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睿

继表情包、《觉醒年代》之后,鲁迅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他的长孙周令飞火了。在不久前的“鲁迅逝世85周年纪念日活动”上,周令飞的一段采访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浓密的“一”字胡须,寸把长的头发,稍显严肃的表情,跟课本上鲁迅的画像几乎一模一样。

由于跟祖父长得极为相像,人们顺势翻出了周令飞之前在央视节目《谢谢了,我的家》中的一段访谈,节目中,他回忆了成长过程中因受到祖父影响而发生的故事。小时候走到哪都被叫“鲁迅孙子”,上学时被同学指指点点“又要背你爷爷的文章”;想当兵却被安排到卫生所,因为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别人认为他应该继续祖父未完成的事业;不喜欢写作却成了通讯员,还被认为鲁迅的孙子肯定会抽烟……年轻时的周令飞有着被祖父盛名所累的烦恼,这些哭笑不得的趣事和囧事自带笑料包袱,说出来被网友看作脱口秀段子,还戏称为“躲不开鲁迅的鲁迅孙子的一生”。

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1)

其实,周令飞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鲁迅的传播与普及工作,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也是鲁迅逝世85周年,他在90后嘻哈歌手陈焱创作的歌曲《大先生》中献声,一句“大声喊出他的AKA”酷炫又可爱,这一举动也再次引起年轻网友关注。

周令飞走红,不仅因为他神似的形象,更多是因为“鲁迅后人”的成长故事与人们想象中的“高高在上”大不相同,这种反差萌增加了亲切感和趣味,同时也让鲁迅在年轻人心中变得更可触摸。近些年,各色真真假假带着破折号的“名人名言”表情包十分流行,“我没说过这句话”、“的确是我说的”等鲁迅表情包是最火热的素材,周令飞曾经对表情包的传播表示鼓励,希望用这种方式让鲁迅精神走近年轻人。这种泛娱乐化传播,归根究底投射出年轻人对鲁迅的追捧和喜爱。

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2)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上学时,鲁迅的文章曾经是多少人的难题,每当艰涩难懂的语句遇上“朗读并背诵全文”,头顶的阴影加倍。当学生时代过去,人们最念念不忘的还是鲁迅。实际上,年轻人正在用许多非严肃的、娱乐的方式去触摸鲁迅,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Bilibili上共有13000余条原创视频与鲁迅有关,总播放量高达1.7亿人次,根据弹幕评论等互动量,鲁迅是B站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没有之一。

有UP主将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16篇散文诗用说唱形式演绎出来,辅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插图,效果燃炸,这也是B站有关鲁迅最热门的视频;有人精读《孔乙己》,有人多维度解读鲁迅,谈阅读感想;有人谷歌翻译鲁迅作品中的经典片段20次,与原文进行对比;有人花费一年半自制有趣的像素动画,将课本中的《少年闰土》重现……这些趣味创作和分享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了解鲁迅。

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3)

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4)

过程中,创作者输出,其他人并不只是单方面接收,而是在跟随UP主一起阅读的同时,活跃表达许多独到的想法,各种观点互相碰撞,不但能发现新的解读,还会诞生一些新的“文化梗”流行语,比如鲁迅擅写讽刺文字被称“阴阳大师”,化用“阿Q/孔乙己竟是我自己”表达自嘲之意,“从来如此,便对吗”表达意见……这些都是是鲁迅在年轻人中特有的存在形式。

上半年热播的《觉醒年代》可谓现象级剧集,截至目前该剧的微博阅读量超过28.9亿,37万人在豆瓣为这部剧打出了9.3的高分。剧中塑造的鲜活而立体的鲁迅圈粉无数,那个站在教育部门口,一手叉腰、一手扶着“不干了”木牌子的傲娇鲁迅在年轻人中反复刷屏,人们津津乐道了小半年,热泪盈眶地二刷三刷的同时,还积极制作二创视频图文,来表达对鲁迅的喜爱之情。

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5)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年轻人正在以特有的表达方式亲近鲁迅,似乎能重新与鲁迅建立一种跨时空的精神联系,让那个曾经在教科书中严肃崇高、望而生畏的先生不再生硬。自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担心这些方式会对鲁迅产生误解或者文学消解,就目前来看,这些方式产生的影响大都是积极的,“好读好玩”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头重读当年不太理解的鲁迅作品,体会到鲁迅文学的高妙之处。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对于鲁迅的印象(这届年轻人如何触摸鲁迅)(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