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

导读

平江路西片区,平江文化的精髓所在,用双腿去探访2500年历史下真正的苏州文化,丞相丁谓故里的丁家巷,古时的“师(思)婆桥巷”,潘世恩旧宅,潘祖荫故居,太平天国后的顾家花园,旧时最著名建筑天宫寺,东花桥巷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控保建筑等等一切。更有给大家带来的地道苏州美食双皮奶,泡泡馄饨,酒酿圆子,糖粥等。

没有预定的目标,只有预定的点,苏州古城区的美,不在于目标,享受这种探索和不断惊喜的感觉。走街串巷,发现不为人知的美,没有明确的行程,乱序的行摄和发现,带来不同的惊喜。

我们用双腿和镜头去探索最地道的苏州,点个赞,转发一下都是对我们的支持。

同时真诚的欢迎加入我们,共同探索吴文化之旅,见证了苏州的岁月变迁,爱摄影,爱旅游,爱徒步,每周一次,例不虚发!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

这本次行摄的线路图,图中坐北右南。全长超过五公里,实际走完大约接近十公里,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朋友们笑称这是贪吃蛇路线

丁家巷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

丁家巷是本次行摄的起点,从地铁一号线临顿路下来不远处即可到达。宋代,因是淳化年间(990—994)丞相丁谓故里,名丁晋公巷,号丁晋公坊。苏州巷子的小狗已见怪不怪,且大多性格温顺,嬉闹之余也看着我们。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

巷口有一小馆,各类苏式小点很是丰盛,一碗撒着桂花的赤豆小圆子和现包的泡泡小馄饨解决了我们的早餐,小店种类丰富,味道只能说还算及格吧,这里就不做推荐了。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7)

巷内有控保建筑吴宅,东侧围墙是其特色,二色砖砌嵌菱形图案的围墙,该处建筑群建于民国早期,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所建的西洋风格建筑,原户主为吴姓大地主。门口有铁门锁住,外部可以看到这特色的砖墙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8)

丁家巷不长,稍稍数百米,就到下一条小巷,偶然看到骑着很有年代感自行车的大爷,特别喜欢这种汽车无法通行的小巷,还能抓到这样淳朴的画面

建新巷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9)

建新巷原名庆源坊,化学家顾翼东故居在本巷。顾翼东1952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钨化学研究奠基人。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0)

巷口此井名为“仁德泉”,原址非此处,干将路改造之时,井圈移至建新巷口井上,由临南公社凿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至今水质清澈,为民所用。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1)

桥巷内居民门口都有绿植装扮,绿意葱葱让巷子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巷内有建于清代的控保建筑董氏义庄义庄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为:是指暂时存放未安葬棺材的特定场所。此处望知晓人士告知苏州多处义庄的含义。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2)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3)

巷东段一称“师(思)婆桥巷”,西段名大郎桥巷,现建新巷东为“思婆桥”,思婆桥走过去就是众人皆知的平江路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4)

平江路充满了商业气息和永不间断的人流,和数十米之遥的小巷子完全不同的风格,更显现出小巷的闹中取静。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5)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6)

平江路的商家们一定都花了足够的心思把店名融入苏州味道中,虽然不想主动去介绍商家,但是我还是拍了这两张照片,第二张一定很多人会在网上看过。

钮家巷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7)

预警:本节将会较长。钮家巷原名蓝家巷,古称娈驾巷。宋蓝师稷居于本巷,故名。巷内有大学士潘世恩故居刘余堂,曾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行馆。另有凤池园遗址、董氏义庄、真觉庵、陈宅、方宅等古迹。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8)

没想到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条正在拉粑粑的狗狗,看着我镜头极其委屈的小表情,估计很无奈被人围观吧。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19)

路边正在剥蚕豆的阿姨,顺带聊聊拍摄人物的事。很多朋友街拍人物有点无所适从,其实和百姓聊聊天,扯扯当地文化习俗,当面拿相机拍都是可以的,苏州的百姓,民风淳朴,好客而可爱,我碰到好多次,还会给你主动带路讲解的。

这条小狗狗带着一个口笼,而且一点也不凶,问题1来了:为什么阿姨这么做?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0)

临街的居民旧楼大多都会在路边放几张凳子,想象一下邻里一起聊天其乐融融的样子,是否城市的进程化正在逐步丧失这种情感。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1)

春转夏天了,清洁工阿姨竟然能扫出这么多貌似秋天的落叶。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2)

正值枇杷季节,路边有很多的枇杷树结满了果实,不过这些都不会很甜,也望大家不要去随意采摘,苏州真正好吃的枇杷是东山白玉枇杷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3)

巷内控保建筑王宅,建于清代,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曾住此。门口写着新一里,和大部分的控保建筑一样,大部分有人租住,很难再探寻原来的建筑格局。不过从巷子这些小道进去,会另有发现。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4)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5)

此处疑似已经荒废许久,破旧的过道有着适当的采光,门口的大排电表箱也贴着封条。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6)

建筑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几乎覆盖了整个房子。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7)

我们大概找到了这条弄堂里面唯一还居住着的人家,屋子不大,前有庭院,打理的非常精致,主人看见我们也非常奇怪会有人走到这里,和我们相谈许久,这里是一片计划拆迁的地方,周围的人都搬走了吧。估计主人很快也会搬走。其实从我来说,打心底不希望如此精致原汁原味的旧屋被拆迁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8)

院内不远处还有一口井,井圈看着是新造的,井口长满了野草。当人气消逝的时候,这些历史就会随之而落寞。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29)

