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

第四集:成长

剧情介绍:

在六盘山,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工具,是脱贫致富的希望,也是一代代年轻人价值观和人格养成的土壤。

马仲钰

北京人马仲钰是上世纪50年代的支宁教师,4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他辗转于泾源县的各所小学。直到他不久前去世,继承了教师衣钵的子女才第一次在录像带里看到泣不成声的父亲和他回忆的一段往事。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1)

40年前的回忆

直到很多年后,马今强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从来不给自己过生日——马今强出生那天,他的母亲死于难产。

“他就给我明说,‘你的生日是你妈的忌日’。”马今强回忆。所以,他曾收到过弟弟妹妹的生日祝福,但从没收到过来自父亲的祝福。

马今强出生时,身为泾源县涝池民族小学校长的马仲钰,正带着村里的社员在山上伐木建校舍。等他赶到妻子身边,两人已经天人永隔。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2)

马仲钰儿女马今强(左1)与马今荣(左2)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乡村教师需要做的远不止上课那么简单,“一边搞教学,一边搞建设”是一种常态。

40多年过去了,回想往事,老人还是忍不住泪洒衣襟。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3)

马仲钰1958年以北京支宁青年的身份来到六盘山地区当老师,再也没有回去。他把异乡当成了故乡。

这里有他的痛苦和酸楚,也有他的幸福和甜蜜。

往最艰苦的地区去

马仲钰194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家庭,父母都是老师。他记忆里,小时候家境不错,爷爷曾在清宫当太医,家里住的是宽大的四合院,门前还摆了两只石狮子。

马今强见过奶奶年轻时候的照片,那时候她还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穿着裙子,留着齐耳短发,高跟鞋”,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

“从小一直是我奶奶熏陶他,送他上学之类的。”马今强说,“他经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就是我奶奶抗美援朝的时候给人家唱京剧募捐飞机。”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4)

马仲钰青年

或许是受母亲的言传身教,18岁时,马仲钰赶上知识青年支援边区的热潮,怀着一腔理想主义热血执意要到偏远的宁夏支教。

临行前父亲送了他一块上海牌机械手表,和一句话——“忠厚传家久,读书最为佳”。后来马仲钰的一个学生拉架子车,不小心把胯骨摔断,家里没钱治病。他便把机械表卖了,帮学生度过难关。

手表没了,剩下父亲的那句话一直跟着他。他把它写在宣纸上,装裱了,挂在床头。

当时同到宁夏的有30多人,马仲钰是年龄最小的。领导照顾他,要他留在银川,他不愿意;让他留在固原城,还是不留。“他当时就是一门心思要往南走,要去南部山区最艰苦的地方。”二儿子马今胜说。

初到泾源

从火车换到拖拉机,再换到牛车,马仲钰终于到了宁夏最南边的泾源县,同行者只剩七八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从此开始。当时他教的第一所小学叫卡子小学,全校有50多名学生、3名老师。

初到泾源的马仲钰对当地乡民的知识匮乏深为震惊。他记得当时生产队分粮食和生产资料,没人会写字,只能在纸上画土豆或玉米的形状来统计各家所得。

村民们对上学基本没什么概念,孩子们也不愿意去。有时候马仲钰磨破嘴皮子好不容易把家长说通了,孩子却还赖在炕上。说不通只能生拉硬拽。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5)

马仲钰最初教的一批学生,很多都是被他从炕上硬拉到学校的。

学生上课则连教室都没有。“我爸刚来的时候没有校舍,最艰苦的时候到村子里生产队那个牛圈里头,白天牛给放出去了,支木板叫学生上课,等到到牛回来的时候再把木板撤了。”马今强说。

除了教学生,马仲钰还教社员,参与了当时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小时候跟父亲一起住在学校的马金强,常常被父亲带着农民在教室念字的声音吵醒。“他主要是利用晚上时间,点一个小煤油灯。我记得我那会儿都快把他的识字课本都背下来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乡村小学里,教师必须无所不能。马仲钰到宁夏后,学会了建房子、补屋顶、切玻璃,课余时间背着自己编的竹筐,和学生们一起上山摘草药,把草药洗净、阴干,再背到甘肃平阳县卖钱。运气好的话,每次能卖一块钱,再用这些钱为孩子们购置文具。到了暑假,要提前把冬天的柴火准备好。马仲钰的右小腿外侧,一直留着一道七八厘米的疤痕,那是他砍柴时不小心砍伤的。

