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洛阳牡丹的故事(武则天与洛阳牡丹的恩怨故事)
说到洛阳牡丹,自然会联系到一代女皇武则天。
且看明人冯梦龙在其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的描写:
“这牡丹乃花中之王,惟洛阳为天下第一。有‘姚黄’、‘魏紫’名气,一本价值五千。你道因何独盛于洛阳?只为昔日唐朝有个武则天皇后,淫乱无道,宠幸两个官儿,名唤张易之,张昌宗,于冬月之间,要游后苑,写出四句招来,道:
来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百花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旨,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后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
则天大怒,遂贬于洛阳。故此洛阳牡丹冠于天下。有一只《上楼春》词,单赞牡丹的好处。词云:
名花绰约东风里,占断韵华都在此。
芳心一片可人怜,春色三分愁雨洗。
玉人尽日恹恹地,猛被笙歌惊破睡。
起临妆镜似娇羞,近日伤春输与你。
在张复兴、郭崇华搜集整理的《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里,也记录着类似的内容。故事是这样说的:
“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
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
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美丽;偶尔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撤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武则天看得入了迷……,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
随同赏花的妃嫔们一看太后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竞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
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追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陈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嫔们看她已有几分醉意,劝说道:‘武后,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了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人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
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何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
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奈我何?’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昨晚写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簇,绚丽多彩,争芳斗艳……。
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忘形,迈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秃杈的牡丹走去。
她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
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
“”大胆牡丹!竞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万。
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启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
武则天怒气未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镢,把牡丹连根掘出,连夜装车送往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
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牡丹仙子看到洛阳人这样喜爱牡丹,非常高兴。一至谷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态。……
牡丹在洛阳繁植盛开了。因为这种牡丹在武则天的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所以后人起名叫“洛阳红”。
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虽因歌颂了牡丹不畏权贵,不屈淫威的精神品格而脍炙人口,但却给后人造成了两个错误的印象:一似乎洛阳牡丹只是从当年的长安遭贬而来;二似乎武则天与牡丹冰火不容。但这只是与历史开了个玩笑,并不就是历史。
历史事实是:早在传说的武则天称天后贬牡丹前七八十年前,杨广篡位称帝的次年(605年)五月,炀帝在洛阳修建西苑时,就从易州(今河北易县)引进了牡丹。南宋学者王应麟在《海山记》记言:
“隋帝辟地二百亩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
这标志着中国牡丹由野生阶段过渡到园林种植。牡丹从此落户洛阳皇家花园,一开始就带有富贵气。历史表明,河洛地区不仅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而洛阳更是中国牡丹栽培的园圃之源。
那么,小说家和民间艺人们是根据什么素材编成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呢?
查新旧《唐史》,其中均没有武则天贬牡丹的影子,而在《全唐诗》中却载有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一诗。其诗曰: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全唐诗》的编者对此诗作注解称:
“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
《全唐诗》的编者注称武则天的这首《腊日宣诏幸上苑》诗作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腊月。此前,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已在洛阳登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改东都为神都,改元天授,改则天楼为应天门,改东都苑为神都苑。
就是说,武则天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她在洛阳则天楼宣告建立大周,改东都为神都的第二年,武则天称圣神皇帝于洛阳,并不在长安,怎么会有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之事呢?
不过,我们从编者的注解中可以隐约看到,武则天称大周圣神皇帝后的第二年腊月,“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就是说卿相们“诈称花发”,请武则天“幸上苑”,实际上是设置的一个阴谋。
不过,武则天很快就看出了他们的“异图”,所以就将计就计,一方面事先作周密安排,一方面又遣使臣宣读那首诏诗。结果,第二天凌晨,看到的是“名花布苑”。这实际上是武则天巧作布置,托以神力,用智谋粉碎了一场阴谋,以致“群臣咸服其异”,从心理上臣服于武则天。
怀着不满女人做皇帝的偏见,宋代吴淑将此诗演化为武则天贬牡丹故事,其所著《江淮异人录》戴:
“武后诏游上苑,百花俱放,牡丹独迟,遂令贬于洛阳。后洛阳牡丹甲天下也。”
同时代人计有功在其《唐诗纪事》中记:
“天授元年(690)腊月,卿相诈称发花,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段话和《全唐诗》编者所注完全一样。”到了明朝,又由冯梦龙将其写入《灌园叟晚逢仙女》的小说。
再后,到清朝,李汝珍又将其编入章回小说《镜花缘》。这些诗呀,小说呀都拿一代女皇开涮。就象现在编的历史剧嘲笑老佛爷一样没有什么风险。诗和小说都有丰富的想象和蔑视权贵的诉求,因此广为流传。
这样,根据“妖妄,不足信”之资料编写的武则天贬牡丹于洛阳的故事,便从宋朝流传至今几近千年。
宋人的诗词,明清的小说,流传的民间故事,把武则天刻画成与牡丹冰火不容,与今日的恶搞相近,是一种娱乐,但与历史相去甚远。
就历史公正而论,武则天对牡丹,不仅没有恨而怒贬,反而爱之有加,对牡丹的栽培、发展做出了贡献。唐人舒元舆的《牡丹赋》揭示了这一历史事实。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登进土第的唐代著名文学家舒元舆曾在《牡丹赋》“序”中称:
“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寝盛。今则自禁闼泊官署,外延士庶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
可见武则天爱牡丹还没有爱到要花开、花落予取予夺的地步。倒是她确实为牡丹在洛阳的移植、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用今天的话说是作过义工。
查《唐史》可知,武则天称天后,始于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高宗上尊号称天帝的同时。直到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死于洛阳贞观殿,太子李哲即位号称中宗,武则天则改称皇太后,此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所以,舒元舆的《牡丹赋》“序”中所记“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的西河之乡精舍下的牡丹,豪无疑问,是武则天称天后期间,移植到洛阳神都苑的。
除了舒元舆的《牡丹赋》“序”较明确地记栽“天后之乡西河,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外,《唐史》上还记栽着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移居洛阳后,非常重视园苑建设的史实。
高宗显庆二年(657)曾命司农少卿韦弘机兼知东都营田,完葺宫苑,这在实际上揭开了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的序幕。显庆五年(660年)二月,高宗在洛阳始委政于皇后武则天,权同皇帝。
当年,司农卿韦弘机受诏管理东都营田园苑事务。高宗面谕韦弘机说:两都是我的东西宅,现在的宫馆、园苑为隋代所建,皆渐次颓废,想要修建,又恐费用太大。
韦弘机当即面奏;臣任司农已十年,现在储备的钱有三千万贯可供葺理宫殿园苑。
之后,弘机开始全面修建洛阳的宫殿园苑。修建园苑,就要引进奇花异木,武则天家乡西河乃至其他州郡包括牡丹在内的奇花异木当然都在引进移植之列。
直到690年九月,武则天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改东都为神都,上尊号为圣神皇帝时,还没有忘记将东都苑改为神都苑,足见这位女皇对园林建设的重视。所以宋欧阳修在其《洛阳牡丹记》中断言:
“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当为古之公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