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 - 1516),出生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涉及的领域:包括素描、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制图学。他被人们称为古生物学、植物学和建筑学之父,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Portrait of Ginevra Benci
作品名称:Portrait of Ginevra Benci中文名称:基涅弗拉·德·奔茜肖像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474风格:Early Renaissance体裁:肖像画材质:oil,wood现位于: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US实际尺寸:42 x 37 cm
作品介绍达·芬奇在那本篇幅浩繁的笔记《绘画论》里,曾经细致地记述着线条透视、空气透视与人物造型的关系。他还研究大自然的一切造物。当他在研究树木、丛林、云彩、流动的或静止的流水之时,同时也想到人的姿势、表情等等的关系。这是一位重视理智的艺术大师,他认为理智是冷静观察人物精神世界所必须的才华。他说根据眼睛的实际经验和判断而无所用心地着手描绘的画家,是和镜子差不多的,镜子只摹仿了站在它面前的全部事物,可是并没有理解事物。所以达·芬奇反对空洞的摹仿,他的造型写实审美观,关键是在理解力上。他主张还没有考虑到是不是和理智相符,和自然现象相符的东西,不要放到美术作品上去。
我们从这里的一幅普通肖像画上,也可以看到这位画家对上述见解的体现。 这是一幅应米兰宫廷贵妇之请求而画的肖像,画家面对这个人物进行写生,作于1474——1478年间,有42×37厘米。为了抓住人物被画时的精神状态,他首先注意的是贵妇的性格特征。这位贵妇由于长时间坐着被画家描摹,看来已完全走神了,思想在奔向另一个世界。从她脸上完全收起的笑容可以猜测,她的面部已经木然地对着画架,神思飞扬在远方。薄而紧闭的嘴唇加强了这个女性的不随和性。对梳的发式以及前面一缕卷发画得很仔细,采用的是金黄色。这是为了显示她的华贵。总之,这尊肖像几乎像金字塔一般静止,姿态呈右侧面。她那丰满的胸脯被她的紧身上衣绷得紧紧的,显示了她的健康、年轻并充满着贵族气息。这幅画题用的是贵妇的姓名基涅弗拉·德·奔茜,现藏华盛顿国立画廊里。
最后的晚餐
中文名称:最后的晚餐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495风格:文艺复兴盛期体裁:宗教画材质:plaster,蛋彩画现位于:Church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Milan, Italy实际尺寸:880 x 460 cm
《最后的晚餐》(意大利语:l'ultima cena)是一幅广为人知的大型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由列奥纳多·达·芬奇于米兰的天主教恩宠圣母的多明我会院食堂墙壁上绘成。1980年,绘有《最后的晚餐》的恩宠圣母被列为世界遗产。
创作历史- 1463年-由建筑师索拉里修建恩宠圣母的多明我会院。
- 1470年代-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扩建会院。公爵找来了当时28岁的画家达芬奇与另一位米兰建筑师伯拉孟特一同设计,伯拉孟特将会院后部的半圆形后殿改为挑高的圣坛。此外也增建了方形回廊、食堂等。
- 1495年-1497年-在有公爵庐多维科王徽装饰的主窗下,达芬奇选择了食堂北墙绘制他打稿已久的油画“最后的晚餐”,就连颜料也是他自己的发明,是一种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而非中世纪时期广被运用的湿壁画颜料。此颜料因混合了有机物,据知是鸡蛋与牛奶,而且达芬奇涂得很薄,导致“最后的晚餐”在五十年后就因湿气而开始严重剥落,修道院费尽心力修补此画多次。
- 1652年-会院在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因此将画中耶稣与三个门徒的脚给截去了。
- 1796年-拿破仑的法军占领米兰,会院被法国军方占用,据记载该食堂被用来当做马房。
- 1943年-二次大战期间,米兰遭受盟军剧烈的轰炸,所幸会院并没有被完全摧毁,为保护画作,意大利法西斯军方与人民以沙包、钢架、木板将整面墙做了严密的保护,战后修复了顷倒的其他屋体之后,才重新公开此画。今日去参观此画,仍可看到当时的照片纪录。
- 1982年-意大利成立修复小组,并在Olivetti的资助下,开始用科学仪器辅助清洗并修补“最后的晚餐”,主持修复计划的是米兰的一位艺术史教授比宁·布拉姆比拉(Pinin Brambilla Barcilon)。此举虽满足世人长久以来的愿望,但也引起艺术界的一些争议,因此修复过程相当久,直到1999年3月才重新公开展示此画。
