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

64岁的赵阿姨初来门诊时,看到她第一眼,我就觉得她气色不大好,面黄肌瘦,好像没什么气色,刚一坐下,她就向我大倒苦水,说她经常会感觉到胸闷,头晕,全身的骨骼关节都在疼痛,折磨地她痛苦不堪。

据她回忆,这种症状大约是从一年前开始的,也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是感觉特别容易疲劳,全身骨骼疼痛,尤其是腰部背部还有双腿,头也晕,经常感觉到气闷,看着赵阿姨痛苦的模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她。给赵阿姨做了相关检查后,发现,她患有重度的骨质疏松症,遂安排她入院治疗

其实,处于赵阿姨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很多都有腰背疼痛、头晕的症状,但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上了年纪的正常现象,因此不以为然,直至问题越来越严重,才来到医院诊治。

如果您也有赵阿姨类似的症状,不妨接着往下看,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1)

一、关于骨质疏松,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好发人群有哪些?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骼强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主要有两种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大致可分为两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数据: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为32.1%,同龄男性为6%,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5倍。而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2)

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通常一提到骨质疏松的病因,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缺钙。其实,钙缺乏只是骨质疏松众多形成原因中的一种,体内激素的分泌不足、维生素D的摄入过少等都会对骨骼的重建产生影响,引发骨质疏松。

成年后,人的个子虽然不再长高,但是骨骼的代谢一直在有序地进行着。根据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指南》中的描述:“骨骼的完整性由不断重复、时空偶联的骨吸收和骨形成过程维持”,通俗点来说,人的一生中,骨是通过不断重建来维持其完整性的。比如,建造一幢楼房,虽然整个已经建好了,但仍然需要不定期地修补来维护房屋的安全。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一方面由年龄增加导致骨重建失衡;另一方面,增龄和雌激素缺乏使免疫系统持续低度活化,处于促炎性反应状态。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3)

炎性反应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 a,TNE-a)、白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7、IL-17 及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2,PGE>)均诱导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NF-kB受体活化体配体(RANKL)的表达,刺激破骨细胞,并抑制成骨细胞形成,造成骨量减少

另外,老年人还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慢性负钙平衡的问题,这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可能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与年龄相关的肾上腺源性雄激素生成减少、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功能下降以及由肌少症和体力活动减少造成的骨骼负荷减少,会进一步促进骨吸收,也有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4)

随着年龄增加和由相关疾病引起的氧化应激及糖基化增加,使骨基质中的胶原分子发生非酶促交联,也会导致骨强度降低,继而引起骨质疏松症。

对于女性来讲,在绝经后,还会因为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骨吸收增强,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不足以代偿,造成骨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

可以说骨质疏松虽然发生在骨骼,但跟全身的健康状态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女性,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就应当注意了,当身体发生以下这些变化时,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5)

二、提醒:身体出现这几处疼痛,可能是骨质疏松

1、您是否长期感到腰背部疼痛,当心是骨质疏松!

根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67%的骨质疏松患者出现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通常由骨量减少引起,而骨量减少的部位多位于腰椎,因此,患上骨质疏松症的人脊柱承受能力会下降,进而使得腰椎部的肌肉等软组织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不能休息,时间久了,就容易引起肌肉疼痛。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6)

除了肌肉等软组织疼痛症状之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以因为骨转换过快,骨破坏吸收增加导致骨量丢失及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等原因引起骨痛。骨痛症状可能是全身性的,但因腰椎椎体骨松质丰富,所以上述因素更容易在腰背部导致疼痛症状。

另一个造成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这一疼痛的特点是疼痛由后背放射至身体两侧。反复的脊柱椎体骨折可因椎体压缩导致慢性腰背痛,同时还可能导致脊柱弯曲和身高变矮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7)

2、您是否有反复发作的手指疼痛

您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比如,早上起来握杯子,握不住,感觉手指头有明显的僵硬感,有时候需要活动活动,手指才能松快些。

有的人在手的拇指或其他手指的指根部位,也就是我们的手指与手掌相连的部位,会出现一个大疙瘩,一按就疼得厉害,一些人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手指屈伸,使劲掰一下或者使劲往外扣一下,才能完成屈伸手指的动作,这种情况叫狭隘性腱鞘炎。

能够导致这个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手的过度使用,比如长期织毛衣、敲打键盘、使用手机等。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8)

但如果在5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可能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大,雌激素会保证我们的肌腱有一定的强度,如果我们的肌腱因为劳损,或者外伤出现炎症的时候,正常的雌激素水平在抵抗炎症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雌激素不足够,即使仍然从事原来的工作量,也有可能出现肌腱炎、腱鞘炎。所以,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去妇科查内分泌看一下激素水平变化,有可能预示着身体可能存在骨量减少的状况,或者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9)

3、你是否经常感到脚趾酸胀疼痛

骨质疏松还可能反映在脚趾上。例如,我们在穿一些鞋头部位比较瘦窄的鞋子时,第二、三个脚趾可能会受到挤压,继而出现酸胀,疼痛的感觉。

在我们脚掌的第二、三个脚趾的趾根部位,是发生应力骨折的重灾区。(应力性骨折是一种由于病人过度的劳累、劳损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骨质承受外力的程度达到极限,发生骨小梁连续性中断的疲劳性骨折。)

处于5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发生应力骨折有可能就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量降低。所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也可能预示着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

如果您已经出现了以上的症状,别着急,骨质疏松可防可治,教您几招。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10)

三、预防骨质疏松,教你几招

吃得好,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者,使用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中2007-2018年四次访问的数据,调查了超过1万名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通过24小时饮食回忆问卷获知了被调查者的饮食习惯,并据此计算了健康饮食指数(HE)。

研究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HEI得分,将参与者分为了得分最高、次高、中等、次低和最低五组。结果发现,与HEI得分最低的人群相比,HE得分次高的人群和最高的人群的骨质疏松风险分别下降了45%和55%表明健康的饮食的确可以让人远离骨质疏松。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11)

同时还显示出,HFI得分的各个部分也与骨质疏松风险有关。与各部分健康饮食摄入得分最低的人群相比,总体蔬菜摄入量达到中等水平就能降低40%的骨质疏松风险,而吃得更多还能更进一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类似地,绿叶蔬菜和豆类摄入量达到次高的水平就能降低27%的骨质疏松风险;总体水果、完整的水果、全谷物和饱和脂肪摄入维持在中等水平,均能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这项研究表明了,坚持健康饮食,适当摄入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物等食物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80岁骨头痛怎么治(50岁后3个部位反复痛)(12)

保证充足日照,多晒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钙吸收。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强健肌肉、调节心情以及预防骨质疏松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适量运动可以维持肌力和骨骼的健康,还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和平衡性,减少跌倒风险。如果中老年人身体条件不好,也可以做一些强度低的阻抗运动,即通常所说的力量训练,如腿部带有阻力的屈伸、上举胳膊、腰部肌肉锻炼等。

定期体检。50 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应每1~2年检查1次骨密度,便于定期监测,发现问题时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

骨质疏松不可怕,可防可治有方法,健康饮食常运动,定期体检避开它。得了骨质疏松也不用太担心,请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