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材王力word版(古代汉语王力版)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代汉语教材王力word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汉语教材王力word版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节是讲古书中的用字情况。汉语的用字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古汉语基本上一个字代表一个词,但是字与词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从现在的角度看古代书面语,既有几个字共表一词的情况,也有一个字表数词的情况。
几个字共表一词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异体字;④繁简字。
一个字表数词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无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关于假借字,我们在讲“六书”时已过,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如“之”既可表动词“往”(本义),义可表虚词(假借义),“夫”既可表名词男子(本义),又可表虚词(假借义)。
同形字即几个词共用一个字形,广义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这里讲的是狭义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晒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节讲三个问题:①古今字;②异体字;③繁简字。
一、古今字
应当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与古人所说的古今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说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无”“伯霸”;由形体造成的古今,如“鬴釜”“猫貓”;也有因意义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种古人称为区别字,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种,即古人所说的区别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 盖——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 赴——讣 敛——殓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 舍——扌舍 与——与欠 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
(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
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 赴——讣 敛——敛 错——措 振——赈
(4)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声符(很少)
研——砚
(5)今字在古字基础上略为改变(很少)
大——太 陈——阵 母——毋
2、没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吕——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是一对一,即一个古字,一个今字,也有个别是一个古字衍出几个今字的,前者无须举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区别字)与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二间之间有区别,又有交叉。中学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这个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说成通假字,它们的区别留待讲到通假字才讲。
二、异体字
(一)定义
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完全相同,意义也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广义的异体则还包读音相同而意义只部分相同的几个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录的是广义的异体字,本教材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狭义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称为“重文”,此书共收重文1163个。重文不另外立字头,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一个字按理说应该只有一种写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前人造了,后人还可能另造,同一时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还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隶变之后由于隶古字产生了一批异体字,还有因为书写方便而造的笔画稍为变异,(孔乙已所说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属此类)。
(三)异体字的形体类型
从形体上看,异体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泪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声符不同,如勋動、筍笋。
4、意符声符都不同(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够多句。
(四)异体字的辨识
辨识异体字,一定要本着其定义进行。狭义异体字,不仅意义要完全相同,读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义的,就不能算是异形字。教材中举了“寘置”、“雕彫凋”、“亡无”和“沽酤”四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组和第四组可说是种属关系,第二、三组可说是交叉关系,而异体字应该是全同关系,故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同样,下面这几组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游遊、獲穫、淫婬。这三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看,都属于种属关系。
还应该指出,异体字是有时代性的,有些原来是异体关系的,后来意义在某些方面有了分工,变成了非异体,相反,有些原来不是异体的,后来变成了异体。前者教材中举了“谕”和“喻”的例子,又如“或”与“域”。《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从土。”据此,“或域”异体(或国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说文》——“乌,孝鸟也。”“於”本义为乌鸦,原来与“于”音义均异,后来“於于”音近,人们便借“於”为介词,于是变成了异体字。
