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配角为啥演的比主角还好(十三年后演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
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塔苏 摄
与13年前那部50集电视剧的表达有所不同,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以国民革命的元老级人物“董建昌”为第一视角,展现了他个人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对民族忠贞不贰、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
作为话剧版中贯穿全剧的主要角色 ,“董建昌”的饰演者张志坚因影视剧为观众所熟知。从《大明王朝1566》的“严世藩”到《人民的名义》中的“高育良”,他所塑造的经典角色不胜枚举,而相比起这些角色,张志坚最早被广为人知,无疑是当年热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老董”。从艺40余年,张志坚的演员生涯起步于话剧,因此对于舞台并不陌生。此次除了作品对他的吸引之外,张志坚坦言,到了一定年龄、离开舞台许久后,当有人来邀请自己时,会让他感觉舞台依然是自己时常惦念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张志坚也曾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团队一起,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了话剧版《人民的名义》,时隔数年,他带着自己最钟爱的角色重返北京舞台,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揭秘角色创作的幕后故事。
挑战:“忐忑”抵不过对角色的钟爱
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以国民革命的元老级人物“董建昌”为第一视角。塔苏 摄
《人间正道是沧桑》以1925年到1949年间波诡云谲的中华大地为时代背景,描写了杨、瞿两家五个年轻人与黄埔一批同窗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分别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踏上殊途后的命运纠葛和人生经历。“董建昌”由一个卖花布的小贩发迹成为国民革命的元老级人物,在多变的时局中屡次转换阵营,他最终认清了历史的方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率领部队和平起义。
回忆当时收到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邀请,张志坚坦言,自己的内心是复杂的。虽然对“董建昌”这一角色心动如初,但离开话剧舞台已超过25年,他认为5年前紧紧张张接了《人民的名义》,如今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加令他忐忑。在先后以剧本与演出人员不太整齐为由两次婉拒之后,出品方的真诚与韧性最终还是敲开了张志坚的心。“让我终于答应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作品是我钟爱的,第二个角色也是我极其钟爱的。在我记忆当中,那么多戏,那么多角色里,这个角色可能是我第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当然,张志坚还有另外一点好奇,“董建昌”这个当年电视剧里的配角,如何在话剧里能被写成一个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
张志坚坦言,生活当中自己与“董建昌”距离还是挺大的,当时接这个角色,更没有想到电视剧拍完后有那么多观众喜欢,大多数粉丝正是从“董建昌”开始认识他。“特别有一些小孩从高中的时候一直追到现在。这一次全国巡演的过程中,我总能看到来自各地的观众来看戏,让我特别感动”。
他回忆当年电视剧拍了4个月零9天,董建昌在全剧当中只有60场戏,其实半个月就能拍完,但是他从头至尾跟了4个多月。“我演完‘老董’这个角色之后,粉丝们特意拉了一个群,大概有好几百人。在里面我看到很多粉丝写的文章真的把我惊到了,水平远远高于很多剧评家,那时候我才意识到‘老董’这个角色这么可爱。”张志坚坦言,无论当年还是现在,他都不拿剧本里所谓“理想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去评判这个角色。他认为自己只是去演了一个男人,一个军人,或者说一位枭雄。
幕后:要求删掉自己近8页戏份
张志坚饰演话剧版“董建昌”。主办方供图
相较于13年前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与舞台剧版的差别,张志坚坦言,自己长大了13年了,也老了13年,对这个人物肯定会有更成熟的一些表达。但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一个是在电视剧上表演,一个是在舞台上演出。
张志坚回忆,当初为了能够让他同意来演话剧版的“董建昌”这个角色,其实编剧和导演也为此煞费苦心,把大量电视剧里的戏份写进了话剧剧本里。在他答应这个项目之后,张志坚便主动找到剧方以及导演、编剧表示,“既然你们已经把我‘诱惑’来了,就不要再继续‘诱惑’。在剧本上我希望为角色做减法,把大量的空间、份额留给别的具有高光的角色。这些空间可以通过镜头、音乐等其他多种手段把它呈现出来。”为此,张志坚在自己的剧本上足足删掉了将近8页的戏份。
在业内,张志坚对于剧本的要求高尽人皆知,而这一标准的基础在于他对角色塑造上的精准与苛刻。从首演至今,虽然角色化妆只需要40分钟时间,但按照张志坚的习惯,每天都会提前两个半小时来到剧场。他解释说,之所以提前这么长时间来剧场,就是希望能把自己搁在董建昌这个角色的位置上,安安静静地从外边熟悉的社会环境当中,把自己扔回到那个年代。
多年来,张志坚对于剧本和角色选择始终持有自己的标准,无论正面或反面的角色,他都能够找到这个角色的闪光点。张志坚表示,自己接反面人物的标准是一定要找到人性闪光点,如果这个人物只是一个纯粹的坏人可能不接,非黑即白这样的角色也不接,这样的本子肯定也没有任何意义。张志坚认为,不是每个演员都能把一个反面角色演得像“董建昌”一样可爱,能让人感到惋惜。这种技巧跟演员经过几十年表演实践的磨炼、自身文化底蕴、阅读量、对生活的感受分不开。“我们常认为,第一次阅读剧本的时候感受是最真实的,但当你第二次再看,之前的解读自己又会全盘否定,而这一过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演员在没有经验的时候,把工夫和精力往往全浪费在钻研剧本上,当他有经验之后,其实自身的体会和心得早已超过剧本的字数。”
张志坚坦言,无论当年还是现在,他都不拿剧本里所谓“理想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去评判这个角色。塔苏 摄
新京报:《人间正道是沧桑》热播至今13年,你觉得为什么它一直受到观众欢迎?
张志坚:作品好,同类题材至今没有能超越它的。我有听说很多观众看了无数遍,这个戏播完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听电视剧版的主题曲,小提琴的声音一出来就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我为这部戏付出过,每个角色都在这个戏里跟我一起生活过,那么长的历史画卷,至今都很感动。
新京报:从艺40余年,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志坚:其实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书生,很擅长演一些有文化气质的角色。到了四十多岁之后,我身体里的野性、男人的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涌现,这是我自己能感觉到的。50岁之后,我更爱接一些雄性的角色,因此我很少去演婆婆妈妈的戏,喜欢有质感的年代戏。
新京报:从电视剧到话剧,现在看《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作品给予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志坚:从7月首演至今,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给我的感触最大。我总是在想,这么多观众喜欢你,真应该在今后的作品表达和选择上对得起他们。要对得起观众,以前我会觉得这是句大话,谁都会说,但现在不是。
很多孩子都是从高中时期直到上大学,以至于如今已结婚生子,一直在追我演的戏。他们总说,张老师你只要演我们就一直看。看什么?看你如何超越这个角色。而我作为演员的标准,就是自己演的所有角色,对得起这些一直支持自己的观众。
新京报:在舞台上,你最享受的是什么?
张志坚:舞台剧跟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及时地听到观众完整地反馈。每部戏都一样,你所想表达的东西,在剧场都能听到反馈。甚至包括多年前演《人民的名义》,我甚至能够听到观众在剧场里的哭泣、难受以及他们的笑声。
现代商业社会看电视剧已经是快餐化,演员来挣钱,来完成任务,不过是在规定时间内把这份汉堡做好,送到观众的嘴里,已经成为很工业化的流程,对于人性的思考,情感的表达,艺术表现力已越来越缺乏。但是到了剧场不一样,观众的反应是直接的,这是作为演员最享受的。
新京报资深记者 刘臻
资深编辑 田偲妮 校对 赵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