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喜欢什么类型的小奶狗(看腻了小鲜肉)

文\蓝橙

1966年出生的梅毅,今年已经52岁了,可他依然温文尔雅,神采奕奕。

当男性阴柔风盛行,当看多了 “小鲜肉”之后,忽然觉得,像梅毅这样,拥有强大学识和文化的人,才最有男性的魅力。

梅毅是谁?

说到梅毅,有些人可能听过他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节目,2010年的时候,梅毅褪去了自己“赫连勃勃大王”的笔名,以真名梅毅登上了荧屏。

梅毅说: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宏大画幅中,有着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他们那高尚的友情,感天动地的义气,深沉的亲情,以及奋不顾身的勇气,都历久弥新。

而这些,都是利益为上、娱乐至死的现在,我们身上甚至下一代身上,逐渐消失的那些东西。

1

男生喜欢什么类型的小奶狗(看腻了小鲜肉)(1)

节目中,他头顶国家一级作家的头衔,讲《杨家将》,讲《隋唐英雄史》。一个历史作家并不是历史专家,何以可以登上央视?

关于这件事,他自己都说:

你,赫连勃勃大王,一个网络历史写手,虽然早在2003年就在网上写史,但何德何能,最后竟然能跻身教师学者专有的央视《百家讲坛》呢?

所有的“果”,其实都有“因”。

2002年的时候,写历史的人少之又少,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的名字在网上写连载历史文章。那个时候,他还是金融领域的一名普通白领,写作纯属业余爱好。

由于工作生活都没有什么波澜,业余时间,梅毅就一头扎进了书堆里。看得多了,就想动笔写一写,这一写不要紧,一口气写到现在也没有停下来,也正因如此,多达10本的畅销历史书《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才得以诞生。

最开始的时候,他写南北史,他自己都说,这是偏门中的偏门,也从来没想利用写作去得到些什么,如果非要说收益,那就是收益了一些虚荣心。

因为写出来之后发表在网上,底下就有人叫好,还有许多喜欢历史的人,会就他的文章和他讨论,这样一来,他就很有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可以带给他很多的快乐。所以后来当有书商找到他,说可以出钱出版他的书,他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本生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做某一件事之前都会问一句,有什么用?我们学一样东西、做一件事情,可以促进就业吗?可以拿证书吗?可以变现吗?

如果都这样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梅毅了。

因为只有你单纯地喜欢一件事,才会长期地坚持下去,而他得到的,与其说这是虚荣心,不如说这是一种空怀心态,虚荣,正是因为热爱。

所以在采访中,每每说到最初写历史的时候,梅毅都会一脸坦诚地暴露出自己的那些“虚荣心”,可以看出,他甚至是在感激。

2

如果说最开始走进浩瀚的历史中,是一时兴趣所致,那十几年的坚持,则是来自内心的一种信念。

正如梅毅在访谈中说: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也有写得很吃力的时候,但天底下没有功夫是白费的。

写太平天国史的时候,因为这一段史料特别的繁杂,国内的国外的,有太多的资料需要查询。这个时候,梅毅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吃力,进入了自己的写作瓶颈。

但在枯燥的史料中,梅毅还是坚持梳理出自己的一套东西出来,最终写出了那一本《太平天国》,后来,在和复旦大学教授做作品研讨会的时候,很多教授都问他: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历史,你的这些资料从哪来的?

这一句话,等于是肯定了梅毅所作的一切,这种“虚荣心”、“成就感”,比书籍是否畅销更让他感到幸福。

梅毅对我们说:往往这个时候,我都感触特别深,人呐,做学问,必须要有做冷板凳的毅力。

什么是冷板凳?就是孤独执着地坚守一些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即使没人认可,也不会放弃心里的信念。

男生喜欢什么类型的小奶狗(看腻了小鲜肉)(2)

10年前的时候,历史类书籍开始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各种方式去讲历史,当然,最受欢迎的还属于穿越历史、玄幻历史、架空历史等。

哪怕10年过去了,热度依然不减。现在,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很多诸如《甄嬛传》之类的作品,这些娱乐历史类读物,不需要像梅毅这样去钻研史书,更多时候,靠的是自己的想象力。

说到这,他打了一个比方:

我痛心疾首的地方,就是经常看到一些历史剧里,你可以花几万块摔死一匹战马,为什么就不能用这些钱,去请一位历史学教授,去帮你审一审这些历史的细节,让你写的东西更贴合历史实际呢?

在梅毅看来,历史,最需要坚守的一点,就是尊重历史。不是不可以娱乐,但是有时候,创作,需要有一点敬畏的精神。

也是这一点,让他逐渐向历史专家的路子靠拢,写历史不再是玩乐,不再是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而开始被赋予了一种传播和普及的能量。

3

说到敬畏,梅毅说,对历史研究得越多,越对中国几千年间涌现出来的历史人物肃然起敬。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是糟粕,那些名垂千古的人物,那些长久不衰的英雄事迹,太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男生喜欢什么类型的小奶狗(看腻了小鲜肉)(3)

梅毅的英雄情结,不是突然就出现的。而是看得多了,写得多了,慢慢的就被历史所感染。

他最敬佩的人,是文天祥。一讲到文天祥,梅毅来了劲头,滔滔不绝讲起了故事。

他给我们讲文天祥那些誓死不降的瞬间,讲文天祥写给已经沦为奴隶的女儿的信,说起这些的时候,梅毅脸上满是钦佩。

2006年五一假期,梅毅从深圳开车去参观文天祥纪念馆 ,让他感触最深的,却不是文天祥的事迹,而是整个纪念馆,寥落破败,参观的人仅有3个,而纪念馆外几步之遥,却到处都是游客,甚至连烧香拜佛的香客,都人山人海。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梅毅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他无比认真地说:中华民族,经历了这么多战争磨难还能得以延续,到现在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是因为神吗?是因为佛吗?都不是,当然,宗教不分好坏,可是说到本质上来,还是因为有文天祥这样的英雄。

英雄的精神,才是支撑起一个民族的灵魂,才是我们应该去虔诚祭拜的,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信仰。

这正是梅毅去写历史,去写英雄,去出版一套《梅毅说中华英雄史》的根儿。

在书中,他写道: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

物质时代,只有对民族的英雄产生崇拜,才可以治疗拜金主义的“软骨症”,治愈蝇营狗苟的精神瘫痪,可以重新体味人性大美与激情。

正如那一句评价所说:梅毅的英雄史,可以为时代注入阳刚之气。

这才是我们应该去树立、培养和传承给下一代的精神风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