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防己的种子育苗技术 十堰地区粉防己种子育苗及林下栽培技术

十堰地区粉防己种子育苗及林下栽培技术

赵云武等

近年来,很多中药材品种市场行情波动幅度较大,导致栽培效益不佳或呈现负效益状态,高效益中药材栽培品种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导致很多中药材成为名贵稀缺资源,粉防己就是其中之一。

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石蟾蜍的干燥块根。粉防己块根中含有的粉防己碱( C38 H 42 N 2 O 6 )具有消炎、镇痛、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防己诺林碱( C37 H 40 N 2 O 6 )具有抗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由于现代医学研究者发现,粉防己碱对肝癌、肾癌、前列腺、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推动了粉防己市场需求。而早年,粉防己人工种植较少,人们只能依托采挖野生资源,来弥补市场需求,导致粉防己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安徽、江西两省的野生粉防己 。粉防己野生资源分布地域狭窄,人工采挖过频,已濒临枯绝的状态,仅靠野生资源保护已不能解决问题。

近年来,为满足粉防己市场需求,很多种植户也注意到粉防己种植效益可观,并开展野生转家种的方式 。粉防己块茎与芦头繁殖系数低、费工费时,也不容易大面积种植,采用种子繁殖速度快、出苗率高、成本低,易于管理和大面积种植 。

值得注意的是,粉防己块根入土较深,在土层不深、易积水的地区种植,产量低,且易烂根。尽管十堰地区山地与林地较多,适宜种植粉防己,但十堰地区夏季雨水较多且集中,若管理不善,极易出现叶斑病和根腐病,导致种子生产失败。而粉防己鲜种子市场价格一般在 1 400 元·kg- 1 左右,每公顷产鲜种子效益达上万元,遇多雨、大风天气,对种子生产极为不利。同时,粉防己主要以根入药,根系长,入土深,一般土壤不易获得高产。十堰地区北柴胡、虎杖、丹参、射干、黄连、连翘等中药材单种效益低下,管理困难。人们开始寻求密植、套种等模式发展中药材,如北柴胡与玉米套种,粉葛与天麻套种等。近年来,人们发现种植珍稀名贵中药材,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然而,十堰地区气候变化多样,种植珍稀名贵中药材,必须要根据中药材栽培特点,进行合理管控,才能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目前,粉防己在十堰地区种植鲜有相关报道,人们对其认知也不足。鉴于此,本文将粉防己种子育苗及林下栽培技术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十堰地区发展名贵药材“粉防己”的种植,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1  粉防己植物学特点

粉防己是防己科、千金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根肉质,长柱状,粗壮,表皮黄色,坚硬,须根少。茎表面光滑,呈绿色或灰白色,均达1m以上。叶为阔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纸质,顶端有凸尖,背面有柔毛,掌状脉,纤细,网脉明显。花腋生、花序头状,总状排列,苞片小。萼片倒卵状椭圆形,聚药雄蕊,均较小。核果红色,近球形,背部鸡冠状隆起,两侧有肋状雕纹,种子灰黑色,圆形,四周多个凹面,背部鸡冠状隆起,低平。花期6-8月,果期9-11月。

2  种子育苗

2.1  种子采集与贮藏

一般10-11月,蒴果呈红色或棕红色时采收。采收后,消毒、并清水清洗,后置于室内阴干。用透气纱网袋吊置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备用。由于种子小、质量轻,保存时需注意透气纱网袋孔径大小。

2.2  苗床选择与整理

一般选择交通便利、有设施条件的地块,或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自然林。苗床不易积水、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海拔 500m 左右。秋冬季犁地冬炕,清除前茬根等杂质。播种前,施入硫酸钾复合肥 1 500kg · hm- 2 、有机肥1 500kg· hm- 2 ,苗床耕作深度 20~30cm ,浇湿浇透,整平苗床。播种后,再铺上一层基质,厚度 2~3cm ,浇湿表层。

