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1)

不知不觉,那群大象已经回家一年了……

太平有象的新时代里,云南野生亚洲象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从2020年春天到2021年秋天,“短鼻家族”翻越青山、横渡绿水,在人们一路呵护下,行进上千公里,跨越大半个云南,经历了一段北上南归的奇妙旅程,引发了全球关注,让世界看见了一个国泰民安、和谐发展的大美中国。

2021年8月8日,当无数人把目光投向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缓缓熄灭的奥运圣火时,在奔腾的元江上,“短鼻家族”正迈着坚定踏实的步伐,从213国道元江桥上缓步走过,巨大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元江南岸苍莽的夜色中。这意味着这群云南野生亚洲象“说走就走的旅行”接近尾声,往思念的故乡走去。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2)

2022年8月8日,“短鼻家族”回乡一周年的日子。在这过去的365天里,虽然关于它们的消息不再频繁,但人们的关心从未减少。而且更重要的是,云南野生亚洲象已经变成了一种关于生态环保的“符号”,人们不断从它们身上汲取保护大自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力量。

在云南野生亚洲象“短鼻家族”回乡一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多位曾经和这群大象近距离接触甚至朝夕相处的人,请他们聊聊与“大象走过的那一年”以及“想念大象的这一年”。因为大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向好的改变。面对镜头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大象,我想你了!

人物名片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3)

张雄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

无人机飞行A组组长

曾拍下网红大象睡姿照

历时116天、跨越4个州市、1300公里……时隔一年,对于当时“追象”的每一个细节,张雄都记忆犹新。

2021年5月27日接到任务以来,张雄就作为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无人机飞行A组组长,一路追随亚洲象,直至护送它们跨过元江大桥,圆满完成任务。他也曾因拍下下面这张大象围成一圈睡觉的照片,被称为“网红飞手”。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4)

网红大象睡姿照 张雄 摄

一年来,他经常会想起与那段与大象“朝夕相伴”的经历,尤其是炎炎夏日里象群在泥塘打滚、集体躺睡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今年他会时常回忆:“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哪里追象?”

虽然追象过程中时常要忍耐高温、蚊虫叮咬,但张雄依然很感激这一段特别的经历。“特别感谢这些亚洲象,让我们也跟随它们来了一场‘北上之旅’,这段经历让我毕生难忘。”张雄说。

“很想知道它们生活得怎么样,是不是每天还是一样无忧无虑。也很想看看小象是不是长大了不少。”张雄说,现在对于亚洲象更多的是想念和牵挂,如果有机会,很想再见一见它们。

人物名片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5)

保明伟

高级兽医师、大象医生

曾麻醉“短鼻家族”的离群小公象

助它回家

“短鼻家族”北上南归的过程中,它们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组团旅行”,但也有例外,比如2021年6月5日,家族里有一头叛逆的小公象突然离群,越走越远。最后,人们只好人为介入,把它率先“遣送回家”。

在此过程中,高级兽医师、大象医生保明伟对这头小公象进行了长达33天的追踪,并成功将其麻醉,与同事一起将其安全送回西双版纳“老家”。

“我自始至终都挂念着我的‘老朋友’。”保明伟说。他告诉记者,在象群中母象和小象容易辨认,但公象通常有着相似的体型和外表。可即便如此,他也一眼能认出那头叛逆的小公象。

今年3月中下旬,保明伟在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周围日常巡护,当天下午5点左右,保明伟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它变壮了,毛色也更灰,看起来精神状态特别好。”保明伟说,当时叛逆小公象正跟着新的同伴一同穿过一座桥。“虽然它速度很快,但我还是认出了它。”

出于不打扰象群正常栖息的考虑,保明伟及同事没有再对小公象进行拍摄,但无论是通过无人机、红外相机抑或是日常巡逻,保明伟总是在日常工作中默默关注、守护着他的“老朋友”一家。

人物名片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6)

普新平

北迁象群“新平守护者”

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大开门社区党总支书记

大象曾到他家

“我们用手剥玉米,都没有大象用鼻子那样灵活。”回忆起第一次在家门口见到大象,并与大象亲密接触时的场景,北迁象群新平守护者、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大开门社区党总支书记普新平觉得一切历历在目。

普新平指着身后的那条公路回忆道,“当时我们正在投喂青苞谷,大象最爱吃的就是青苞谷。大象吃苞谷的时候,苞谷粒已经吃了,但是外壳还保留很好,我们用手剥也不会像它用鼻子这样方便和灵活,相当神奇,相当有趣。”

提到“短鼻家族”的神奇、有趣之处,新平县扬武镇大开门社区弯腰树小组村民普方寿同样有话要说,“我还记得那天是22:00左右,我还在家里睡着的时候大象就进我家里了,来找水喝,大象自己用鼻子将水桶的盖子翻开,喝完了一整桶的水,很高兴也很幸运大象能来我家找水喝。”

不管是北迁象群新平守护者普新平还是普通村民普方寿,他们都一致认为,“大象来到这个地方,是很有福气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

“以前都是在电视和报纸上了解大象,但是这次亲眼见过大象以后,我觉得大象虽然很庞大但却很和谐很和蔼。”普新平说,我们要保护好新平的生态环境,希望大象以后还能来到新平。“时间很快,一年了,想知道大象在西双版纳还有没有好好的,我非常想念你们,想再次看看你们!”

人物名片

兔子我想你了(大象我想你了)(7)

陈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

曾日夜监测与陪伴“短鼻家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监测象群的日日夜夜。

“短鼻家族”回家一周年之际记者采访陈飞,他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场景。陈飞告诉记者,他全程参与了亚洲象的监测、防范指导等工作。“尤其是监测象群的健康状况,比如沿途采集大象的粪便,通过分析大象的肠道微生物,得出来的结论是整个象群健康状况非常良好,包括象群的个体特征、外观等各项生理相关指标。所有细节,即便过去一年了,陈飞依然如数家珍。

“短鼻家族”北上南归的旅程,对陈飞来说同样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科研人员有了近距离观察和长时间研究亚洲象的机会。目前,包括陈飞在内的科研人员正积极分析象群沿路的各种环境,记录大象的行为、喜好、对人类干扰的反应等。“希望找出规律,为研判、防范未来其他象群迁移做好准备和科研支撑。”

此外,陈飞告诉记者,在亚洲象南归后,他们还积极开展了大象栖息地的适应性分析,比如亚洲象下一步适合在那个地方更好地栖息等。他表示,这些分析能给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向我们公众、向世界继续传达了人象和谐的景象。

“希望野生亚洲象能够在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继续稳定繁衍生息。”采访最后,陈飞温情地说。

大象被温柔以待,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加温柔。

“短鼻家族”虽然已返乡一年,但它们带来的生态效益仍在不断释放。大象食堂建设、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等正有条不紊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云岭47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的心。这也更让我们坚定了把云南野生亚洲象故事继续讲、一直讲的决心,因为这不只是一段美丽的往事,而是一个必将对一代代人产生积极影响、常讲常新的故事。

大象,我想你了!

大象,我们一直在想你!

策划:刘晓颖 李星佺

云南网记者:杨苑 彭锡 期俊军 杨萍 牟燕红 李星佺 通讯员 胡秋杨 钟应生 刀雪锋 田春丽

海报:段芃 许卓皓

来源: 云南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