(五)异体字与古今字(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从产生时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产生在“古字”后,而异体字中的几个字可能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也有可能同时或分不出时间先后的问题。
(2)从意义上看,今字所分担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义,而一组异体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换用。这是最主要的。
(3)从读音上看,今字是为了区别意义而造的,有时与古字在读音上要有所变化(如莫暮、说悦),而异体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释时异体字和古今字所用的术语是截然分明的——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来写作某”。如《齐晋鞌之战》“旦辟左右”下注——“辟,避开,后来写作‘避’。”“韩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是造成汉字字数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个(重文1163个),宋代的《广韵》已收字26194个,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个,1986年出版的《汉字大字典》更多达56000个左右。由区别词义而造的今字绝大多数是为了便于目治,因而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音义全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体字却只能增加我们识字的负担,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对此进行了整理,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三、繁简字
(一)定义
繁简字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管笔画多繁,都不能叫繁体字,不管笔画多简,也不能叫简体字。如“禮礼”两字同词,前者笔画较繁,是繁体字,后者笔画较简,是简体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词,笔画虽繁,也不能叫繁体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简化字是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为了书写便捷而趋简求者的结果。虽然不是立下法则才进行简化,但一代一代趋简的结果,其方法也日趋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几种主要来源——
1、取古体字,如礼禮、乃廼。
2、草书楷化,如头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声聲、亲親、虫蟲、烛燭。
5、改换偏旁,如庙廟、怜憐、拥擁。
6、重新创新,如國国、护護。
上述简体字,都是建国前已经出现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国(据蒋善国《汉字形体学》P379-382)。解放后简化汉字,就是以这些早就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为基础,再运用上述方法简化了部分笔画较繁的汉字。上述六种来源,除了同音替代这种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纳入异体字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前的这些简体字,一般只出现于民间,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应的繁体字。
第三单元 文选
论语
(一)学而
[补充注释]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请教而就正于他们。焉——兼词,于此,指代“有道者”。
可谓好学也已——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也已——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一个。
(三)里仁
[补充注释]
(1)道——指道理,真理。
(2)道——学说。
何谓——“谓何”的倒装,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语气词,罢了。
(4)焉——兼词,于此(此指贤人)
(五)雍也
【补充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
(六)述而
【补充注释】
(1)“默而识之”的“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学而不厌”的“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讲——讲习,研究。按不能当讲话的“讲”讲。
是吾忧也——“是”指代(复指)前面三种。
(3)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枕。
(4)女奚不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5)若圣与仁——若,至于。
(十)先进
【补充注释】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攻——抨击,讨伐。
(3)闻斯行诸——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
如之何斯闻斯行之——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
(4)侍坐——陪坐。
毋吾以——宾语前置。以——动词,这里指回答。
居则曰:居,平居,平时。《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与“用兵”相对,指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就干什么呢,宾语前置。以——动词。
率尔而对——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因之以师旅——因,本义是有所凭借,这里是“继之”,即“跟在后头”之意。
且知方——方,与《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选择连词,或者(按古汉语表示选择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礼乐”句——古时视礼乐为治国之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谦让,所以在回答时有所谦让。
宗庙——古时甚重宗庙,《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会同——康有为《论语注》——“《春秋繁露竹林》‘刘顷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知会同之难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注意“之”与“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动词,带“之”;学这里是不及物动词,带“焉”(“焉”是兼语,于是)
铿尔——尔,词尾,用法用“然”“焉”。《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铿”与“硿”的都是象声词。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词,用作同“于”,表示比较异同。
浴手沂——“乎”,介词,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风乎舞雩”同。
