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36载守护一片山林)

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36载守护一片山林)(1)

“喂,诶,听得清吗?我在山里呢。”朱建红挂掉了因信号微弱而听不清的电话。环绕着他的,除了山,还是山。 李南轩 摄

“喂,诶,听得清吗?我在山里呢。”朱建红挂掉了因信号微弱而听不清的电话。环绕着他的,除了山,还是山。 李南轩 摄

中新网三明3月21日电 (记者 林玲)“喂,诶,听得清吗?我在山里呢。”朱建红挂掉了因信号微弱而听不清的电话。环绕着他的,除了山,还是山。

今年58岁的朱建红是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九龙溪国有林场庄前分场林畲管护站的护林员,20多岁就参加护林工作的他,已守护这片山林36载。

“我们是没有休息日的,大山在那儿一天,我们就要巡护一天。”朱建红说,“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我们是‘愚公巡山’。”

朱建红所在的三明市清流县有着悠久的护林历史。据清流县林业局考证,目前全县境内仍保存有20世纪30年代种植的木梓10余公顷。

珍贵的山林资源能够留存下来,离不开像朱建红这样的护林员。作为守护山林的第一道屏障,他们一步步巡护、一天天重复、一年年坚守,守着闽西的绿水青山,也守着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36载守护一片山林)(2)

朱建红健步走在山上,尽管山路崎岖,但他却如履平地,视线还在不停地“飘移”。 李南轩 摄

“愚公”并不好当。朱建红所管护的区域范围很广,每天要在山里巡逻6到7个小时,风雨无阻。

一年四季,朱建红总是穿着长袖长裤,天气再热也不会换上短袖。山里的草木十分锋利,一刮就是一条血痕。朱建红弯下腰,用随身携带的柴刀将杂草砍断,再斩下挡在眼前的树枝,终于“劈”开了一条勉强可以让人通过的道路。

走在深山里,朱建红习惯性地用手驱赶着一些往眼睛里撞的小飞虫,还要小心脚下可能出现的蛇类。面对这些,朱建红形容得轻描淡写,“你只要熟悉了山路和天气,把装备准备好就可以了。”但和他平淡语气有所出入的,是朱建红布满割痕和老茧的手掌,是他晒得黝黑的脸庞,以及因长期爬山而患上的关节炎。

每到下雨天,朱建红的关节炎总是让他倍感煎熬,但他紧绷的神经却能有些许放松,“下雨天,森林火灾的隐患就小了。如果连续放晴几天,那就太让人焦虑了。”

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36载守护一片山林)(3)

朱建红是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九龙溪国有林场庄前分场林畲管护站的护林员。 李南轩 摄

护林员的职责是制止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在巡山过程中,朱建红不能听音乐,不能听广播,要留心观察山中是否有车轮和踩踏的痕迹,要分辨树木是否染病,要留意是否有人将盗伐的木材藏在草丛之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着朱建红的,只有山中传来的几声鸟鸣。

“一个人在山里,您不会无聊吗?”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朱建红正带着记者攀爬着一处湿滑的陡坡。每走一步,朱建红都会将脚下的泥土反复踩实,再借力往上攀爬,他一边带路一边回答,“等我们爬到坡顶,我再回答你。”

爬上陡坡,视线陡然开阔,层峦叠翠,连绵起伏,山顶还飘荡着氤氲的雾气。大山豪爽地将美景舒展开来,馈赠给守护着它的人们。

“巡山当然苦咯,每天在山上要呆7个小时,一个人呀。但是只要看到这些美景,烦心事就会烟消云散。这些美景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朱建红十分自豪,“很漂亮吧。我就感觉自己守着的这片山林,比别处的都好看。”

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36载守护一片山林)(4)

朱建红将手机上安装的“福建省林长制指挥管理平台”示意给记者,上面记录的是朱建红的巡山轨迹。 李南轩 摄

在巡山过程中,朱建红时不时向记者介绍着山里的“宝物”,“这个是野生姜,它的叶子好闻又提神;那个是杨梅泡,熟了摘下来吃,酸酸甜甜的。”走累了,朱建红会席地而坐,望着大山的美丽风景,一口干粮一口茶水。路过清澈的山泉,朱建红会脱下帽子,用山泉洗一洗满是汗水的脸,还会接一些山泉回去泡茶,“这里的水十分清甜,很难得的。”

因着这份对山林的热爱,朱建红的工作有着亮眼的表现。从无发生森林火灾、配合抓获盗伐嫌疑人20多名、缴获违法砍伐木材上百立方米……36年来,朱建红巡山留下的脚印已经成为一道“防护网”,这些脚印也成为震慑不法分子的“武器”。

说起脚印,朱建红将手机上安装的“福建省林长制指挥管理平台”示意给记者,上面记录的是朱建红的巡山轨迹。

“现在巡山和以前不一样啦,林业系统为护林员的工作提供了很多保障,去年还全面推行了林长制。不仅出台了针对护林员的奖惩机制,还给我们都装了APP,你看,都有轨迹的。”朱建红说,“这样不仅是为了监督护林员,提醒我们不能懈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

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山(36载守护一片山林)(5)

“这些美景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朱建红十分自豪,“我就感觉自己守着的这片山林,比别处的都好看。” 李南轩 摄

1985年就参加工作的朱建红,是三明市林改工作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从最早的伐木工到现在的护林员,朱建红的工作伴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发生了质的改变。2022年2月,朱建红从三明市2000多名专业护林员中脱颖而出,被三明市林长办公室评为“最美护林员”。

“几十年工作下来,我发现政府对林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大家对山林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了。”朱建红说,“刚刚工作的前几年,盗伐现在还是比较猖獗的,现如今已经很少见了。大家都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与往常一样,朱建红换上迷彩服,裹紧裤腿,穿上解放鞋,将镰刀、干粮、水壶都放进背包里。他又要往山里去了。(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