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逛中环的攻略(静眼看香港逛油麻地)
香港九龙油麻地的“庙街”(Temple Street)相当有名,在很多港剧和电影中出现过。它是一条不长的街道,里面有各色小吃摊档,也售卖各种小商品,价格比较低廉,有点类似以前厦门的“人和路”和“霞溪路”,是香港市井味道浓郁的地区,港片《食神》和《庙街皇后》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庙街离我住的酒店非常近,上次香港之行我们在那里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近距离感受香港的本土气息。
油麻地一带人口密度比较高,大楼下面的小空地就成了街坊邻居们休闲的地方。
这是油麻地的“文明里”,夜晚了还是有不少人呆在那里休闲。
庙街的小吃据说很有名,可是要到初三后才开张,我们找到附近的一家“翠华茶餐厅”,这家是网上攻略极力推荐的,但吃过后觉得一般般,不知是我们没有点对菜,还是他们家的水准就是这样的。
好不容易等到大年初三, 庙街终于开张了。
果然人气很旺,满大街都是人,有不少老外也来凑热闹。
很长时间没有在这么热闹的摊档吃饭,也不知道要点些什么,就瞅着人多的摊档挤进去,发现汤粉还不错。
鱼蛋汤一般般,跟厦门的鱼丸差不多。
庙街的尽头就是“天后庙”,庙街也因为紧挨着“天后庙”而得名。因为那里有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也叫“榕树头"。与旁边的庙街相比,这里清净了许多,没什么人。以前可能是打打杀杀的港片看多了,总觉得庙街好像很不安全,其实来的这几天经常都在这一带逛,感觉还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安全。
昔日的油麻地是个沙洲,渔民在此泊船安居,因此建“天后庙”供奉。
1876年天后庙搬迁到“榕树头”这里,并一直保留至今。
白天的庙街比较清静,只有几家点心店一大早就开门。
没来之前看攻略都推荐位于庙街尽头的”美都餐厅“,说这家餐厅开业于1950年,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装修风格,于是挑了个中午过去吃。发现这真是一家很奇葩的餐厅,我们到达时是10:45分,关着门,伙计出来说要11点才开门,不让进,我们只好去别的地方逛。再次回来时已经11:30分,门还是关着,一个貌似老板的大叔出来说人手缺乏,楼上雅座都满了,招待不了那么多人,可明明楼下都空着没人坐,也没人预定。我们说外面很冷能否让我们进去等,或者干脆坐楼下,但老板死活就是关着玻璃门,说什么都不让进。本来想转身就走,后来觉得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拽的餐厅,说什么都要进去瞧瞧它到底在拽什么。[捂脸]
进去后发现所谓的怀旧装修风格就是这么一个小玻璃橱子,里面有一些老旧的时钟和电话等摆设品,天花板挂着个老式吊扇,地上铺着马赛克,真是什么特色都说不上,只能说这家店从50年代开业至今都没有重新装修过而已。老板的态度极其差,在里面大声呼来喝去的,令人感觉像来吃一顿免费的嗟来之食,非常不舒服。
若说他们家的东西好吃嘛,拽一点也情有可原,可是东西一点都不好吃。菠萝油包还没有厦门广式茶餐厅的水准,招牌的茄汁排骨饭和茄汁猪肉饭怎么说呢,估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困难时期才会觉得这样的东西好吃,而且也不便宜,很小的一碟饭要58港币,真不知哪里来的底气这么拽。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大陆游客在玻璃门外面冒着寒风排队,看了真是不忍心。我说同胞们,别再轻信网上攻略的描述和推荐,这家店真心可以不用去了!
吃了一顿很受气的午饭,出来又继续逛。
油麻地一带还有“油麻地警署”,记忆中很多港片中的阿Sir都蹲守过这里。
警署旁边就是玉器市场
进去看了下,卖的都是些地摊货。
再继续往前是“油麻地街市”,饶有兴致地进入看看香港的菜市场。
发现跟国内的菜市场差不多,青菜价格不便宜,西红柿一斤10元,包菜9.5元,芥蓝24元。
从菜市场出来后,又去看了油麻地戏院,这是一家老戏院,但经过改造,外表看不出什么特色来。
戏院附近是密密麻麻的高楼,感觉香港的小区公共用地不大,但都比较干净。
我的香港之行游记到此全部结束。这次属于自由行深度游,特意选择住在油麻地,为的就是近距离感受香港的本土气息。行程包含了乘坐水晶缆车去大屿山、走访高脚棚屋户户相连的大澳渔村、乘坐“天星小轮”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暴走中环的大街小巷、走进香港大学校园、游览赤柱半岛、探秘电影《功夫》“猪笼城寨”原型的香港“九龙城寨公园”等。多年后重游香港,真是感慨万千,下次再写一写感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