咏而归——而,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点;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十一)颜渊
【补充注释】
(1)斯谓之君子已乎——斯,这,指示代词。
(2)何患——怎么担心。患——担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这,指示代词;先,先,名词用如动词。
(4)“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谓语前置。
(5)如之何——对这怎么办。之——代词,指代“年饥用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君孰与不足——孰与,用于比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补充注释】
(1)子将奚先——您将先干什么,宾语前置。
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装。野——粗鄙。
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东西。
(3)子适卫——适,到……去,本义。
(4)宰——县宰,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
(5)因为好人坏人都喜欢的人可能是原则性不强的稀泥),即《阳货》中的“乡原”。
(十三)宪问
【补充注释】
(2)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而死。死之——有人称为“为动用法”。
(3)一匡天下——使天下统一。
谅——诚实(本义),原为褒义。《论语季氏》——“友谅,直友,友多闻,益矣。”这里含贬义。
(十五)季氏
【补充注释】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军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小辈拜见长辈读作xiàn。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尔是过,“尔”是“过”的宾语前置。过——《过奉论》的“过”,归过于,责备。
邦域——国家领土内。
何以伐 为: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颛臾”这样事。
陈力就列——“陈力”是“就列”的条件。
不能者止——止,指废退,卸职。
危而不持——而,表示转折关系。“颠而不扶”中的“而”同。
焉用彼相——干嘛用那个“相”呢?焉——疑问代词,怎么。
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盖均无贫——盖,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今义已变。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来”后者略宾语“之”, 使动用法。
分崩离析——指季氏三兄弟四分公室。
萧墙之内——按当时鲁哀公实际上只是个傀儡,但因为仍为君,故季氏要专权,不得不有所顾忌,“萧墙之内”指内变。今成语有“祸起萧墙”。
(十六)阳货
【补充注释】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按注意两个“见”的用法和读音,用作使动时读作xiàn,用作一般动词当“拜见”讲时读作jiàn。
遇诸涂——在路上遇见他。诸——“之乎”的合音,之指阳货,“乎”为介词,用法同“于”。
迷其邦——使自己的国家迷乱。迷,使动用法。
日月逝矣——时光消逝了。
吾将仕矣——仕指当官。
(十七)微子
【补充注释】
(2)歌而过——而,用在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第一分句的主语是接舆,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孔子。辟——避开,后来写作“避”。
(3)耦而耕——而,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问津焉——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焉——兼词,于此。
夫执舆者——夫,指示代词,那。
而谁以易之——而,第二人人称代词;谁以,以谁,即与谁,介词宾语前置。
子路行以告——子路赶上孔子,把情况告诉孔子。介词“以”和动词“告”后面都省略“之”,前一个指子路与两位隐者的对话,后一个指代孔子。
鸟兽不可与人同群——“与”后面省略“之”,指代前面的鸟兽。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斯人之徒”和“谁”都是宾语前置。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假设复句。有道——与“无道”相对,“有道”指政治安定太平。“与”后省略“之”,指代子路等学生。
(2)从而后——跟从却落在后头。从——跟从。
拱而立——“而”用于状语与中心词之间。
杀鸡为黍而食之——食(sì)之,给他吃。
见其二子焉——见,使动用法。按——子路年长,按礼节应小辈拜见长辈。
以告——“以之告之”的省略。
至则行矣——“至”的主语是“子路”,“行”的主语是丈人。则——连词,表示与意料相反的,可译为“却”或“原来已经”。”
不仕无义——不当官是不应该的。按这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
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废掉它呢?如之何——怎么。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君子之仕也——“之”介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下面一句“道之不行”的“之”用法相同。
(十八)子张
【补充注释】
(1)云何——说什么,怎么说。(按疑问代词用宾语但没有前置)
尊贤而容众——尊敬贤才,包容一般人。
嘉善而矜不能——表彰好的,而同情没有才能的。
“我之在贤与”句——假设复句。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如之何其拒人也——怎么能拒绝人家呢。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2)君子之过也——过,犯错误,动词。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过也——也,句中语气词(按此为时间状语)。下“更也”同,
(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文武之道。莫——代词,没有什么地方,即“到处”之意(everywhere)。
何常师之有:有什么固定的老师。常——固定。
礼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
【补充注释】
是非君子之言也——这不是君子的话。判断句。
参也闻诸夫子——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过这句话的。诸——“之乎”的合音。之——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句话。
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既然这样,那么老师是有所指而说的。然,承上;则,启下。
以斯言告于子游——把这些话告诉子游。斯——指示代词,这。
“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谓语倒装句。直译 为:有子的话像老师,(像得)可厉害了;意译 为:有子的话太像老师了。
若是其靡——主谓倒装句。
载宝而朝——用车子装载宝物上朝。
其货——货,动词,行贿。
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来就说(这)不是老师的话。固——副词,本来。
制于中都——在中都订立制度。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点腐烂。
