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如何熬过寒冬(民营房企的拼搏时刻)

原创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2022-09-29 17:15 发表于北京

房企如何熬过寒冬(民营房企的拼搏时刻)(1)

9月28日早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2关口,创造2008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

对于借着美元债的房企而言,这会造成融资利率提升,美元债借新还旧更不可行。当天,地产股集体下跌。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房企8月份非银融资总额为632.5亿元,其中海外债已经为0

当前,房地产市场筑底,销售还未出现明显回暖。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在近日给旭辉干部的信中直言,公司走到了“需要义无反顾拼搏的时刻”:

三季度以来,民营房企的销售处于同期水平的一半,行业整体去化率从过去的60%下降到现在的40%。“断供潮〞让多地政府事实上进一步收紧了监管资金的提取,导致房企的流动性进一步承压。

房企最为依赖的销售回款仍然没有明显回升,而海外融资已经归零,那么当前能否从境内发债融资,是关系到房企生存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发债的无疑是较为优质的房企,在融资现金流入的支持下,财务状况比其他房企更多一重保障。

中指研究院统计,8月份只有16家典型房企成功发行债券,其中民营企业只有两家,一是龙湖,二是滨江

到了9月份,政策对优质民企的支持力度开始体现。继龙湖成功发债之后,在人民银行和交易商协会指导下,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又为四家优质民企中票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回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均为三年:

美的置业发行10亿元,发行利率3.33%;

新城控股发行10亿元,发行利率3.28%;

碧桂园发行15亿元,发行利率3.2%;

旭辉控股发行12亿元,发行利率3.22%。

从这次发债可以看到,政策对于优质民企的支持力度在加大。

首先是利率较低。据中指研究院数据,8月份典型房企融资综合平均利率3.82%。上述优质民企的发债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碧桂园这一家企业的发债情况对比来看:

今年5月份,碧桂园作为“民企示范生”成功发行信用保护工具加持的公司债,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4.5%。

这次碧桂园发行规模提高了10亿元,利率下降了1.3个百分点

这说明,碧桂园等优质民营房企获得的融资支持力度在加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不仅是落地的融资优势,更是一种积极信号。

从5月份,到9月份,还有未来,一旦成为政府眼中的优质民企,往往有机会享受到第一波政策利好的倾斜。

在2022年观点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就有一位房地产专家提出:“优先帮那些还站着的民营房企,避免他们倒下,比抢救那些已经躺平的房企更有意义。”

房企如何熬过寒冬(民营房企的拼搏时刻)(2)

—保持兑付能力—

上述几家民企,之所以成为民企的希望,能够一次次享受到融资政策的支持,归根结底在于一直保持着兑付、偿债的能力。

比如新城控股今年8月份偿付本息2亿规模美元债之后,年内已无到期美元债。

2022年新城控股公开市场债务到期126亿元,1-8月份已到期偿还或提前偿还金额达到103亿元,秉持着偿债的底线思维,继续确保每笔债务到期偿付。

碧桂园是标普眼中“最早开始积极减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保持着良好的信用状况,获得监管层、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自从去年下半年房地产融资收紧以来,碧桂园新增融资并未中断,通过各种方法优化资金状况。

在今年境外资本市场几乎停滞的状态下,碧桂园先后发行可转债折合人民币33.68亿元,配售新股折合人民币24.1亿元。去年下半年至今,境内发行公司债及中票合计61亿元、供应链ABS及ABN合计87亿元。

碧桂园已经是为数不多还能够进行全品种融资的民营房地产企业。

碧桂园一面积极融资,一面积极回购债券、兑付到期债务,向市场传递信心。

自7月14日发布公告至9月9日,碧桂园控股股东在二级市场累计购买近2.88亿元公司债券。

今年内,碧桂园已经没有境外美元优先票据到期,境内仅腾越两笔可回售公司债共计40亿元人民币。

碧桂园方面表示,公司已经做好了还款计划和安排,并将根据市场情况考虑再融资等安排,进一步调整负债结构。

旭辉林中在内部信中也提出“要拼命而不认命” 。过去一年,在融资性现金流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旭辉始终努力偿付每一笔债务。而事实上,行业整体各个方面的显著收紧,客观上导致了旭辉账面现金的大幅度下降。从目前的情况看,未来几个月,旭辉的现金流将承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走到了需要我们使出全力、上下一心、义无反顾拼搏的时刻。”

房企如何熬过寒冬(民营房企的拼搏时刻)(3)

保持交楼能力

如果说民企在债券市场拼搏,是对投资者的责任,那么在交付上的拼搏,则是民企对业主最核心的责任,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行业立足的核心问题。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付、稳民生。于是以河南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帮助出险项目纾困,推动复工。

而上述民企们在此之前,都已经把“交付”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尽管面临市场压力,也从没有在这场停工潮里躺下。

林中在内部信中透露:面对行业的不确定性、一些企业选择躺平和放弃……我们上下同心,排除万难,一直坚持推进“保民生、保交付”。2022年的前3个季度,旭辉成功交付了4.7万套房子。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林中希望旭辉人牢记三点,其中第一点就是:绝不能辜负客户的信任。“保民生、保交付”始终是旭辉过去、现在和末来最重要的事,公司的所有资源要优先向 “保交付” 倾斜,尽全力让卖出去的每套房子,都保质保量地交到客户手上。

美的置业的交付工作也如期完成。

上半年,美的置业如期交付38城,共计66个项目,超过3万套房。其中3640套提前交付,2816套交付即交证,让近10万业主安心地住进了新家。

碧桂园则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房地产行业规模最大的交付——在214个城市,如约交付1070批次,交付超过25万套房屋

其中,四川、湖北、山东、甘肃、河北等地的多个碧桂园项目,实现了 “交房即交证”,以实际行动保障购房者利益,增强买房人在房地产谷底中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其中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位居榜单第7位,并以617.70亿元纳税额,位列2021年中国民企纳税榜前三,排在前面的是万科与华为。

据了解,碧桂园自从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纳税额超过600亿元。

作为行业龙头,碧桂园在市场谷底仍然保持着领先行业的纳税与交付能力,不仅给了业主们置业安全感,更表现出了民企龙头在市场谷底时期的经营韧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