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1)

朱熹(1130一1200)

字元晦,又字仲晦。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长期生活在武夷山,晚年定居建阳考亭(今福建建阳市)。

朱熹5岁入学,18岁贡于乡,次年(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第。在朱熹71年的生涯中,为官9年,其他时间大都是著书立说、讲学论道,其著作有70余部460多卷,主要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通监纲目》等;创办书院27所,门生达数千人。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又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封建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和文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2)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翬、刘勉之、胡审习字,尝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顏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輟,书法造诣精湛,笔墨雄瞻,超逸绝伦。自古以来,传世墨迹,虽是断简残编,都被奉如至宝加以珍藏。虽然历史上其书法艺术为人推崇备至,而一生曾写下的书迹也不少,遗憾的是失传居多。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兴圭壁。”书法初学汉魏崇尚晋唐,主张复古而不泥古,独出已意,萧散简远,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晋人风致。 他思想学说的盛名,把其书法艺术的光芒掩却了。朱熹善行、草、尤善大字,现今传世作品以行书简牍為主,大字墨跡很少。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3)

传世朱熹墨迹:

《蓬户手卷》国外私人藏,全卷包括三部份:(一)题耑。(二)朱熹行草手102字。(三)宋文天祥、明方孝孺、祝允明、海瑞和唐寅之题跋。

《周易系辞本义手稿残卷》日本藏

《行草书诗札》南京博物院藏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向往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书注稿》辽寧省博物馆藏

《书翰文稿卷》辽寧省博物馆藏

《论语集注残稿》日本藏

《致彦修少府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易系辞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赠门人彦忠彦孝同榜登第》诗册 国内私人藏

《致程允夫书》辽寧省博物馆藏

《赐书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秋深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卜筑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4)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5)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6)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7)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8)

朱熹书法小楷(宋代儒学集大成者)(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