“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复去(试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传》经常运用之一种外交手段。
苛政猛于虎
【补充注释】
妇人哭于墓者——定语后置,哭泣于墓之妇人。
式而听之——俯身扶轼而听她哭。式——通“轼”。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您这么哭啊,的确很像连着有几重伤心事的。之——介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似……者——好像……的样子。
舅——家公,与姑(家婆)常连着说。
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
苟政猛于虎,残暴的政治比老虎凶猛。
大同
【补充注释】
与于蜡宾——参与蜡祭陪祭工作。与(yǜ)——动词。蜡——(zhà)与“蠟”(là)不词,今“蠟”简化为“蜡”。观——由动词“观”(guān)引申而来,名词,读作(guàn)。
何叹——为什么叹息。
大道之行也——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英豪。
未之逮——即“未逮之”,没有赶上这样的年代。
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
大道之行也——原始共产主义推行的时候。之——介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之……也,表示时间状语。
讲信修睦——讲求信用,修好关系,达到和睦。
“亲其亲,子其亲,子其亲”——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亲”“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矜寡孤独——老而无妻为鳏,老而无夫为寡,幼而丧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这四种人,都是政府优抚救济的对象。
货恶其弃于地——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下“力恶其不出于身”同。恶——讨厌,恨。
谋闭而不兴——阴谋杜绝而不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贼为三种危害社会的人。注意盗与贼的不同——“盗”指一般的盗窃,“贼”指“杀人、害人”。作,义同“兴”。
外户而不闭——从外门把门拉上而不上闩。户——名动用作动词。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称为“夜不闭户”。
大人世及以为礼——天子诸侯把传位给儿子或弟弟作为礼制。父终子嗣为“世”,兄终弟接为“及”。按商代诸侯天子无子则传位给弟弟。“世及”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下二句同。
以为固,把……作为固守措施。固——这里用作名词。
礼义以为纪——把礼义当作(治国)纲纪。《说文》——“纪,丝别也”。
以贤勇知——以勇者智者为贤。
谋用是作——阴谋由此而产生。用——介词,因,由。是——指示代词, 这。按——“谋用是作”与“兵由此起”对文。
著其义——使其义著,使动用法。义,合理的事情。下“著有过”同。
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动用法。考,成就,完成。
刑仁——以仁为准绳。名词的意动用法。刑——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写作“型”),引申为法则,准绳。
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在执者去——执,为“藝”(种植)的本字,会意,引申为权势。(后来写作“势”)
教学相长
【补充注释】
佳肴——美味的肉食。肴——从肉爻声。
旨——说文——“美也,从甘匕声。”
至道——好到了极点的学说。至——形容词。
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
自反——自我反省。
教学相反——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直译 为:教和学各一半;意译 为:教和学是有机的统一体。
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其——句中语气词,大概。“是”为“谓”的宾语。
博学
【补充注释】
笃行——笃,老实。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学,学了如果学不会,决不放手。下几句仿此。
人一能之——别人一次能学会它。能——动词,能学会,能做到(与今能愿动词的“能”稍异)。
已百之——自己学习它一百次。百——用作动词,学一百次。
果能此道——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能——动词,能实行。
诚意
【补充注释】
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诚实。诚——形容词使动。
如恶(wǜ)恶(è)臭——好像讨厌不好的气味。前“恶”动词,后“恶”形容词。臭(xiǜ)——会意字,气味(本义)。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如好(hào)好色——好像喜欢漂亮的女色。好(hǎo)——漂亮,貌美。色——这里指女色。
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作心安理得。谦——通“慊”(qiè),满足。
小人閒居为不善——小人独处时就会作不善的事情,(因为无人监督)。閒居,独处。閒音Xián。
无所不至——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即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著其善——张扬他的善行。著——使……显示,使动用法。
人之视已——之,介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见其肺肝然——好像看见他的肺肝一样。如……然——像……的样子。
“此谓”句——这就叫做心中有实在的东西,一定显露在外面。诚——指实在的东西,此处指邪念。形——表现,显露。
其严乎——真是严肃可畏啊。
富润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润——形容词使动。下句同。
德润身——善德能使身荷宠光。
心广体胖——心胸开阔了,身体也会安泰舒坦。“心广”是“体胖”的条件。
【思考与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2、夫子式而听之。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7、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二、把下面几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1、《苛政猛于虎》全篇。
2、P211《大同》第2段。
3、P213《教学相长》全篇。
4、P214《博学》全篇。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2、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5、以贤勇知,
6、刑仁讲让。
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人,已千之。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通论(七)——判断句,也字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
1、……者,……也。如:
(1) 彼吾君者,天子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同上)
(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许行》