二儿子马今胜一直对一件事耿耿于怀。小时候他非常想要一盒蜡笔,两毛钱一盒,跟父亲提过很多次,马仲钰只是敷衍,说等发工资了再买。

马今胜始终没有等到这一天,不过他却亲眼看着父亲掏钱给班上学生看病,给一个小女孩送当时最时髦的解放牌黄球鞋,一双两块多。

马今强也有类似的记忆。少年时代,他是穿着别人的衣服长大的。每隔三五年回北京老家,他就要背上一个大包裹,拣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旧衣服、旧书包。上中学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伞,他却只有一块油布顶在头上。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6)

当时的教室

直到上初中后,马今胜看到身边同学长满老茧的双手,才慢慢理解了父亲,“对那些孩子来说,可能一个作业本、一支笔对他们就是很大的帮助,也是很大的鼓励。”

这种朴素的家风一直塑造着马今胜和马今强的人生。马今胜到银川读高中时,正是流行“读书无用论”的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迅猛带来了人心的浮动,“老板”是当时最流行的词汇,马今胜也受到了这种情绪的裹挟,心想读完高中就不读了,要去社会上闯荡一番。

是父亲的话让马今胜决定安心念书,“社会在向前发展,以后没有文化的人肯定会被淘汰”。后来马今胜念完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对父亲当年的话有了更深的体味。

马今强成年后,选择了跟父亲一样的道路。他高考时已经过了宁夏医科大学分数线,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录取线较低的宁夏大学师范专业。

在马今强看来,父亲这一代教师是奉献的一代,牺牲的一代。在他们身上看上看不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成效,但他们为这片土地的教育打下了地基。而现在宁夏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当年的辛劳付出密不可分。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7)

从事教育事业43年,马仲钰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年龄最大的已经有70岁。退休后他没闲着,前几年身体好,常到泾源县的广场上放风筝、抖空竹,一群孩子跟着他。有时中考或高考结束,他就到县里教育局门前转悠,找人聊天,听说有家里困难上不起学的孩子,就跑前跑后帮忙申请补贴。退休金花不完,也都零零碎碎给了这些孩子。

马今胜听继母讲过,说父亲年轻时多才多艺,会唱歌、拉手风琴,会跳舞,自己动手做了一把二胡也能拉得有模有样。

“他这一辈子说轰轰烈烈也没轰轰烈烈,但是他是快乐的一生,充实的一生。”马今强说,“他那个时代的人喜欢读苏联小说,经常说的最多的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话——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既没有碌碌无为也没有虚度年华……”

“娘,我想您”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8)

马仲钰是1958年3月来到宁夏六盘山地区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60年后的2018年3月,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马仲钰去世前几个月,女儿马今荣记得他躺在床上一直念叨着一句话:“娘,我想您,我一直没在您面前尽孝。”

因为支宁,18岁时他就出门远行,一走就是一生,这让他心里十分愧疚。越到晚年,马仲钰的这种情绪越浓烈。

“一直这样,他一直在心里记着。”马今荣说。

柴培科

出身于教师世家的柴培科,参与过上世纪五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后在当地的中学、固原师范学校长期担任美术教师。他是宁夏第一个教授水彩画的人,家中三代人里出了19名老师。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9)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10)

马彦文

撒门小学校长马彦文为了吸引当地更多的女童上学,在教室里开起了缝纫课,后来又开起了各种兴趣班。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女童入学率由当初的不到40%变成了100%。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11)

刘志忠

阳洼小学教师刘志忠拿着每月30元的工资坚守了20年,支撑他的是爷爷的一句话:教书是好事,教育功德无量。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12)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13)

这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讲坛上的人,撑起了六盘山教育的脊梁。而站在这些老师背后的,是一所所配备了现代教育设施和秉持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

六盘山中学

位于银川的六盘山中学是一所专为宁夏南部山区开设的现代化高级中学,里面都是当地品学兼优的学生。这里拥有宁夏最好的教育资源,却无需学费和住宿费。为六盘山地区培养优秀人才,被认为是战胜贫困与落后的最好方式。

六盘山高中大型纪录片(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第四集)(14)

学生、教师、学校,他们是六盘山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来源:今日固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