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刘姥姥在“一进”中只占了第六回这一回,而“二进”则占了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回和四十二回的一半,总共将近三回半。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带了新收的蔬菜瓜果老看老太太,凤姐就留刘姥姥住一天,老太太也想和她聊聊就让她住下了,第二天一早,凤姐就开始拿刘姥姥寻开心了,先是拿花插了她一头,然后大家开始游园,先去了潇湘馆,后在秋爽斋(探春处)吃的早饭,期间鸳鸯和凤姐合计着让刘姥姥频频出丑,刘姥姥也有心讨好,惹众人哄笑不断,后去了宝钗的蘅芜苑,出来后在缀锦阁看戏,行酒令,刘姥姥又惹众人大笑,后又去了栊翠庵。之后贾母去稻香村休息去了,刘姥姥迷路,醉卧在怡红院宝玉床上。之后刘姥姥拿了米,一百多两银子,衣服果子坐车回去的。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1)

二进大观园,刘姥姥收获颇丰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见了各等脸色,如贾母之降尊纡贵,王熙凤之前踞后亲,贾宝玉之懵懂的关心,以及周瑞家的之优越感……更有王夫人,第二次刘姥姥告辞时,她送了一百两银子,由平儿转告刘姥姥,让她拿回去作个小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投亲靠友的。贾府上下对这个穷婆子都还算照应。

平儿给她预备了半炕东西,一一拿给她瞧:“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子月白纱做里子。这是两个茧绸,作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也有你吃过的,也有你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客,比你们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瓜果子来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这一包是八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说着又悄悄笑道:“这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还有四块包头,一包绒线,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虽是旧的,我也没大狠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刘姥姥千恩万谢答应了。平儿道:“你只管睡你的去。我替你收拾妥当了就放在这里,明儿一早打发小厮们雇辆车装上,不用你费一点心的。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2)

王夫人为什么给钱?

先说说《红楼梦》里的刘姥姥的出身来源。话说本地京城一位祖上曾做过小小京官的王姓人士,因昔年偶然结识了王夫人之父,于是趋炎附势巴结王家“连了宗”认作王夫人父亲之侄,也就算是王夫人的“族兄”。后来“王族兄”去世,家道中落。他儿子王成就搬到城外居住,所谓“刘姥姥”就是王成之子王狗儿的岳母,王狗儿之子王板儿的“姥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王夫人对她是比较冷淡的。当时政府贾府只有王夫人一人昔年与刘姥姥有一面之缘(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但是王夫人避而不见,只是让周瑞家的带话给王熙凤,语含玄机地让王熙凤“裁夺着就是了”,并且补上一句“原不是一家子”。结果刘姥姥受到“屏蔽”和冷处理,只见到了周瑞家、王熙凤、平儿。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3)

刘姥姥是王家的“亲戚”,而大观园里众人都以刘姥姥作笑料,敏感多疑的王夫人自然是不会高兴的!这次凑巧在大观园结识了贾母,“投了贾母的缘了”。贾母可是贾府的最高领导,凤姐等人说话、行事都要以贾母为中心,讨贾母高兴。因为贾母,凤姐、鸳鸯等都表现得十分热络,王夫人一向在贾母面前低眉顺眼,自然也不能跟整个气氛脱节,无论如何要做出对刘姥姥很友好的样子,这次“厚赠”就是“友好”一部分。其实更重要的深意就不太“友好”,王夫人的真实意思是忍痛砸出100两银子的巨款来做个一锤子买卖,希望刘姥姥一家以这些银子为资本,做些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不要再投亲靠友了,实质上是暗示刘姥姥不要再来贾府了。所以100两银子实际是买断刘姥姥以后的“登门权”,也就是间接地告诉他们一家拿钱好好过日子,不要再来了!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4)

贾母为什么不给钱?