(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所谓故国者》
2、……,……也。如: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焉》。
(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同上)
(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齐桓公伐楚》
(8)晋,吾宗也。《宫之奇谏假道》
(9)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夫子当路于齐》
上面两种形式,从文献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较少。“也”用连判断句末尾煞句,帮助表示判断,“者”于主语后表示停顿。这个“者”一般认为是语气词,郭锡良认为是代词,复指主语。
除了这两种形式,还有只用“者”不用“也”和“者”“也”都不用两种。如:
(10)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11)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老子》
(1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这两种远不如前面两种常见。四种形式中,有“者”有“也”者判断的意味最佳,“者”“也”都者这种判断的意味最弱,加上“也”,判断的意味就得到加强。如(11)句《孟子·縢子公上》为:
(14)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加了“也”,判断的意味就明显了。由于古书没有标点,这种“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在断句中就更难些,后两种可以说是前两种的变异。“者”“也”都不用这种如果判断句单独出现,则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加逗号停顿。
以上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第一大类形式,这种类型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谓之间书面上一般要加逗号表示较长的停顿,二是用语气词“者”“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有另一种大类型,它们在主谓之间往往都不需加逗号,又分为三种情况。
1、主语和谓语之间有副词“诚”“亦”“皆”“乃”“即”等。如:
(15)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16)子诚齐人也!《夫子当路于齐》
(17)是亦圣人也。《许行》
(18)充即庐江人。《世说新语·方正》
(19)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庄子·盗跖》
其中,“诚”“乃”“即”是加强判断肯定语气的,带有申明或辩白的口气,“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确”,“乃”“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便(是)”,因此在白语文中,“即”“乃”后面还可以加判断语“是”,说成“即是”“乃是”。由此可知,“即”“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
2、主语和谓语之间有语气词唯(惟、维)联系。如:
(20)民惟邦本。《伪故尚书五子之歌》
(21)是维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类判断句中的“维(惟)”很像判断词,其实是句中语气词,其作用是引用谓语和加强语气,若换上副词“乃”“即”,肯定的语气会变得强一点。我们之所以说它们不是判断词,是因为它们的后面不仅可以跟着名词,还可跟着形容词和动词,跟着形容词的是描写句,跟着动词的是叙述句。如:
(2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宫之奇谏假道》
(23)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例(22)中的“馨”是形容词,例(23)中的“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及时”之意。
3、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动词“为”。“为”是一个包罗万象,用途很广的一个动词,有点类似于英语的do,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如我们在前面的文选中学过的“为之驾”“为国以礼”“杀鸡为黍而食之”“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各自可译为“安排”“治理”“煮”“针对”等。由于它经常用在名词或代词之间,因此动词的意味逐渐减弱,有时十分接近判断词“是”。如:
(24)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5)汝姓何,是荷叶之荷,河水之河。《北史·何晏传》
例(24)为两个判断句,一个用“为”,一个不用。例(25)也含两个判断句,“是”与“为”互文而用,意为即是荷叶之荷,又是河水之河。
但是,真正相当于判断词“是”的例子并不用,这可能是文言文中已有语气词“也”这种形式,而口语中后来又有判断词“是”这种形式,使得“为”作判断词不能广泛推行。古汉语中类似判断词的“为”,很多还有实在的动词义,如“颍叔为颍谷封人”的“为”是“担任”的意思,教材中所举的四个例子虽然可译为“是”,但动词义还比较实在,因此,王力先生认为不是真正的系词,而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否定副词“非”。如:
(26)是非君子之言也。《有子之言似夫子》
(27)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蹇叔哭师》
“非”虽然可译为“不是”,但这是否定整个谓语的,不是“不”与“是”的结合体。
由于古文中省略主语的情况比现代汉语多,所以古代汉语中省去主语的判断句也比现在要多,在理解和翻译时要补上主语,这是需要加以注意。
(二)“是”和判断句
“是”在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在判断句经常用到“是”字。可做主语,也可作谓语。做主语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做主语,一是复指前面的话,与前面的话一起做主语,第一种情况主语往是人或物,第二种情况主语往往是一件事。
先看第一种情况:
(1)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
例(1)的“是”指物,例(2)的“是”指人。
第二种情况如: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宫之奇谏假道》
(4)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江乙对荆宣王》
(5)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这种句子的“是”是复指前面的话,指的是一件事。如例(3)中“是”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其余类推。
上述两种情况的“是”,由于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往往被人误解为判断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这可以从两方面来旁证。一是“是”可说成“此”,一是当句中有“是”又有副词时,“是”总是放在副词之前,而不在副词之后。如:
(7)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