透过围墙的窗花,看到旧屋一座,后面找到机会绕过去看了一下。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0)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1)

这是一座非常好的院落,但是充满了荒废已久的落寞,只剩下古老的沧桑和残旧的破墙。我们拍摄了几张照片后,很快被不知道哪里来的保安劝出来了,提示这里已经是危房。

状元博物馆(潘世恩故居)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2)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3)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4)

苏州状元博物馆址原是清乾隆年间苏州状元潘世恩故居,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为古凤池元的一部分。潘宅旧称“状元府”、“太傅第”。

潘世恩(1770—1854),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状元,为官五十余年,学识渊博,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后继任《四库全书》总裁,又以文颖馆总裁负责《全唐文》缮刊。著有《读史镜古编》、《思补斋笔记》等。潘宅在太平天国时期,被英王陈玉成暂住三日,故又称“英王行宫”乃至“英王府”者。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重修了纱帽厅,并移建了花篮厅、砖雕门楼等。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5)

内部很大,充满文化气息的旧墙长廊,两边裱满了折扇形状介绍。

讲讲苏州府学吧。苏州古代教育的重要转折点是北宋景祐二年(1035)名相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苏州府学为苏州文运昌盛奠定了基础,是状元、进士的摇篮,苏州历史上宋代之后的状元多出自苏州府学。这里其实有点让我想起西南联合大学,当一个文化氛围形成之后,人文之风也就日益兴盛了。从苏州府学开始到现代,就是目前的苏州中学,也是江苏省历史最悠久的中学。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6)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7)

内部的小院,地道的苏州味道,尤其在你看完状元馆之前的那些介绍之后,带着人文的气息,才会真正领略到历史所带来的厚重和沉淀。这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建筑永不会具备的。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8)

祝愿这对人儿金榜题名。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39)

出口处是一个现代化的咖啡馆,让你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突然从历史的沉浸中瞬间拉回现实。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0)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1)

出口处直接到临顿路,这是一条主干道,连接着苏州最有名最热闹的商业街观前街,每天有无数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旅游,但是这小小不起眼的状元博物馆却被很多很多人所忽略。

肖家巷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2)

从临顿路口进入肖家巷,墙上有一幅很好的涂鸦,可惜啊可惜,被装修工人用木板挡的严严实实,差点想去搬走了。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3)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4)

肖家巷旧名九曲墙巷,吴周瑜故宅,宋代武状元周虎居此。清末吴中名医艾步蟾居于此(肖家巷15号,饴德堂)“元和县城隍庙”(阴元和堂),肖家巷48号,原意为“阴间的县衙门”,虽然地处小巷,但是香火还不错。而且这条小巷真的很漂亮,比我之前所有拍过的小巷多了一份独特的精致。沿路小景不断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5)

艾步蟾故居,苏州人,吴中名医,以善治伤寒著称,入门弟子多人,其中汪逢春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建筑建于清代,现存二路三进,坐北朝南。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6)

巷内的苍蝇小馆,密密麻麻的菜单让人叹服,这只是一面墙,另外一面还有菜单。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7)

王宅位于肖家巷53号,建于清代,门口写着志恒里。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8)

里面是一些老公房。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49)

丁宅,建于清代,现存坐北朝南楼厅,现为“王小慧艺术馆”。但是大门紧闭哎~,很多的控保建筑如果成为一些商业或者有后人居住,通常会保修较好,其他的则相对破落。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0)

苏州本地品牌双喜牛奶,很多人从小到大都喝这个牌子。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1)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2)

走出巷口,又来到平江路,平江路的鸡爪也是很有名气的,大部分人会在小河边石柱上啃着鸡爪,享受江南水乡的味道。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3)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4)

平江路小景,我在想,也许以后我会做一次门窗特辑吧。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5)

问题2来了,这个帅气小哥哥在做什么?提示:小哥哥把垃圾扔到河里,又捞起来,然后换个地方再扔,再捞。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6)

在都挺好出现过的这家大家都熟悉了吧。依我看,都挺好就是挺不好,把我珍藏的很多小景都搞成热门打卡点了,烦透。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7)

走的有点累了,接下来是午餐时间啦,切换到美食频道。

土灶馆的午餐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8)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59)

这家土灶馆在平江路开了也有点年头了,这个是招牌菜,你们是否能猜出哪家?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0)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1)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2)

千岛湖大鱼头。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3)

我最爱吃的拌面。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4)

小伙伴自行搭配的肉骨头拌面,不过这个面呢~~~都看不见啦。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5)

商家还是维持一直以来都需要自己现场点单的方式。

苏州市七里山塘千年古街(平江文化的精髓)(66)

门口小路的伞好漂亮。敬请大家期待下一篇,更精彩!!!

往期行摄系列:(每一条路线我们都自己走过,每一张图片都是亲手拍摄!)

【行摄】专诸巷向北,再探深夜豆浆店

【行摄】苏大我又来了,樱花、建筑和美食

这家无名小餐馆开了快二十多年,即将消逝

2019,不一样的跨年

从学士街到汤家巷,那家老味道面馆

【行摄】去盛泽跑了一天,发现了我从未理解过的江南美食

【行摄】2018苏州初雪,阊门横街寻找半个世纪前的影像

【行摄】望星桥南北到带城桥下塘,小桥流水人家,迷雾中的苏州

【行摄】苏大我来了,有秋、有楼

【行摄】苏州古城——从养育巷到胥门

【行摄】苏州子城——千年古城城中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