贾母被荣宁二府里上上下下尊称为“老太太”,只有凤姐称她为“老祖宗”,刘姥姥称她为“老寿星”。这两个称呼都很有意味。首先说“老祖宗”这个称呼是因为在辈分上贾母是最高的。在嫡传的“代”字辈里面,贾代化、贾代善以及贾代化之妻均已作古,因此硕果仅存的她自然就是贾家合族上下的老祖宗了。而“老寿星”这个称呼也名副其实。贾母出场时便已是七旬老人,却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尤其是思维敏捷,越老越精明,最终以八十三岁的高龄辞世。要知道那是个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能够活八十三岁的高龄可谓罕见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见了贾母,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从这里分析,刘姥姥比贾母大好几岁,少则2至3岁,多则5至6岁,贾母此时的年龄应在70岁左右。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5)

刘姥姥和贾母差不多是红楼梦几百个角色中国年纪最大的两个人物了,她们二人身份差距巨大,一个是受所有人尊敬的贾府“老祖宗”,她是贾府的最高权威,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而另一位则是来自乡下的贫农老太婆,靠着两亩薄田凑合度日,一辈子奔波劳碌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是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很懂人情世故,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中的一件事就能够看得出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以她的高级生存智慧赢得了贾母的心,一个老寿星的称呼投合了贾母想长命百岁的心愿,让贾母觉得非常吉利非常开心,贾母遂以“老亲家”称呼刘姥姥,正式认了刘姥姥这门亲戚。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6)

刘姥姥懂分寸

他们游玩到潇湘馆时,刘姥姥一直夸林黛玉的房间,满屋都是好东西,装饰的也好,到探春等人的房间时,也是赞不绝口,当她和板儿都看的眼花缭乱的时候,板儿指着纱帐上的花草的时候,刘姥姥上去就是一巴掌,“下作黄子,没干没净地乱闹。倒叫你进来瞧瞧,就上脸了。”后来他们又去了蘅芜苑,当刘姥姥发现薛宝钗的房间就如雪洞一般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反应,不多一句话。因为之前贾母对黛玉称“我的外孙女”,称探春则是“三丫头”,而叫薛宝钗“薛姑娘”,刘姥姥便知道其实薛宝钗和自己都是属于贾府的客人,那客人之间自然不要谁说谁了。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刘姥姥很懂得掌握分寸,不该碰的不去碰,不该说的一言不发,察言观色,让别人喜欢的同时也不去招惹任何一个人。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7)

贾母懂解围

当刘姥姥来到蘅芜苑的时候,她发现薛姑娘的房间和自己乡下的屋子没什么区别,自己实在找不出什么说辞,可如果直言房子的装饰太差,那不是在打贾府上下人的脸吗?一个乡下老婆婆还敢嫌弃大观园来了?这时候精明的贾母便来为她解围了。“这孩子太老实了。”、“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往马圈里去了。”面对这样的房间贾母先开口,不仅帮刘姥姥解围,还帮着宝钗说了话,又自嘲"老婆子该去马圈了"让大家转移注意力,别看就这几句话,每一句都能解决一个问题,实在是功力不浅!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8)

为什么刘姥姥被贾母看重,但最终她走的时候,贾母没有给银子?

刘姥姥和贾母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刘姥姥是生活在农村的老太太,贾母是贾府地位最高的老太君,她见了刘姥姥,除了说些家常话,带刘姥姥体验一下贵族生活,是不大可能过问和安排具体的事情的,因为她早已不管家,所以她能给的一定都是东西,而绝不会是银子。在贾母的心中,荣国府的管家权限在王夫人、王熙凤姑侄手里,她自然也知道,刘姥姥走的时候,王夫人、王熙凤不会亏待她,一定都会做好妥当的安排,这都无需她来操心了。刘姥姥临走,众人送东西,并不是一起的,王夫人、王熙凤送的东西和银子,是在王熙凤房里,由平儿来安排的,然后刘姥姥才到贾母那里去辞行,接着是鸳鸯来安排贾母这边送她的东西。也就是说,这里有个先后的时间差。所以,贾母极有可能是在得知王夫人、王熙凤已送了刘姥姥银子之后,觉得这些银子足够刘姥姥一家人生活,就没再送银子给她,而是送了她更实用的一些东西,包括贾母不穿的衣服,刘姥姥讨的药,以及一些面果子。贾母没给刘姥姥钱,还说明贾母照顾王夫人的面子。刘姥姥虽然和王夫人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毕竟最初是投奔王夫人而来,如果贾母给刘姥姥钱,证明贾母在打王夫人的脸,你家的穷亲戚来讨我高兴,事后,用钱打发了。刘姥姥在大家面前出怪扮丑,为了让大家高兴,贾母事后送礼物,证明我们是开玩笑,大家高兴。如果给钱,性质就变了,刘姥姥就变成了讨钱的小丑了。贾母没有给刘姥姥钱,不是因为贾母小气,自私,而是说明贾母对刘姥姥的尊重。

贾母在哪请刘姥姥吃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