(8)至入人栏顾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保故也?(同上)
(9)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
例(7)(8)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此”。例(9)(10)也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是又”(而不是“又是”)。前面我们讲过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时,所举的例(17)“是亦圣人也”结构同此。
我们之所以说上述“是”不是判断词,还因为这个“是”有时可不用,教材中(P246)举了三个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晋灵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词,但判断词“是”就是从这种形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13)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鄴》
当要表达一件事所用文字很长时,不用“是”复指就显得主谓之间前后之间失衡,用“是”字复指如例(3)至例(6),则后面可独立成句,主谓之间就显得平衡。而例(12)主语较短,不用“是”字句子也不会失衡。用“是”后复指意味逐渐变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例(13)主语谓语字数却很少,用“是”复指大可不必,应认为是演变为判断词了。但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没有语气词的,故真正的判断句应该是句末不用“也”。这种新形式的判断句西汉以前只出现个别例子,东汉以后逐渐增多,但由于文言文比较保守,所以直到清代如《聊斋志异》,判断句仍采用旧形式,而判断词是“是”又无语气词“也”的新形式主要出现在口语色彩较浓的文章中,这也说明旧势力是不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是”是指示代词作谓语的最常见是在判断句中,教材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也”是主语,“是已”是谓语,译为现代汉语是——汤问棘的时候(是)这样的。下面再举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
下面讲“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词,还可用宾语前置句式中复指,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句中前“是”复指“不谷”(我),后“是”复指“先君之好”,都是作宾语前置。关于这种用法,下面讲叙述句中将详细分析。
“是”的一另一种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对”、“正确”。
(16)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刘开《问说》
(18)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作这种用法时,有时可作意动用法带宾语,这种情况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为是”。
附——秦汉时期含判断词的判断句
(1)韩是魏之具也。《战国策·魏策》
(2)此是欲皆在王,而忧在员海。《战国策·中山策》
(3)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5)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
(6)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
(7)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史记·龟策列传》
(8)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邺》
(9)是是竹梦,人主有死者。
(10)若枯即是常,常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三)判断句的话用
判断句是用谓语所指对主语所指进行判断的句子。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有时是用一事物,有时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范围内的其中一类。从逻辑上讲,前者为同一关系(或重合关系),后者为种属关系(或上下位关系)。如: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冯谖客孟尝君》
(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3)鬼候、鄂候、文王,纣之三公也。
(4)董狐,古之良史也。《晋灵公不君》
(5)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6)而母,婢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前三例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为同一事物,是同一关系,后三例主语所指只是谓语所指的一部分,是种属关系。前者主语与谓语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未变,后者主语与谓语一般不能互换。
总之,真正的判断句如上两类,其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所谓判断句的话用,是指形式上为判断句,而内容上却并非表示判断,从古汉语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很常见,即比喻中的暗喻。如“长征是播种机”,形式上是判断句,表达的却是比喻的内容,“长征”和“播种机”构不成判断。古代汉语此类情况也不少,如:
(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韩愈《答李翊书》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4)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例(1)的“气”和“水”、“言”和“浮物”既不是同一关系又非种属关系,构不成判断,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比喻的内容,译为现代汉语是——思想修养(气),就像水一样,语言形式,就像浮在水上的物体一样。其余类推。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采用的是“之所以……是因为……”的形式,如“他昨天(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突然生病了”。但现代汉语用了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因果关系的意味非常明显,换句话说,其因果内容是显性的,人们完全不觉得它是用了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但由于没有关联词,其所表示的因果关系内容是隐性的,需要认真揣摩。如:
(5)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类也。《祈奚荐贤》
(6)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7)所为见将军者,欲以救赵也。《鲁仲连义不帝秦》
(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9)此其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同上)
