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17188期(鱼游大海313四杨震198703)

原创小说连载《放飞蓝天之★秋》

鱼游大海313(四)杨震198703

杨震从认识江汉开始,就把江汉看成了哥们儿,江汉也把他看成了哥们儿。

工作以外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两个人恨不能穿到一条裤子里。工作上的事,江汉也经常违犯纪律,偷偷地告诉杨震一些还没确定的消息。

因为杨震绝对是值得江汉信任的人,那些需要保密的消息,到了杨震这儿,就算到头了,杨震是绝对不会跟别人提起的。

杨震要被派去上海,就是江汉最先向他透露的。杨震回家跟媳妇说的,就是蓝天公司要外派分公司了,很可能会有他一个。至于会派他去哪个城市,公司还没决定。

杨震的儿子已经上学了,平时就都是媳妇管着,所以杨震长期出差对家里的影响就不算特别大。

媳妇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最关心的还是钱。俗话说,穷家富路,出差在外,各方面的花销都会比在家的时候更多。蓝天公司也有出差补助吗?出差在外公司管饭吗?到了外地长期工作,杨震住哪儿呀?

这些问题杨震还是照样答不上来,因为他的精神头从来就没放到过这些事情上。但是媳妇下命令了,还是死命令,杨震不理解也得执行。

到了公司,杨震没敢去问财务部门的人,还是找的江汉。江汉说,他只知道大约的情况,一个是数字不准确,另一个是将来正式公布时,细节有可能还会有变动。不过供杨震参考应该还行,可以让杨震先有个思想准备。

杨震回家交差的时候,也是先强调了江汉说的事情还没最后定下来,然后才把大约情况讲给媳妇听。

蓝天公司已经把媳妇关心的这些事情都想到了,而且比媳妇想得还要细,还要全面。

长期出差时,需要个人花钱的项目都被折算成了各种补助。有出差补助,有住房补助,有误餐补助,有市内交通补助。这些补助都比市面上的价格高,就是说,各项补助都会有剩余。

然后,杨震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又对媳妇说了。从北京总部派去分公司的人,都有可能要负起更大的责任,这就意味着有可能相应地得到更高的报酬。基本工资翻倍或者再高一些,都是有可能的。

最后,杨震以开玩笑的口气对媳妇说,我去外地以后,每个月交给你500块钱行吗?剩多剩少都算我的。

媳妇瞪着大眼睛看着杨震,一时还没算过这个账来。因为500块钱在媳妇的心里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她从来就没敢想过。

杨震17188期(鱼游大海313四杨震198703)(1)

关于上海分公司的情况,也都是江汉告诉杨震的,其中有一些是不应该让杨震知道的,或者是不应该在公布之前让杨震知道。

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叫董建昌,是老板李唐龙的朋友,人还在上海呢,江汉也没见过长什么样。但是江汉知道,这个董建昌很厉害,已经在上海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了。

业务总监叫黄志忠,是首钢的一个大领导,手下管着三千多人呢。这个人江汉也没见过长什么样,而且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要离开首钢,到一家私营公司来上班。

江汉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看好了李唐龙的本事,觉得跟着李唐龙干,将来会有大的前途。

财务总监是出纳组的邓婕,杨震认识,江汉就不用多说了。只是让邓婕去上海这件事意见还没统一,还有发生变化的可能。

行政总监是档案组的孙淳,杨震也认识。但是孙淳好像是对让他去上海有意见,江汉想侧面打听一下为什么,结果让孙淳臭损了一通,就不敢再打听了。

听明白了吗?上海分公司的四个老总都有了,但是都有问题。所以别的分公司都开过筹备会了,准备工作也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只有上海分公司特殊,一直到上火车,都没正式地开会。

但是江汉告诉杨震,上海分公司的筹备工作可没耽误,而且在八家外地分公司里还算是走得比较顺的。

该招的人上海那边已经招了二十多个,该租的房子上海那边也已经租好了,房子还没装修,上海那边的人就已经在里面上班了。

总部这边一直和上海联络的,是小芹菜。这个小芹菜可是太能了,跟着李唐龙,也学得什么复杂问题都能处理,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着急。