- 2000年-《最后的晚餐》并没有停止修补,而外界的争议却越来越大,有些评论家认为此画被清洗得太过明亮,而艺术史家和宗教学家则在修复过的画中发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线索。
高4.6米,宽8.8米,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徒坐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十二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最后的晚餐的画中窗外显示是白天,因此被人列为疑点。
题材《最后的晚餐》壁画取材自基督教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绘耶稣在遭罗马士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宗徒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啊,是我吗?”的瞬间情景。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三位)的叛徒犹达斯(基督新教中文作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据说达芬奇在绘作此图时,所有人面孔皆已设想好,惟有加略人犹大未想好。当教堂神父来催达芬奇时,与其谈到此问题,恰好该神父对其主教有点微词,听闻达芬奇欲用主教之脸当作犹大的脸孔,连声同意,并开怀大笑。
构图与技法一般都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作为文艺复兴极盛时期的起点,这幅壁画完成的时间约在1495至1498年间。为了呈现出每位门徒的形象,达芬奇将这戏剧性的一幕安排在一个大型食堂里,让聚集在长条桌一方的耶稣及其门徒都能面对观众,传神的刻划出每位门徒在瞬间所显现的惊异又复杂的表情。画面的构图以耶稣为中心向两旁展开,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再以高低起伏的人物动作形成三人一组的四个小三角形,使画面显得协调平衡又富有动态感,同时确立了文艺复兴极盛时期高度理想化的构图原则与表现手法。
达芬奇还运用正确的透视法成功呈现出“最后的晚餐”中的立体空间构图。透视法,也称为“投影法”,是将三维实际物体或景物描绘在二维图面上,由于二维平面要表现出三维景物的立体感与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关系,必须解决不同媒介的视角转换,达成似真的视觉效果。“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交点透视法”是以景物中的天花板、墙角、地砖、壁柱连线、桌椅左右边线、窗框上下边线或斜角阴影边线等的假设延长线,相交于画面深处消失的一点,营造出景观深入的感觉。画中食堂两边的墙与天花板上一格格的嵌板都向后退,创造一种景深的效果,最后集中并消失在耶稣头上后方的窗户,这一点正是整个壁画的中心点,也是视觉的焦点。窗户的光线极其自然的落在耶稣的头上,形成光环的效果,完美的表达了耶稣的神性,可以说是透视法极其成功的运用。
The Lady with an Ermine (Cecilia Gallerani)
作品名称:The Lady with an Ermine (Cecilia Gallerani)中文名称:抱银鼠的女子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490风格:文艺复兴盛期体裁:肖像画材质:oil,panel现位于:Czartoryski Museum, Kraków, Poland实际尺寸:40.3 x 54.8 cm
《抱银貂的女子》(又译作《抱银鼠的女子》;意大利语:Dama con l\'ermellino,英语:Lady with an Ermine)由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供职于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期间于1489年-1490年创作完成,是其四幅有关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其余三幅分别为《蒙娜丽莎》、《吉内薇拉·班琪》和《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该画目前收藏于波兰克拉科夫的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
作品中的女子是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情妇切奇利娅·加莱拉尼。2014年9月,法国工程师帕斯卡·科特通过技术手段发现,达芬奇在创作此画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修改。最初的版本里女子手中没有银貂。随后,达芬奇在人物手中加上了一只小而灰的银貂,最后,他把银貂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流行文化据说此画在1798年由札托里斯基家族从意大利买下,1939年二战期间德军入侵,此画遭德军劫掠,尔后被挂在纳粹将领汉斯·法郎克办公室内。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即以此画为主题。