(10)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上述例子都是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译成现代汉语的时要在后一分句前加“是由于(是因为)”,如例(5)要译为:建了一个官职,三样东西都做成了,(这是因为)他能推举自己的同类啊。上述所用的判断句形式,有“……也”和“……者,……也”两者,后一种意义比较外显一点,前一种则比较隐蔽,应该特别引起注意。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种比较复杂内容,这种情况中的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既不能用逻辑上的判断句去分析,也不是表示比喻和因果关系的内容,而是表示一种逻辑关系。如:
(1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12)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
例(11)的“战”和“勇气”,例(12)的“百乘”和“显使”,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因为它们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类别,但它们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能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表示。例(11)意为“打仗是要靠勇气的”,例(12)意为“(拥有)一百辆兵车那是很显贵的使者了”。
三种活用中,从出现的频率来看,第二种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种介于中间。从理解的难度看,第一种最容易,第二种尤其是只有语气词“也”者最难,第三种也较难。
二、也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讲到判断句时,第一大类型后两种情况不用“也”,第二大类型主谓之间有“维”和“为”时一般也不用“也”,但这在判断句中出现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连最初含判断词“是”即“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的前期,句末仍往往还用“也”字,因此可以说,“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标志。例不赘。
2、用在叙述句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不毁乡校》
(3)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
叙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语气,而不是表示陈述语气。如例(3)如果去掉“也”,则变成纯粹的陈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邺》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语气,而是对这种祈使加以肯定,因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语气是由否定副词“无”和句中语气词表示的,试看下面的祈使句,它们都没有用“也”。
(7)(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齐桓公伐楚》
(8)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三年》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与例(4)(5)(6)一样,此三例的祈使语气是由句中语气词“其”表示的,例(8)“其”、“无”并用。
3、用于疑问句中
(10)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
(12)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冯谖客孟尝君》
疑问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问语气,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是对疑问的肯定。下面同样是含疑问代词“何”、“谁”或疑问副词“若之何”的句子,都没有用“也”一样表示疑问。
(13)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14)桀溺曰:“子为谁?”《论语·微子》
(15)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4、用在复句中
(16)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蹇叔哭师》
(17)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祁奚荐贤》
前二例为假设复句,后二例为因果复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对结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确认。
总之,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断肯定语气。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顿跌宕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可译为“啊”等。
(20)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2)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郑伯克段于鄢》。
应该指出来是,用于主语后的“也”是连上读,而不是得下读的。(20)(22)本来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语气得到舒缓。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可译为“啊”。
(23)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24)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许行》
(25)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
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没有了舒缓语气,前后结合得很紧。语气词“者”可用于时间词后表提顿,二者作用相似,试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绵缝,今也横缝。《礼记·檀弓》
(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用于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时间状语。如:
(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9)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运·大同》
(30)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为时间状语,可译为“……的时候啊”,如例(28)“君子之过也”译为“君子犯错误的时间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