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电动车被现场查扣依法拖移(五马大南商圈电瓶车非法营运有点猛)

2018-11-06 15:15 | 温州晚报

无牌电动车被现场查扣依法拖移(五马大南商圈电瓶车非法营运有点猛)(1)

在温州市区开太商厦北门口,非法营运的电瓶车在揽客。李立 摄

夜幕沉下,温州市区五马大南商圈内挤满了放松休闲、游玩购物的人流,这当中却盘踞着一支特殊的“拉客”队伍。他们坐在电瓶车上,三五成群地占据了商圈内的几个核心路口,有恃无恐地做着非法营运的生意,与周遭景象极不协调。

网友“laurenceyumao”在网络问政平台留言:这些人的行为不仅使商圈内的交通愈发拥堵,更拉低了温州市时尚核心板块的档次。他们在等客期间还随意乱扔烟头、乱吐痰,接到生意后有司机也不戴安全帽,直接载着客人在街巷中横冲直撞。

那么,五马大南商圈遇到的尴尬怎解,城市管理缺位的“短板”谁来补?

【现场直击】

多位电瓶车司机

在商圈要口处揽客

10月25日下午5时30分许,在解放街与纱帽河路交叉口附近,记者见到了三辆停在路中的电瓶车,车上皆坐有司机,但只有一人戴着安全帽。一时间,记者很难分辨这些电瓶车是否就是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

不过,记者在现场观察了10多分钟,情况不言自明。有司机会主动与走向他们的人搭话:“美女,你去哪?”“要坐电瓶车不?”一顿吆喝后,生意很快上了门,一位年轻女性在与一司机短暂沟通后,搭上了他的车而去。

观察中记者发现,出于揽客需要,这些非法营运的电瓶车上普遍配有“扫码付款”标识,司机或是将付款码挂件挂在车把上,或是将付款码纸贴在车头前面。另外,当晚温州市区有雨,记者发现不少电瓶车上都放有简易雨棚,下雨了司机直接把雨棚撑开罩住车身,生意一刻也不耽误。

无独有偶,谢池巷、人民东路等路口处,也充斥着此类车辆。这些车要么沿路转悠寻找乘客,要么停在十字路口、人行道等候区附近等客。

在谢池巷附近,记者又见到一位女士选择坐上一辆非法营运的电瓶车,车子开动后司机和乘客均未戴安全帽,女乘客正侧坐在车上玩手机。

【对话司机】

有司机称

遇盘查可绕小道走

在纱帽河路,记者同朋友走上前去与一位正在等客的电瓶车司机进行了交谈,记者问:“去新城不,多少钱?”司机先是回答:“你们是两个人吗?25元可去。”

随后他思索了一会,反问:“现在几点了?”并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说,“没事,可以走。”对此,与记者同行的人认为,司机或许是怕被相关部门抓到。当时是晚6时左右。

记者转而向附近的另一位电瓶车司机打听,同样是“去新城”,该司机直接说:“现在上来马上走。”但他给出的报价是“20元”。

在谢池巷附近,记者以“去黄龙那边”为由,又问询了一位电瓶车司机,该司机回应“20元可以走”。记者追问:“有部门查咋办?”该司机答:“每天坐电瓶车的人很多,你们可到了地方再付款。中途遇到盘查,我们只要看见,都会绕小道走。要是真被罚了,和你们无关,我会被罚20元钱。”

另一位司机则说:“到黄龙两个人15元,要是被查了不是你的事,负责管理的人这时都下班了,经常拉人的都知道该从哪里走。”

见记者还在犹豫,该司机有些不耐烦地说:“你要是有那么多担心,就不要坐了。”

无牌电动车被现场查扣依法拖移(五马大南商圈电瓶车非法营运有点猛)(2)

