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

1950年11月30日夜间,志愿军20军60师司令部参谋郭荣熙接到命令,率领180团一个排炸毁黄草岭第一号发电站大桥,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水门桥”。

此时水门桥上美军认为这里是大后方并没有怎么设防,只有韩军的一个排,郭荣熙于是亲自背上3包炸药包,悄悄地摸到桥面安装炸药。

第一次炸桥是比较顺利的,在桥面上炸开了一个小缺口,按照国内的炸桥经验,这个缺口至少要修十天半个月,于是炸桥主力部队撤回只在水门桥附近留下一个观察哨。

然而位于古土里的美军工兵利用木材居然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桥面补平,美军工兵惊人的效率大大出乎了志愿军的意料。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1)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和真兴里之间,是一座修在悬崖峭壁上的发电站,如果这座桥被炸毁,就是切断了美军撤退到兴南港的唯一一条公路。

此时美军陆战一师还有40辆坦克和1400多辆各式汽车,以及大量的火炮等辎重,如果公路被切断,人虽然可以步行下山,但是必须舍弃重型装备。

先不说舍弃重型装备后,以轻步兵的形式会大大削弱美军的战斗力、行军速度大幅下降,更容易被志愿军围歼。

就算美军以步兵的形式能逃回兴南港,那原本作为一支机械化部队的陆战一师,若失去所有机械化装备,那就意味着完全的溃败,失去战斗力。

所以水门桥是决定陆战一师命运的关键点,也是整个黄草岭阻击战的关键点。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2)

在美军第一次修复水门桥后,180团再度组织突击队破袭水门桥,这一次美军虽然有所警惕但还是没能发现潜伏的志愿军突击队。

12月4日,经过短暂的战斗,突击队第二次顺利炸毁水门桥,这一次加大了炸药量,并且还将美军工兵囤积在附近的工兵材料给一道炸了。

然而美第10集团军第73工兵营又开来一辆工程车,运来了M2型钢梁车辙桥再度将桥面修复,可见这次桥梁毁坏得相当严重,不是靠些木料就能修好的。

此时美军意识到了水门桥的重要性,毕竟在前天新兴里的北极熊团被全歼,全线撤退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所以,这一次美军留下一个坦克营在水门桥两侧驻防。

但此时20军几乎所有的战斗兵力都在全力阻击美军南撤,没有多余的兵力再来炸桥;26军还在行军途中,于是上级将炸桥任务交给了刚刚结束完新兴里战斗的27军。

12月6日下午,27军80师240团3营7连接到第三次炸桥任务。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3)

7连此时刚结束完內洞峙的战斗(內洞峙在新兴里北极熊团的撤退路线上),全连战果丰硕,歼敌300余人,俘敌24名,缴获4门榴弹炮。

然而7连的伤亡也比较惨重,连长于长林在冲击途中受重伤被送到了后方医院,副连长姜庆云升任代理连长继续指挥,7连的剩余兵力也只有两个排,战士们非常疲倦。

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在接到炸桥命令后,姜庆云立刻将7连剩余的精兵组织起来,组成了一个约40人的穿插分队(一个加强排和一个重机枪班),直奔水门桥。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4)

刚刚抵达水门桥,7连发现友军部队已经在和守桥的美军进行战斗了。

原来在7连抵达前,黄草岭阻击战已经开始了,尤其是1081高地的争夺战打得非常激烈。水门桥作为1081高地争夺战的一部分也一直是中美两军的争夺的要点。

在两次修复水门桥后,志愿军也一直在对水门桥进行破袭和试探性进攻,7连抵达时,正在进攻水门桥的是180团3连。

当时3连原本还是想想前两次一样偷袭,但是没想到炸桥的战士踩到水坝下的地雷暴露,于是偷袭变强攻。

此时美军准备充分,火力远比前两次炸桥猛烈,3连进攻受阻,连长和指导员带头冲锋纷纷中弹牺牲。100多人的连只剩下一个排长和15名战士。

也就在这个时候,12月6日晚上,7连赶到了。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5)

7连为了及时赶到水门桥一路上基本都没有休息,而且断粮超过2天,冻土豆都吃不上,只能抓一把地上的雪充饥止渴。

7连来不及休整立刻投入战斗,一边组织重机枪班的火力和3连进行南北策应,掩护3连继续进攻。

同时连长姜庆云亲自率领一个排20多人从侧面迂回,慢慢地逼近桥头。

然而当突击队距离桥头只有40米的时候,美军无处不在的照明弹和探照灯还是将突击队发现。

突击队迎面遭到美军轻重火力的交叉打击,造成突击队3死4伤。

姜庆云知道偷袭已经失败了,于是立刻组织剩余兵力发动强攻,一定要趁着美军还在混乱的时候一举拿下水门桥!

