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故乡都在哪里(家在哪里苏轼我本海南民)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最能形容苏东坡此时的处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刚在白鹤峰上安家,长子苏迈也带着宜兴的家人过来了,一家人团聚,正准备安生过日子,可坏消息又找上门来。

绍圣四年,朝廷对元祐党人再次追贬,苏东坡赫然在列。他现在已经在岭南了,还能被贬到什么地方呢?

关于整人这一块,政敌们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岭南还不是最南边,那就把苏东坡贬到最南边吧---海南,儋州安置。

苏东坡好像与家无缘,刚在惠州安家,62岁的他又不得不踏上贬谪的道路。

他已经习惯了被贬,从他过往的经历看,被贬谪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此时他再次被贬,不再像第一次被贬黄州时那么失落彷徨,现在的他更加地从容,或许老年的他已经接受自己的命运,与人生和解。

在离开惠州时,他估计自己再也回不来了,于是说道: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并且还对长子苏迈交待了自己的后事,只是带着最小的儿子苏过,父子二人走向了岭南之南。

苏轼故乡都在哪里(家在哪里苏轼我本海南民)(1)

刚到儋州,他受到当地官员的礼遇,给他安排住进了官舍。

但他的政敌是下了决心不让他好过,没过多久,朝廷得知他居住官舍的消息后,遂将他逐出官舍。

东坡自己曾说:这次他的政敌们不只是想让他吃点苦,这是奔着要他命来的。

60多岁的老人,从政几十年,行政上并无过错,完全是出于政敌的报复,那是一点活路都不留。

由此可见,东坡的政敌们除了痛恨他之外,还对他有着深深的恐惧,不然为什么非得把他往死里整呢?

虽然被政敌们整得很惨,但东坡的生命力很强(他自己说“未老身退”),此时的他可以说是一个真正乐天派了,既然没有房子住,那就自己盖房子住吧,活人还能让尿逼死。

越是得不到什么东西,或许就会越在意什么东西。苏东坡总是不能拥有一个安定的家,所以他对家有着一种执念,实际上他是在追求对故乡的归属感,四川眉山已经回不去了,那就让这里成为自己的故乡吧。

苏轼故乡都在哪里(家在哪里苏轼我本海南民)(2)

他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那开朗豪放的性格,使得他很快融入了当地黎族人群中,他戴上了黎族的藤帽,还编上花缦,光着脚走路,俨然一副黎族人的形象

既然已经把自己当做一名黎族人,那在这里就要有一个自己的家。他对家有执念,热衷于营造居室,在以往的贬谪中,他就是这么做的,这次也不例外。

于是,他在天涯海角盖起了房子,这房子很简单,就是几间土房,位于儋州城南外的一片槟榔林旁。

有一次,他访友归来,循着地上的牛粪找到牛栏,因为记得他的家就在牛栏的西面。为了记述这件事,他还写了一首诗,诗中说道: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虽然被贬化外之地,但是他仍然能够坚持在此建房子、交朋友、喝酒,甚至还自己尝试着制墨,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

在他贬居海南期间,还带着当地的居民一起读书,在他的教导下,海南走出了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他曾经写诗说道: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还是运用他熟悉的地脉说,说琼州海峡何曾隔断海南与大陆的地脉,白袍指的是他所教导的一名学生,希望他能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

真是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家伙,不仅把日子过得很惬意,还坚持做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不浪费自己的生命,大抵不过如此。倘若他的政敌知道了,不知作何感想。

海南接受了他,黎民接受了他,他也把这里当成了故乡。于是在他离开海南的时候,曾写诗说:

我本海南民,寄生在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他觉得他自己本来就是海南的居民,只不过出生在蜀州罢了。

这是把海南作为故乡,在情感上对海南生出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他对故乡观念的再一次转变,也是最后一次转变。

苏轼故乡都在哪里(家在哪里苏轼我本海南民)(3)

本意”无复生还之望“,但元符三年,哲宗驾崩,政局逆转,东坡因此得以北返。

这次他一路北上,沿途辗转,最终等到了可以随处居住的命令。

他理想的家在江南,那就回江南黄叶村吧,待回到宜兴老家(除了以前眉山的家,这是苏东坡自己置办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由于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

能够终老于宜兴老家,对于苏轼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在他心里,这里才是他人生归宿的家乡。

但是,他并没有葬在这里,临终前他托人交待苏辙,把他安葬在河南郏县。

十年后,苏辙也随兄安葬。后来,苏洵也在两个儿子的葬地拥有了一座衣冠冢,这便成了今天郏县的三苏墓。

为什么选择葬在这里呢?真正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我猜测或许与苏洵当年打算安家河南的遗愿有关。

至此,东坡居士的家基本说完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一生,家一直在变迁。

万里家在岷峨,是他出生的眉山老家。

莫忘小桥流水,是他变身东坡居士的雪堂之家。

家在江南黄叶村,是他买田置产的宜兴之家。

白鹤峰上建新居,是他暂歇的惠州之家。

家在牛栏西复西,是他在天涯海角的安身之家

或许我们可以用东坡自己的话来对他的家做一个总结,那就是:以无何有之乡为家

既没有固定之家,又可以处处为家。真正地做到了随遇而安,四海为家,如他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居士的家,在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