2.3  播种

由于秋冬季气温低,不易萌发出苗和管理,容易死苗,最宜春季倒春寒过后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人工取出种子,采用赤霉素处理,并清洗后播种。粉 防 己 种 子 小、轻,用 种 量 37.5~45.0kg· hm- 2 。出苗前,苗床湿度保持在60%左右,切勿使苗床干燥,影响发芽率。出苗后,及时搭建2m 高牵引架,将藤蔓引至牵引架上,防止密不透风,引起病虫害。

粉防己的种子育苗技术 十堰地区粉防己种子育苗及林下栽培技术(1)

2.4  苗期管理

2.4.1  遮荫   出苗后,防止夏季高温干旱天气,苗床采用遮光率50%~60%的遮阳网遮荫,夏季昼夜温度10~28℃ 。

2.4.2  间苗与病虫害管理   出苗后,及时移栽密苗,株距12cm 左右,保留约60万株· hm- 2 。粉防己育苗期基本不会出现病虫害,一般会因温湿度的大幅改变,导致茎叶萎蔫或枯死,烂根。

2.4.3  水肥与杂草管理   粉防己幼苗生长30d后,地上叶片与地下块根均较多。在喷灌过程中,加入适量水溶肥,土壤湿度45%~55% 。杂草除早除小,并疏松苗床基质。

3  林下移栽

3.1  选地整地

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块,背风,远离污染源,且有40%~60%的自然遮荫林环境较好,海拔 500~1 200m 。

粉防己块根柱状且多,整地时,应深翻 30cm左右,需 清 除 田 间 杂 物,施 入 硫 酸 钾 复 合 肥1 500kg· hm- 2 、有机肥 1 125kg· hm- 2 。粉防己一般采用双行种植,林下平地或低洼地带需开沟作厢,厢面 60cm ,沟宽 30cm ,沟深 25~30cm 。

3.2  移栽时间

十堰地区林下温度低,一般选择春季倒春寒后,进行移栽。

3.3  移栽方法

在晴天,将 1~2 年生小苗采挖,每窝 1 株或3~4 根块根进行双行栽种。栽种前,按照株距20cm 进行移栽,栽 60 000 株· hm- 2 。移栽时,将粉防己块根竖直或倾斜放入,用细土覆盖块茎。

4  大田栽培管理

4.1  田间杂草

春季,在清沟排水、巩固牵引搭架时,人工除草,并适当培土。培土时,注意不要弄断或覆盖较多的粉防己地上嫩茎,防止搭架不稳固或植株生长受到影响。

4.2  水肥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排灌基础条件。春季出苗前 后,结 合 修 沟,株 间 追 施 硫 酸 钾 复 合 肥1 500kg· hm- 2 、有机肥750kg · hm- 2 ,秋 季追施750kg· hm- 2 硫酸钾复合肥。由于粉防己入土深,地下根茎粗壮且长,应当做到田间不积水,也不长期干旱。

4.3  搭架与遮荫

春季4月中旬,做好牵引搭架,将粉防己幼苗嫩茎引绕至搭架上,固定嫩茎与搭架,防止大风。同时,为防止受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及时遮荫,透光率40%~60%即可。

4.4  人工采种

种子在每年的10-11月成熟,选择晴天,采收种子,并消毒、晾干,置于透气纱网袋内,吊在阴凉、通风、干燥处备用。

4.5  主要病虫害防治

4.5.1  主要病害   粉防己主要病害为叶斑病,一般叶斑病发生前后,可喷施百菌清或多抗霉素或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

4.5.2  主要虫害   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危害叶片。蚜虫采用吡虫啉 + 溴氰菊酯或啶虫脒,红蜘蛛虫害采用阿维菌素+ 乙螨唑进行防治即可。

5  采收

粉防己需要种植 4~5 年才能形成高产。因此,一般粉防己在大田栽培 4~5 年后,秋冬季11 月下旬采挖,且第 5 年的产量更高。

采挖时,切勿弄断柱状块根,以免影响饮片制作。采挖后,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置于干燥通风处,防霉变、防蛀。块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长 5~10cm ,直径1~5cm 。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粉防己块根重、质地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

