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能看到胆囊息肉(B超发现胆囊息肉)

b超能看到胆囊息肉(B超发现胆囊息肉)(1)

不久前,年近半百的王先生做B超发现有胆囊息肉,7毫米大小。王先生不禁要问:这枚息肉要手术切除还是定期复查呢?

发现胆囊息肉是否考虑手术治疗,还得从什么是胆囊息肉说起。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一类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胆囊壁内病变,俗称胆囊息肉,也称之为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在病理学上分为肿瘤性息肉(真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假性息肉)两大类。前者包括胆囊腺瘤等,后者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等。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占全部胆囊息肉的80%以上,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占10%-15%,肿瘤性息肉占5%。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本质上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并无恶变风险。常表现为多发,直径多小于10毫米,主要位于胆囊体部,B超影像呈强回声,调整体位时可见摆幅明显,有棉线样细蒂悬垂于胆囊腔内,典型的表现为“草莓样胆囊”。80%以上的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只需定期的随访观察,在出现明显症状或继发胆囊炎、胰腺炎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胆囊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还有少见的纤维瘤、脂肪瘤等。多数情况下,仅靠超声检查进行定性诊断极为困难,需结合大小、数目、基底宽度、有无血流等信息综合判断。超声造影可能对其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肿瘤性息肉则包括胆囊腺瘤等,其典型的超声影像表现为中等或高回声结节,好发于颈部及底部,自胆囊壁向胆囊腔隆起,平均体积比胆固醇性息肉大,基底较宽,且有彩色血流信号。

根据性质和大小决定胆囊息肉是否积极手术。手术与否首先区分息肉为真性息肉或假性息肉。息肉的大小是判断真性息肉的独立相关因素,因此,对于最大径超过10毫米的胆囊息肉,高度怀疑其为真性息肉,均建议手术治疗。当最大径小于10毫米时,应考虑通过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测,判断息肉的血流信号。目前认为,对于存在血流信号的息肉,考虑其真性息肉的可能大,超过5-6毫米的真性息肉建议及时手术治疗。

沈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