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这幅画一般被称为《抱貂女子》。是达芬奇在木板上所作。画中的人已被确认为切奇利娅·加莱拉尼 ,是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情妇。在作画之时,切奇利娅大约16岁。她来自一个既不富有也不高贵的大家族,她的父亲供职于公爵的宫廷。切奇利娅因为她的美丽,学识和才情而众所周知。
岩间圣母
作品名称:The Virgin of the Rocks(卢浮宫)中文名称:岩间圣母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485风格:Early Renaissance体裁:宗教画材质:oil,panel现位于:Louvre, Paris, France实际尺寸:122 x 199 cm
岩间圣母是指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两幅画板油画的统称,这两幅画构图基本相同,一幅画作于1483年至1486年,现藏于卢浮宫,另一幅画于1491年至1508年,现藏英国国家美术馆。
简介这幅画的特点很多。阴暗的画面,带出一种神秘感。颜色则是暖色。构图是一个带有充份安定感的三角形构图,以圣母为顶。人物有交流,以手势来表达。人物的动作代表了心中所想。圣母有自然的微笑。用了薄雾法,做出晕染的效果。
罗浮宫藏品典藏在卢浮宫的版本,约在1483年至1486年之间或之前完成。多数的权威学者同意此画作大部分是达芬奇所画的,是两件作品中比较早完成的。细腻的画工和使用明暗对比法被视为达芬奇作品的特征。它比伦敦版本长约8公分。这幅画最早的记录是在1625年,那时候它属于法国皇室的收藏。卢浮宫版本因文学作品《达芬奇密码》而受瞩目,然而艺术历史学家并不认同书里所付予其中的“隐藏意义”。
《达芬奇密码》的相关情节应用由美国小说作家丹·布朗所写的著名小说《达芬奇密码》里,它指出两幅《岩间圣母》中较早创作的卢浮宫版本含有否定正统的基督信仰的隐藏象征,因为画中耶稣基督向约翰祈祷,而不是反过来由约翰向耶稣祷告(小说里认为左边的婴儿靠着圣母玛利亚,所以应该是耶稣而不是约翰),书里另外还指出圣母玛利亚显然握著一个无形的头,而天使乌列以他的手指制住那个头的脖子,因为这个原因这幅画被教会拒绝,于是才有更正统的第二个版本被画出来。
然而,历史证据显示这些说法完全毫无根据。卢浮宫把这种论述叫做“看图说故事”,而且认为这种强大的文学影响力造成艺术历史的戏剧化。“只因为这二种版本最重要的构图差异(除了后来再多加的寓意)在于天使乌列不再有手势,这样构图差异恰好可以好好地说明最初的画作版本中,约翰靠着圣母玛利亚造成耶稣和约翰之间的区别不够清楚,另外天使乌列手指指示的姿势也造成对约翰过多的注意,因此才会有改版画作产生。
至于小说提到这幅画被认为引以为耻而不适合在教堂展示,实际上是达芬奇和de Predises希望获得比教堂当初同意的更多报酬,但是教堂只同意实支实付,并不符达芬奇和de Predises的期望,才没有在教堂展示。其实,这些绘画是如此地受到激赏,因此有人相信才会有“岩间圣母”第3个版本诞生,如今这第3个版本被瑞士Chéramy Collection所收藏。
岩间圣母
作品名称:The Virgin of the Rocks(伦敦)中文名称:岩间圣母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505风格:文艺复兴盛期体裁:宗教画材质:oil,panel现位于: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实际尺寸:189.5 x 120 cm
岩间圣母是指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两幅画板油画的统称,这两幅画构图基本相同,一幅画作于1483年至1486年,现藏于卢浮宫,另一幅画于1491年至1508年,现藏英国国家美术馆。
简介这幅画的特点很多。阴暗的画面,带出一种神秘感。颜色则是暖色。构图是一个带有充份安定感的三角形构图,以圣母为顶。人物有交流,以手势来表达。人物的动作代表了心中所想。圣母有自然的微笑。用了薄雾法,做出晕染的效果。
伦敦国家画廊藏品在伦敦国家画廊藏有达芬奇另一幅大同小异的画作,大概1508年之前完成。有助手帮忙画了一些部分,助手可能是de Predis兄弟。这幅画原来是为圣母无原罪兄弟会的礼拜堂-米兰圣芳济大教堂而作,约在1781年至1785年画作被教堂卖给盖文·汉米顿(Gavin Hamilton),他带到英国。之后经过多次辗转收藏买卖,最后在1880年伦敦国家美术画廊买下它。
在2005年6月,用红外线进行分析发现有别的画作被覆盖在下,图案是一个跪着的女子一手抱着婴儿,另一手展开,部分研究者认为可能作者原来要画的主题是朝拜初生的耶稣。其实现代有许多图稿用X光或红外线检查时被发现出来。
蒙娜丽莎