上海分公司的筹备工作里,能在上海做的,小芹菜都告诉上海那边要怎么做了,需要北京总部做的,大部分小芹菜自己就做了。

最后,蒋勤勤交给杨震一个任务,把曾克强做的,接人专用的大牌子拿上两个,这是杨震到上海之前领受的唯一一项工作。

让杨震做上海分公司客户部部长,是蒋勤勤正式通知他的。江汉很早就告诉杨震了,但是是偷着告诉他的,不算数。所以杨震跟媳妇说的时候,只能说有可能要涨工资,他就没敢跟媳妇说死了。

让佟林做零售部部长也是蒋勤勤正式通知佟林的,然后,杨震和佟林才正式地碰了碰情况。

佟林也是早就得到了消息,也是因为消息是从其它渠道得来的,所以此前佟林也没敢主动找杨震说这件事。

杨震17188期(鱼游大海313四杨震198703)(2)

在北京站候车室等车的时候,佟林拉着杨震一起去找了孙淳,也找了邓婕。人家两位是老总,是上海分公司的领导,佟林就想请示一下,在旅途中怎么分派任务。

结果孙淳和邓婕都说不管这个事,让佟林自己看着办。佟林就跟杨震商量,八个人一起走,总得有人前后照应着吧?

杨震就说,你佟林就别客气了,你负责抓总,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吩咐我做就行了。

到了火车上,佟林真就派给杨震一项任务,让他去向黄志忠介绍一下上海分公司的情况。

杨震没明白,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呢,你让我说什么呀?

佟林说,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我敢保证,这位黄总肯定更是什么都不知道。

杨震就问了,你怎么对黄总的情况这么了解?你原来就认识他吗?

佟林说,他春节前就找过刘新建,让刘新建给他讲了很多黄志忠在首钢的故事。佟林现在做出的判断,就是依据这些故事做出的。

杨震去向黄志忠介绍情况,还真像佟林说的一样,黄志忠真就什么都不知道。黄志忠连自己到了上海,要坐在分公司的哪个位置都不知道。还是杨震告诉黄志忠的,到了上海,黄志忠就是杨震和佟林的顶头上司了。

回来跟佟林说起这件事,佟林也说没想到,黄志忠竟然连自己要做业务总监都不知道。

那就说明,黄志忠肯定不知道蓝天公司给他定的工资是多少,到了上海,他能拿到的各项补贴是多少。

杨震心里说,这些还能说明一件事,黄志忠的媳妇肯定不像我媳妇一样,要是我说不清楚挣多少钱,媳妇能放我去上海吗?

到了上海,董建昌让杨震和佟林睡在一个房间,说房间分配名单是蒋勤勤给他的。孙淳和黄志忠睡在他们隔壁的房间。

杨震和佟林都听到了,董建昌和邓婕去了隔壁房间,估计是四位老总要开会。

不过老总们开会的时间也太短了,不到半个小时,会就散了,他们就听到董建昌和邓婕走了。

佟林还是比杨震更好事,非得要和杨震一起分析一下老总们开会都说了啥。他们分析来分析去,分析出多种可能性,就是没有一种可能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后来,杨震实在困得不行了,佟林才允许他睡觉。

杨震17188期(鱼游大海313四杨震198703)(3)

第二天到了公司,杨震本以为要开全体员工的大会,结果孙淳告诉杨震,暂时先不开大会了。孙淳还说了,这是四位老总一起商定的,要分部门开会,孙淳作为老总的代表,还要参加客户部的会。

