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

经济高低落差带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这是横在我国教育道路上的一个亘古难题,尤其是偏远山区更是埋没了很多的学生,能够走出大山成为了学生们毕生的目标。

山区学生除了缺乏物质资源之外,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老师,很多偏远乡村好几个年级都是一个老师教,很难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老师还累得一身毛病。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1)

因此为了让乡村学生得到优秀的师资力量,同时也为了给大学生们历练的机会,非常鼓励大学生走向山区去进行支教,给乡村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开始支教确实给乡村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教逐渐变了味道,来来去去的老师也让学生们倍感失落,因此很多家长对支教一事颇有微词。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2)

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直言留不住就别来了,孩子们折腾不起

现在很多的高校都会开通支教的通道,只要学生有想法有爱心就可以去对应的学校进行支教,帮助解决乡村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拥有支教经验的学生还可以在考研保研上占据优势。

因此就掀起了一股“支教”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山村的支教岗位,但是这样的现象却引来了山区家长们的吐槽,更是直接含泪控诉“留不住就别来支教了,孩子们真的折腾不起了。”。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3)

其实家长之所以如此反感支教,是基于现实的落差,主要原因集中在了三点上。在了解抵触支教的原因后,也就明白了家长的顾虑。

首先,大学生支教是有时间限制的,大部分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学生们刚与老师建立感情就要面临分别,如此几次下来孩子们确实在情感上比较受挫。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4)

其次,很多大学生都是在家长手心里捧着长大的,根本无法与学生感同身受,很多时候确实是好心,教学生去学美术、音乐等等艺术课程,但是这对孩子们来说却并不实用也无法理解。

最后,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支教都是非常认真的,也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但是也有一些单纯带着“镀金”的想法来的,真正做出的贡献很有限,更有一些网红打着支教的旗号来给自己“贴金”,消耗了学生们的热情与时间。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5)

总而言之,山村的家长对支教老师是又期待又抵触,生怕遇到那些做样子的老师,反而让孩子产生失落感,这也算是家长的一种考量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支教确实会带来一些隐患,但好处也是不容忽视的

俗话说“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确实不能否认支教带来的一些隐患,强烈的资源差异会让孩子们产生心理落差,一旦引导不到位就会滋生自卑的心理,反而不利于学习。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6)

但是凡事都要往好处想,支教能够带给学生们的好处还是大于隐患的,本身经济条件落后,教育资源不是很充足,支教老师的到来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更多新奇又有意义的知识。

而且支教老师能够替原本的老师分担一些工作上的压力,还可以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带入乡村教育中,再结合当地老师的教学经验,总能找到培养学生的正确方向。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7)

不过说到底大学生支教之所以备受诟病,主要还是有个别老师无法真正融入乡村教育中,有种“假大空”的感觉,所以就算是想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也要结合现实生活,不要让孩子们学虚无缥缈还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课程,立足现实才是最根本的。

想要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光靠支教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帮忙

所谓“在其位谋其事”,支教老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不要带着“利益”去消费学生们的爱,根据学生的需求去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这种教育资源的落差,从而成为努力的动力而不是自卑的根源。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8)

乡村学校缺乏硬件设施,很多学校都是破败不堪的,因此加大对乡村学校的翻新与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

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福利待遇,让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也可以吸引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人才的加入,慢慢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9)

【笔者寄语】支教大学生的来来去去,确实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但是支教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能够透过老师的讲述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坚定自己“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不过大学生选择支教就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真心为孩子们的未来考虑。

其实乡村教育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帮助,靠单一的支教就能解决,从学习条件到教师资源都要一步步有所改善,才能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贫困山区支教的那些事(山区家长谈及大学生支教)(10)

今日话题:你觉得应该如何发展乡村教育?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