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1231v3和1245v3(315避雷攻略盘点7大容易误导消费者的笔记本宣传)
电商时代,商品详情页是普通用户了解产品的首要途径,但即便再正规的平台,有意隐瞒夸大或无意引起误会的宣传文案仍屡见不鲜,这导致许多消费者入手产品后发现与预期相差甚远,所以今年3·15便为大家盘点近一年来常见的7大误区,帮助大家精准避坑,更容易挑选到自己满意的产品。
误区1: i7一定比i5强得多
处理器是一台电脑中算力的核心,很多人买电脑时都会比较看重。其中,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则是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选择,按照档次由低到高分为i3、i5、i7、i9的命名规则也有非常高的认知度。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档次划分其实是不能百分百代表性能的高低的。
这是因为,移动版的酷睿系列处理器一共有两类:为轻薄笔记本设计的低功耗版,以及为性能级笔记本设计的高性能版。以11代酷睿为例,二者显著的区别在于,低功耗版全系采用了4核心的设计,而高性能版则有6核甚至8核以上。
具体的讲,如果你对比的i5和i7是高性能版,那拥有8核16线程的i7,确实能够在多核性能上,显著领先于6核12线程i5,提升幅度接近30%。
但如果你对比的是低功耗版的i5和i7,结果就完全不同了。由于它们都采用了4核8线程的设计,i7的优势只有高0.3GHz左右的频率和多4MB三级缓存,二者的性能差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而且,这颗低功耗版的i7-1165G7和高性能版的i5-11400H比起来,性能都要落后50%,至于和i7-11800H更是有着整整一倍的差距。可见,名叫i7的处理器未必比i5强。
当然,这里也并非说低功耗版的CPU性能不行,实际上4核8线程对大多数用户的办公娱乐,甚至轻度网游用途都已经是绰绰有余,同时它也能为轻薄本带来更长的续航。
但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你是经常跑视频渲染、工程建模等高性能刚需用户,不能光奔着i7这个名字就做决定,一定还要留意它的具体型号或核心数。另外单就轻薄本范围而言,搭载i7-1165G7的型号在性能对比i5-1135G7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价格普遍要贵上500-1000元,本身的选购价值也是不如i5的。
误区2:独显性能一定比集显更强
显卡负责电脑图像处理的工作,对游戏性能、渲染性能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显卡性能主要是由GPU核心决定,即便如此,但还是有相当多厂商在宣传时将错就错,让小白误以为独显一定比集显强,甚至更大的显存就意味着更好的性能。但实际上,这些拥有大显存的所谓独立显卡,性能还不一定比集成显卡要强。
如今11代酷睿处理器集成的Iris Xe核显已经比前几代提升了非常多,在搭配双通道高频内存和良好的散热的情况下,运行MOBA网游完全不成问题,甚至在许多生产力软件上也支持了渲染加速。
反观MX330这张独立显卡,从天梯图可以看到,它的基础性能甚至还落后于Iris Xe集显,属实算是“屏蔽独显以提升性能”了。从天梯图上我们可以看到,11代酷睿至少得搭配MX450级别的独显,才能获得比较显著的性能提升,因此我们完全不必为那些落后的独显买单。
误区3:标注低蓝光屏幕就能更护眼
如今大家用电脑在线上办公、学习的频率越来越多,无论自用或者给孩子使用,都会格外重视屏幕的护眼问题。关于护眼屏,行业普遍聚焦于频闪和蓝光两大方面。而目前笔记本普遍还是使用LCD屏幕,以DC调光为主,频闪问题相对较少,于是厂商往往会将宣传重点放在低蓝光上。那买了这些标注低蓝光的笔记本,就一定更护眼吗?其实并不是。
仔细看说明就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机型到手后需要手动开启防蓝光软件的开关,才能生效,未开启是起不到护眼作用的,我们称这种实现形式为软件低蓝光。
既然护眼为什么要给开关呢?当然是因为有副作用了。它的原理是给屏幕套上一层暖色的滤镜,其实和自己在windows里面调节夜间模式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这样在过滤有害蓝光的同时,将非有害的蓝光也一并滤除了,导致整个屏幕显示颜色变黄,色准表现大受影响。
那有没有一种两者得兼的解决方法?那便是与之对应的硬件低蓝光技术了。这项技术通过迁移蓝光峰值波长,降低了415-455nm的高危害短波蓝光占比,实现低蓝光的同时也不影响屏幕的色彩还原。