作品名称:Mona Lisa中文名称:蒙娜丽莎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519风格:文艺复兴盛期体裁:肖像画材质:oil,panel,wood,poplar现位于:Louvre, Paris, France实际尺寸:77 x 53 cm
《蒙娜丽莎》(意大利语:La Gioconda;法语:La Joconde;英语:Mona Lisa)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肖像画,是其代表作。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作品之一,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样,常常被人观摩、研究或是引用。它的持有国,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它被直接画在白杨木上,面积不大,长77厘米,宽53厘米。画中描绘了一位表情内敛的、微带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时被称作是“神秘的笑容”。
局部细节:
审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最早的一幅半身画像,画中人物坐着并把交迭的双手搁在座椅的扶手上,从头部至腰部完整地呈现出半身形体,一改早期画像只画头部及上半身、在胸部截断的构图,为日后的画家及摄影师树立新的肖像图基本架构。
达芬奇使用金字塔结构来将画中的女士简单而充满地放置在画中。她的叠在一起的手构成金字塔前方的角。她的胸部、颈部和面部焕发出与她的手同样的柔软的光芒。这些有机部分的光芒的变化显示出肉体的丰满和柔润,包括上述的笑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这个笑容理解为画家对他母亲的感性的怀念。其他人将它描写为天真的、诱媚的或甚至于出神的或悲伤的。应该指出的是达·芬奇当时的肖像画多半带有这样的微笑。
2003年,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玛格丽特·利文斯顿指出,蒙娜丽莎之所以看起来似笑非笑,是因为达芬奇应用了眼睛的错觉。眼睛的中心部位一般对较为亮的区域敏感,而边缘则对较暗的区域敏感。人一般确认笑容时主要是靠嘴唇和眼睛的形态特征判断。而达芬奇就是利用了蒙娜丽莎嘴唇形成的阴影。当你盯着她的眼睛时你不会忽视她的嘴和眼睛,就会觉得她在微笑,而你盯着她的嘴时你会忽视她的嘴和眼睛,就会觉得她依然在微笑。
神秘的蒙娜丽莎除了以其微笑着称,画中人物的眼神也相当独特。无论你从正面哪个角度赏画,都会发现蒙娜丽莎的眼睛直视着你,这使人感到蒙娜丽莎的眼睛仿佛是活的,会随著观众的视角游走,并对所有观众抱以永恒的微笑。
一些学者试着讨论为什么不同的人对这个微笑的感觉不同。这些理论有科学性的,也有的是从蒙娜丽莎的实际人物和感觉出发。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只有在斜眼看的时候才能看得出来。还有人认为这个微笑如此捉摸不定是因为它利用了人的视觉中的干扰。提出蒙娜丽莎是米兰公爵夫人的理论的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如此悲伤因为这位公爵夫人本人的生活很悲伤,因为她的丈夫如此有权势、是个酒鬼和经常打她。这位公爵夫人自己曾说她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妻子”。
虽然这幅肖像的手法简单,但人与背景之间的和谐使这幅画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分析得最细致的一幅画。画中妇人的头发与衣服的曲线与背景中山谷和河流的弯曲相称。整个画的和谐性体现了达·芬奇对人与自然界的联系的观念,使这幅画成为达·芬奇的世界观和他的天才的永久的记录。
在人的背后,一个遥远的背景一直延伸在远处的冰山。只有弯曲的道路和远处的桥梁显示着人的存在。模糊的分界线、潇洒的人物、光亮与黑暗的明显对比和一个总体的冷静的感觉都是达·芬奇的风格。
蒙娜丽莎是第一幅将人画在一个想象的背景前的肖像画。有意思的是后面的风景并不对称。人左面的风景比右面的明显低。有的评论家认为这说明左面的部分是后面加上去的。
X光检测证明在现存的蒙娜丽莎后面还有三个过去的版本。用作画板的白杨底板的变形比原来想像的要大,因此博物馆的修理员正在考虑怎样来保持这幅画的原状。
Madonna with the Yarnwinder
作品名称:Madonna with the Yarnwinder创作者: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创作年代:1510风格:文艺复兴盛期体裁:宗教画材质:布面油画现位于:私人收藏, 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 Edinburgh, UK实际尺寸:50.2 x 36.4 c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