此外,我国药典2020版规定,粉防己干燥根水分 ≤12.0% ,总灰分 ≤4.0% ,浸出物 ≥5.0% ,含粉防己碱( C38 H 42 N 2 O 6 )和防己诺林碱( C 37 H 40N 2 O 6 )的总量 ≥1.6% ,且粉防己饮片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总量 ≥1.4% 。

6  档案保存

粉防己种子繁殖需要两年,而大田栽培4~5a ,导致粉防己整个生产过程长达6~7a 。因此,在生产粉防己时,应将粉防己种子来源及育苗与大田栽培等内容进行记录,并保存8~10a 。

7  讨论

粉防己根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之症 。粉防己茎、叶中不含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但含有许多其他化学成分,可作为新资源用于开发其他药用功效 。由于粉防己野生资源分布地域狭窄 ,又受人为破坏和自然环境影响,粉防己块根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涨,这也使一些研究者开始人工种植粉防己。并且,在种植粉防己过程中,人们发现粉防己采用种子繁殖,出苗快、发芽率高,种苗又不易发生病虫害,地下根茎生长较快。大田栽培,粉防己主要防止大风、田间积水、高温干旱等天气因素,管理粗放。值得注意的是,种子育苗,用种量 37.5~45.0kg · hm- 2 ,种子 1 600 元·kg- 1 ,种子成 本 需 要 6.0 万~7.2 万·hm- 2 ,可 育 约60 万株· hm- 2 ,移栽 600hm 2 。而通过种子种苗到大田栽培,整个生产过程投入低,5 年生粉防己块根单株鲜重至少 1kg ,鲜货超 60 000kg · hm- 2 。按照2021年中药材天地网显示,粉防己干燥块根在安国、亳州为 125 元·kg- 1 的价格,种植粉防己收益高达近 20 万元· hm- 2 ,可带动地方中药材种植 600hm2 ,直接带动地方 1.2 亿元以上的收益,以及带动地方农民务工、租地、收购与加工等方面的效益。而十堰地区农村务工人员多为留守老人,面临着多数中药材种植效益低,高效益的药材数量又特别少的情况,中药材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粉防己在十堰地区是一种非常有种植前景的中药材品种。目前,十堰地区只有竹溪县、郧阳区有粉防己育苗与栽培,暂无超过3hm2以上的人工连片种植基地。鉴于粉防己市场价格较高,所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此外,粉防己喜阴凉环境,适宜在林下套种,而十堰市较多多年生中药材单种,效益低、周期长,只有通过精细化栽培 、林下套种 才能提高生产效益。同时,这也为银杏、葛根等多年生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药 - 药套种”提供了思路。并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益,解决单种中药材效益低、田间管理成本高及投入大等问题。

十堰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各县市区海拔高度不一,温差大,土壤环境差异显著。尤其是, 5 月 初 开 始 出 现 高 温 干 旱 天 气,温 度 达 到30℃ ,而粉防己需要在一个 25 ℃ 和土壤湿度50%左右的环境中,才能较好地出苗、生长。而在夏季6-8月又容易出现高温高湿或高温干旱的天气,从而使粉防己种植不易获得高产。值得注意的是,十堰地区的不同地理位置,土壤环境差异性大,育苗只能在人工设施或林下进行,才能确保育苗成功。同时,在林下栽培过程中,不同的自然林土壤环境与隐蔽度不同,对粉防己生长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不积水,有40%~60%的自然遮荫林环境较好,且海拔500~1 200m 为宜。

近年来,十堰地区栽培的大宗中药材一方面受地方无深加工工厂的影响,另外一方面生产或管理困难,尤其是类似北柴胡等中药材种植效益低,虎杖采挖困难等问题,药农种植积极性倍受干扰。只有合理种植市场价格高、销路好或者能够药食两用的中药材,才能改善当前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当前,十堰地区名贵中药材品种有重楼、天冬、金果榄、杜鹃兰、粉防己等,尽管均是小宗珍稀品种,但林下套种效益高 ,也为解决一些山区农业用地少开辟了新的渠道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