩子,语气平淡,眼神认真的说,”活到50岁就去死啦,老了多难受啊。“而她的家人,封建思想严重,格外偏心弟弟。

也有总是结群斗殴的叛逆少年,家长被老师请来办公室,二话不说,便是好几巴掌往自己孩子脸上抽,当着在场所有老师、学生的面。

这一切一切都在向我们阐述着一个事实:

原生家庭的影响,深藏在大多数人心中,不是没有,只是隐藏至深,以至于让我们,找了其他因素来替它承担罪恶。

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3)

在《奇葩大会》上,马东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原生家庭问题,就好像我们,长大以后的所有不顺心,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了的接人待物。似乎都跟原生家庭有关系,有那么严重吗?“

也正像武志红所回答的那样:

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4)

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5)

家庭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浓缩,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浓缩。思考原生家庭问题,就是探讨社会问题。

同理,原生家庭问题造就人格障碍,思考人格障碍问题,就是对社会的反思。

探讨原生家庭问题,不是为了问罪,而是为了改变它。同理,思考人格障碍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改变。

一味的把人格障碍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已经于事无补了。人格障碍更应该思考是,如何拯救它,或者说,如何进行自救。

人长大成人后,就该为自己的人格负责了。不能够再任性的把所有罪责,都推卸给家庭和环境了。

一味的怪罪家庭,只会让个体的怨念往更阴暗的深渊里弥漫。那么最终分崩离析的,只能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后,引用《非正常人类研究所》里的几句话结尾。

时光会磨平性格的棱角,也会将极端的人格加以修正,提高人的适应能力。要是人到中年,还跟孩子一样自说自话,从不自省,那就太丢人了。

所以,为了不丢人,自省吧。

以上。

原生家庭对人格情感障碍(最该为人格障碍负责)(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