他们进了一楼右手的大房间,杨震看到,里面的十几个人已经分成了两部分。董建昌告诉杨震,左边最里面的桌子是他的,客户部开会要用的资料都在那个桌子的抽屉里。

杨震走过去,拉开抽屉看看,果然看到了报价单,宣传材料等等。杨震再抬起头来,就看到八个人已经围成一个圈坐下了。房间里的另一拨人已经跟着董建昌出去了。

杨震和孙淳也坐下了,那就开会吧。

说实在的,杨震从来没当过领导,当初上学的时候就没当过班干部。但是杨震还是足够聪明,这些年参加会议的次数太多了,就是看,他也看明白了大概意思。

杨震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又向大家介绍了孙淳。

孙淳是北大的教授,让他自己说,杨震怕孙淳不好意思显摆,所以杨震就替孙淳显摆了。孙淳也没推让,还是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该其他人自我介绍了,他们有的多说几句,有的少说几句,但是个人的基本情况应该是都说清楚了。

又该杨震说了,杨震知道该说正事了。可是他没想明白要先说哪个,后说哪个。他能想到的,就是跟常先生学,跟李唐龙学。

在北京的时候,就是先开会,后卖货,杨震觉得上海分公司的客户部也可以那样。所以杨震就把当初开会时的主要结论,跟大家学了一遍。

在北京的时候,这些结论就是约束每个业务员的,上海分公司也叫蓝天公司,当然也要用这些约束每个业务员了。

在北京的时候,常先生在客户部分小组,分得太散了,杨震就稍微修改了一下,改成了三个小组。

杨震把北京的各个小组分别负责的行业都合并到了这三个组里。第一组负责政府机关,第二组负责科研单位,第三组负责工厂和其它。

人员分配的方式也是跟常先生学的,让业务员自己报名,然后再稍做调整。

客户部第一次开会,杨震都是按照常先生的路子走的。他是常先生的入门弟子,当然就继承了常先生的衣钵,展现出来的就都是常先生的风格。

客户部开会的时候,杨震没在三个小组设组长。他想的是,先让大家出去跑跑,跑几天以后,就应该能在这八个业务员里分出好坏优劣了。到时候也就不用杨震任命了,能力强,表现好的,就会自然地成为组长。

杨震在北京的时候,到最后也没人任命他是负责银行这个小组的组长,可是里里外外的人就自然地把他看成是组长了。

结果事情还没走到那一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杨震在北京的时候,一直围着银行转,所以对银行就比较熟。到了上海,他去了几家银行,感觉跟北京没什么区别。

但是政府机关杨震就不熟了,在北京是另外一个组负责的。

董建昌真是帮了大忙,他隔两天就给杨震一份清单,上面是各种委办局的名称和办公地址,有的还把联系人和联系电话都写上了。

这样,杨震或者业务员第一次去登门拜访,就跟走访老客户差不多了。

孙淳把复旦大学那个实验室联系成了以后,就自然地把二组的事情管起来了。杨震一直也没搞清楚老师们和专家们都是怎么想问题的,刚好孙淳在这方面最擅长,他来管着二组最恰当不过了。

孙淳带着业务员,把二组负责的客户关系搞定了以后,杨震只要负责验机收款就行了。这些都是事务性工作,杨震早就做熟了,根本就不觉得是个事儿。

黄志忠去了一趟造船厂以后,就去上瘾了,几乎每天都要和业务员一起去一个工厂。一般来讲,年轻的业务员去跟工厂里负责的领导谈,双方总是不平等的。黄志忠去了,就平等了,因为对方的领导,都没黄志忠原来的官儿大。黄志忠去了,说着说着,对方的领导就成了黄志忠的下属,就向黄志忠请示下一步要怎么做了。

这样,三个小组的业务拓展工作,杨震都没操那么多心,就大张旗鼓地做起来了。

杨震做了客户部部长以后,就成了领导,就要分出去一部分精力在部门管理上。人事要写员工评价,杨震得关心,档案要抓字迹工整,杨震也得关心,出纳要求报销单据合规合法,杨震还是得关心。

四月十号,是公司发工资的日子,邓婕图省事,所有补贴都是跟工资一起发的。

拿到钱的当天,杨震就给媳妇汇款500元,他还抽空给媳妇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里,杨震还是坦白了,汇出去500元以后,杨震手里还剩着300多呢。

(本章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