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味的成语谜语(成语诗句巧制谜语)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广泛用于书面或口语中,深受人们喜爱,它除了表达上的“正常”运用外,还可用来制作谜语笔者平常留心阅读与收集,发现运用成语(俗语)制谜的有以下几种形式与方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趣味的成语谜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味的成语谜语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广泛用于书面或口语中,深受人们喜爱,它除了表达上的“正常”运用外,还可用来制作谜语。笔者平常留心阅读与收集,发现运用成语(俗语)制谜的有以下几种形式与方法。
直接运用法。
即直接用成语作谜面猜射某物,这是常用(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如“悬崖勒马”,打一国家名称,谜底是“危地马拉”, “干钓一发”,打一成语,谜底是“危如累卵”
漏字法。
即故意漏掉成语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字作为谜面,如“同0同德”打一成语。熟悉成语的读者一看(听)便知是成语“同心同德”漏了个“心”字,即“心”没有在那儿,其谜底应是“心不在焉”。又如“0望0际”,打一成语。这是成语“一望无际”漏了“一”与“无”二字,要猜出其谜底,必须从“一”与“无”中取来补上,联想到与此二字有关的成语,便可悟出其谜底应是“一无可取”。
错字法。
即将成语中的某字故意写成错别字来作谜面,让你辨识,猜出谜底,如“有心皆碑”打一成语。我们知道成语中只有“有口皆碑”,并无“有心皆碑”的说法,即“心”不是, “口”才是,便可悟出其谜底是“口是心非”。
直接用成语或俗语作谜面猜射古代名著中人物名称的,更不泛其例,现辑录几则如下,以鄉读者。
猜《三国演义》人名的有:
凿壁偷光--孔明;赤兔殉主--马忠;孔雀收屏--关羽;相貌堂堂-颜良等。
猜《水浒传》中人名的有:
斗转星移-时迁;后生可畏-童威;单刀赴会一关胜,粗中有细—鲁智深等。
猜《红楼梦》人名的有:
踏雪寻梅一探春;爆竹除旧--迎春;花香扑鼻一袭人,微火煎茶—焙茗等。
此外,用古人诗(词)句作谜面猜射某物,则别有一番情趣,如“为赋新诗强说愁” (辛弃疾《采桑子》)猜外国小说名,谜底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联系原词内容,仔细推敲其谜面与谜底。二者扣合得当,真是天衣无缝而又形象贴切。(当然,这必须熟悉辛弃疾的《采桑子》这首词,特别是其中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句,否则就不易猜出来。)
又如: “一别清江水,扬帆又挥巾。”打一字,谜底为“巩”字。(“别”去"江"字中的三点水, “挥”掉“帆”字中的“巾,剩下“工”与“凡”,合而为“巩”。) 笔者也曾试用广告语、俗语、诗句制作谜语,现选几例供读者评析:
“更名启事”-打一成语。谜底“去伪存真";
“遗失声明”-打一成语。谜底“亡羊补牢”;“商品广告”-一打一俗语。谜底“王婆卖瓜”;
“征婚启事”-一打《琵琶行》一诗句。谜底“相逢何必曾相识"。又如“万紫干红总是春”—打《水浒传》一人名。谜底“花荣”, “解包袱”--打一城市名: “开封”。
无论是制谜与猜谜,都要运用联想法与会意法,分析、推敲谜面与谜底的关系,或相关,或因果,或近义等,当然还必需具有广泛的知识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