不过它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目前几乎只在4500元以上的笔记本才会采用,所以通常使用了该技术的笔记本都会在文宣中明确标识“硬件低蓝光”,与之配套的莱茵低蓝光认证也会特别标注“Hardware Solution”。
误区4:标称续航时间
续航是对移动办公场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但它却很难以精准的量化,不同的使用场景都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偏差。许多经验不太丰富的用户可能会去参考厂商标注的续航时间,但是似乎放眼看去,几乎每款都宣称自己能提供十几二十小时的续航,这跟我们的实际使用体验显然是相去甚远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其实厂商也并没有虚标,而是它们通常都选用了一套普通用户几乎不会使用的方式来测试。如下就是一段很常见的测试标准,屏幕亮度150nit(约50%),不连接网络,全屏播放1080P本地视频。而我们实际使用通常都是联网播放在线视频,挂着通讯工具等后台,同时运行多个办公软件,甚至高亮度使用,那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
那我们究竟该以什么作为续航的参考标准呢?首先可以查阅相关评测,找到PCMark 10现代办公续航测试,这项测试的负载同样比日常要低一些,不过相对播放本地视频还是靠谱的多的,基本上测试成绩再打个7折就接近连续办公的实际续航表现。如果实在查不到,那就只能将厂商标注的本地播放视频续航除以二,得出大致粗略的判断。
误区5:标称性能释放
我们知道,受制于散热空间的原因,大多数笔记本都没办法彻底跑满CPU和显卡的性能,也就是说同样配置下,不同型号的笔记本之间性能也是存在差异的。
我们通常会用运行时能够达到的功率来区分不同笔记本的性能释放情况,逐渐的,也有厂商开始迎合大家的习惯在商品详情页中做标注。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评测中都会指出笔记本长时间双烤(CPU与显卡同时满载)时最终稳定的功耗数据,而厂商的标注方式有时却并非如此。
比如下面这款机型标注的35W处理器释放和25W显卡性能释放,首先它标注的数值是PL1(长时睿频功耗),但这个功耗并不保证能够长时间维持;其次,这两项功耗都是单烤数据而非双烤数据,也就是说,只有在CPU和显卡其中一方处于较低负载时,另一方才能达到这样的标称数据,这同样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实际使用场景的。
误区6:含糊不清的机身材质工艺描述
随着消费的升级,笔记本的机身做工质感也成为了许多用户购机时看重的要素,但这个仅凭文字更加难以概括,可以说是有些“玄学”的因素,因此也在这里产生了许多有迷惑性的宣传。
比如一些仅A面采用金属材质的笔记本,也号称自己是“金属机身”。
还有很多人听到CNC工艺就觉得很高大上,事实上笔记本外壳放到数控机床走一圈就能叫CNC钻切,形成的效果就是边缘一圈高亮的亮边,只能算是外观的一个小点缀,成本也并不高。
还有一些号称“采用3D一体成型工艺”,实际看小字注释只有A面使用了该工艺。
而高端笔记本(如MacBook、XPS等)普遍采用的A/C/D三面CNC一体成型工艺则完全不同,无论机身的厚实程度、外壳接缝,还是触感都会明显好一个档次。总之对于轻薄本而言,做工质感这块甚至比配置都还要“一分钱一分货”,低价或许可以买到旗舰配置,但确实很难买到旗舰的做工。
误区7:豪华定制版
如今的笔记本普遍提供16GB 512GB的内存组合,而且还经常不提供更大容量的版本,肯定是会有用户是感觉不够用的,恰好在一些第三方店铺,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大内存定制版”机型,价格似乎比自己购买加装还便宜,很多人就心动了。
但个人一直是不建议大家去购买这类产品的。首先,店家要帮你升级,必然免不了拆封和拆机的过程,也就势必影响到了这台机的二次销售,所以认同定制升级的同时,也等于放弃了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其次,部分卖家可能会借这种方式,按新机的售价处理门店展示机、退换机等,毕竟都是拆封机,用户无从分辨;再者,从一些评价晒图来看,店家所谓升级的内存硬盘,相当一部分来自三线杂牌厂商,性能和质量均难以保证,用这些配件去替代一线原装配件实在划不来。
可是自己动手能力实在不强,又有升级的需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自己选购正规靠谱的配件,然后咨询当地官方售后服务站进行升级安装,部分产品系列可能还会提供相关的免费服务。没有相关条件的,也可以就近找到电脑维修店铺进行现场安装,规避配件被掉包的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