担任突击任务的7连战士一边冲锋一边隐蔽想要穿过美军的火力网,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炸药包,只要一个人抵达就能完成炸桥任务。

连长姜庆云在冲锋过程中被击中,两发子弹分别打在左肩和右手肘关节处,本来就长时间没有休息和进食,加上风雪严寒。

姜庆云中弹后再也起不来了,他后来回忆说:

“一失血就没力量了,人一失血无能为力”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6)

姜庆云昏迷后,7连其余战士继续按照计划进行炸桥,经过激烈的战斗,炸毁了水门桥右侧的一处桥墩,桥面和桥基被严重损坏,按理说这座桥应该是完全废了。

这里要说的,在美军的记录中,12月5日夜间负责修桥的美军工兵营营长帕特里奇中校就向1师师长提出了要空投M2车辙桥组件的要求。

当过两天帕特里奇带着钢架桥组件来到水门桥时发现:

“志愿军又炸掉了10英尺长的桥面,还有连接桥南公路的拱座”

也就是说5日入夜前3连很大可能组织过一次成功的炸桥,只不过这次破坏力度不够,只炸了桥面,所以入夜后再度发起炸桥行动,7连也就在这个时候赶到,接替3连完成炸桥任务。

所以我们熟知的三炸水门桥,其中第3次中实际包含了两次炸桥行动。

第三次炸桥是劣势装备下的强攻行动,据7连连长姜庆云回忆,战斗结束后3连全连就剩下一名战士,而7连也因伤亡太大,无法再进行战斗。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7)

6日之内3次炸毁水门桥,志愿军为了阻止1师突围已经是用尽了浑身解数,然而美国强大工业能力完全出乎了当时的志愿军,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认知范围。

在水门桥的基座被炸毁后,美军陆战一师的工兵参谋乘坐直升机来到水门桥进行现场测绘,随后告诉史密斯需要4套1.1吨的M2钢架桥才能完成修复。

结果美国直接在日本的工厂进行生产了8套,用运输机空投到古土里(其中一套投到了志愿军阵地上)。

原本以为没个半年修不好的水门桥,美军3天就修好了,而此时水门桥附近已经没了可战之兵,只能眼睁睁看着陆战1师从水门桥撤退。

每次想到这姜庆云都觉得非常遗憾:

“咱们如果有美军一半的装备,一半的后勤保障,真就给他‘包饺子’了!”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8)

在姜庆云的军旅生涯中,水门桥是受伤最严重的一次,在他受伤后就被战友抬下了前线,但由于美军的封锁非常严密迟迟无法送到后方。

卫生队队长王盛带着医疗队穿越封锁线来到7连的阵地,摸到姜庆云还有些体温,于是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理,控制住伤情。

随后用棉被将姜庆云包裹好,再用绳子绑紧,连拖带拉将姜庆云连夜送回了后方医院,这才救下了姜庆云。

很多人不能想象这个过程有多难,当时的公路全被美军占领,志愿军的行军路线只有山路,其实与其说是山路,事实上是根本是没有路,而且还是天寒地冻在夜间运送伤员。

所以姜庆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谢王盛,回国后也一直在找王盛,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9)

1955年,姜庆云被授予少校军衔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以后,姜庆云回到了老家,这是自他1947年参军以来第一次回家。

刚进家门母亲非常吃惊,因为这6年来姜庆云没有一点消息,早以为他牺牲了吗,甚至还在村头给他立了坟墓,每年都还去祭拜。

姜庆云来到坟墓旁,发现旁边还有11个坟墓,但这11个不是假的,原来当年一起出去参军的12个同村老乡,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姜庆云曾对记者这样说:

“那11个人还有谁记得啊?他们是埋在地底下真正的英雄!跟他们一比,我炸桥简直不值得一提!”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10)

姜庆云(左)与儿子姜伟(右)

姜庆云在家里很少提到自己打仗的事,对率领7连炸水门桥几乎是只字不提,家里人也只知道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在长津湖负了伤,其他的都不知道。儿子姜伟小时候对父亲身上的伤疤很好奇,但父亲也从来没有细说过。

1979年姜庆云在体检中,X光拍到右眼眼皮下有一块弹片,姜伟这才知道父亲的右眼几乎是看不见的,而姜庆云也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受的伤,只知道是炮弹炸的。

2019年5月19日,姜伟正在和朋友聚会,结果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微信也不断收到消息,但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叫他看电视。

当时央视正在播放大型纪录片《冰血长津湖》,而在电视屏幕上他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姜庆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这才知道,父亲是当年炸毁水门桥的7连连长。

69年深藏功名,这一刻姜伟非常震惊和激动,炸水门桥别说是姜伟一家了,就连父亲的战友和部下都很少知道。

顿时他对父亲肃然起敬,第二天就去了干休所,见到父亲后就问:

“为什么没跟我们提过?”

“他们(牺牲的烈士)是埋在地底下真正的英雄,他们跟谁提?”

姜伟一时语塞,在父亲看来,他能从战场上活下来是一种“侥幸”,他和牺牲的战友相比已经多活了多赚了71年,所以更应该受关注的应该是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而不是他。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11)

姜庆云

2021年3月18日,姜庆云老人突发脑溢血离世,享年94岁。

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迟浩田上将在得知姜庆云去世后写下一副挽词:

哭,二十七军老战友,志愿军老英雄:零下四十度血战长津湖,全歼北熊团庆云是先锋

马占山机枪连事迹(儿子偶然看电视才知)(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