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上历次大地震:盘点那些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高东低且东西地貌差异巨大,地质复杂多变、地形包罗万象,自古以来地震频发。

四川历史上历次大地震:盘点那些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1)

民国以前,有明确文字记载、震级在七级或超过七级以上的地震,四川曾有过十余次:唐宪宗元和九年 (公元814年4月6日),发生在西昌;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3月24日),发生在马湖;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3月29日),发生在西昌北;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8月1日),发生在康定;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6月1日),康定再发大地震(震中南移),十日后,泸定一带强震;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12月8日),发生在炉霍一带;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9月12日),西昌、普格间大震,被砸死的有20652人;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4月11日),发生在巴塘一带;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8月29日),发生在道孚、乾宁一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8月30日),道孚再震。

四川历史上历次大地震:盘点那些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2)

除上述震级较高者外,以下一些地震颇值一提:

公元前186年2月25日,汉高后二年,少帝在位、吕后当权,今陕西汉中略阳一带,发生了一场六至七级的地震,余震一直持续到当年8月,史书有“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的记载。乍一看,这场地震似乎并不起眼,但由此导致的古汉水上游改道和此地“天池大泽”的消失,却深刻影响了汉帝国的国祚和汉民族的命运(另撰文论述)。而之所以把这场地震放在四川来说,一是因为古代的汉中与四川,远比今天亲近,二是因为震中离四川腹地很近,川西一带自然难免波及。

四川地震在史书中的首次记录,发生在公元前26年3月28日(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今天的四川省乐山地区“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雍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这不但是四川地震首次得到比较详细的记载,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地震余震记载之一。

1933年8月25日,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北距汶川90余公里),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6.1公里。城中心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内,陡然笔直下滑500-600米,这座建制于唐朝、历时已有千年的边陲小镇,随后静静躺在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中。

四川历史上历次大地震:盘点那些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3)

这次地震死亡人数估计超过20000人(含10月部分堰塞湖决口、岷江洪水死亡人数),其中直接死于地震者超过9000人。当时的成都《新新新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一月二十九号第七版,刊登了西部科学院地质科主任常隆庆先生等人对震灾及水灾的调查情况,后来还编写出《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一书,这是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对大地震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中国地震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川历史上历次大地震:盘点那些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4)

今天,如果从成都出发自驾去九寨沟,沿着213国道过茂县不久,就会看到长达12公里的叠溪海子(即地震后岷江主干道淤塞形成的高原湖泊)。徜徉在被誉为“中国最美地震遗迹”的湖光山色之间,想到如今这片水平如镜、风景如画的湖泊,曾经吞没了上万条鲜活的生命,让人在唏嘘和遗憾之间,不由得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敬畏。据说,时至今日,许多世代生活在此的当地居民,仍然拒绝饮用此湖水。

四川历史上历次大地震:盘点那些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