交警依法对非法营运电瓶车司机进行处罚。李立 摄

【后续】

部门联手夜查五马大南商圈电瓶车乱象 背后暴露三大症结

交警、执法两部门昨对晚报报道的五马大南商圈电瓶车非法营运乱象作出回应,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五马中队对乱象展开夜查,但1小时内仅查获2起涉嫌非法营运的案例。

记者受邀参与了此次行动,在跟随执法过程中发现这两个部门虽已主动作为,但碍于职权范围有限、处罚力度极低、执法取证极难等原因,在根治电瓶车非法营运乱象上显得有心无力。

部门行动

两部门夜查违法乱象

昨日,晚报3版刊登《五马大南商圈最近电瓶车非法营运有点猛》,引发温州市民热议,多数市民认为相关部门是时候站出来管管这种乱象了。对此,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彭一民表示,晚报道刊发后,他们中队非常重视,立即决定以不推诿、不敷衍,敢于担当的职责精神主动作为。

为此,昨晚5时30分许,夜查行动正式开启。该交警中队联合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五马中队五马中队共出动近20人,兵分四路在五马大南商圈各要口处布点巡查。为强化整治效果,交警部门在行动开始前,派了两名便衣交警提前进入商圈摸排。

待执法力量全面进驻商圈核心区后,刚载人来到纱帽河路的电瓶车司机胡师傅便被抓了个正着。他不仅不戴头盔拉客,车上还载有简易雨具,挂有付款码挂件。

面对证据,胡师傅很快承认了自己的非法营运行为,交警部门依法依规对其进行了处罚。

但在接下来的执法过程中,商圈内的电瓶车非法营运活动突然变得无迹可寻,1小时内执法人员仅查获了2起涉嫌非法营运的案例。

执法尴尬

执法无力背后三大症结

1小时内仅查获2起涉嫌非法营运的案例,这样的情况与记者之前采访时遇到的多辆电瓶车非法营运的乱象不符。对此,彭一民很无奈,他告诉记者,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受困于职权范围有限、处罚力度极低、执法取证极难等三大症结。

首先,在职权范围上,交警部门仅对电瓶车在机动车道上逆行、违停、非法载人等行为有处罚权,对电瓶车从事非法营运活动无处罚权。以电瓶车司机胡师傅的情况为例,交警部门对其进行处罚,只能追究其非法载人的责任,无权追究其非法营运的责任。另外,停在人行道上等客的电瓶车也不在交警部门的管辖权内。对此,执法五马中队参与夜查的人员回应,对停在人行道上等客的电瓶车他们目前的手段也只能是劝离。

其次,仅追究电瓶车非法载人的责任,又衍生出了另一个症结——处罚力度极低。仍以电瓶车司机胡师傅的情况为例,他昨晚非法载客,仅被交警部门罚了20元。彭一民说,他也清楚这样的处罚力度根本无法对电瓶车司机起到震慑作用,但目前他们的处罚权限仅止于此。

再次,部门在执法取证上也显尴尬。虽有便衣交警前期摸排,但其在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不便执法,将信息反馈给中队后,中队再组织身着执法服装的交警至现场,前后哪怕只有1分钟,电瓶车司机也可能会跑掉。另外,一旦有身着执法服装的交警进驻到商圈核心区,很多电瓶车司机便会立即警觉起来,执法取证的难度更大。

记者昨在现场还看到,当执法人员拦住一些疑似非法营运的电瓶车时,部分坐在车后座上的人会立即走开,司机面对交警均不承认非法营运。

交警呼吁

需更多部门参与

彭一民说,他们中队作为管理五马大南商圈交通的主要力量之一,也希望尽其所能地维护好一方交通。但该区域目前存在的电瓶车非法营运乱象,并非是紧靠一两个职能部门行动起来,就可以真正解决的难题。

每一个职能部门的权利都是有限的,要想真正祛除这一交通痹症,既需要一个部门来牵头,也需要更多部门参与其中,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原标题《五马大南商圈电瓶车非法营运有点猛 整治背后暴露三大症结》,原作者 李庭,编辑 谢甜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