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什么时候去合适 礼仪你了解多少

佛教寺院什么时候去合适 礼仪你了解多少(1)

释迦摩尼佛是大觉者,他是自觉、觉他智慧与福德究竟圆满的人,佛教徒是以佛、法、僧的三宝归信。法是由佛所说成佛的方法,以及为何要成佛的道理。僧是学佛求法,并且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出家人。佛教讲“慈悲”,而不讲“爱”,因为在佛教看来,有“爱”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执。“爱”是苦的根源。佛教讲的慈悲,悲就是拔苦,由此可见佛陀平等度世的情怀。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院时,佛教礼仪你要懂,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怎样称呼,有哪些礼节?这可能是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问题。首先,当我们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师父法号是“度缘”,那么就是“上度下缘”。一般不可直接问师父“您贵姓”。佛教在称呼还有一些特殊的名词,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比如寺院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意思是“安住之、维持之”。《圆觉经》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意思是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庄严的境界里,住持佛法。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代传佛法、续佛慧命的人。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是文字错误,也是理解上的错误。

“法师”是常修梵行,凡能演说佛经的出家比丘,称法师,因为他们通晓佛法,而且能引导众生、教化众生修行。依据《法华经·法师品》记载,法师的种类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

“三藏法师”对精通佛教经典经、律、论三藏的尊称“三藏法师”。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经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藏法师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玄奘法师。此外除了玄奘法师外,著名的三藏法师还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读过《地藏经》和《金刚经》的人对这两位法师都不陌生,这两部佛经分别就是他们翻译的。

“禅师”是和尚之尊称,一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

“律师”指专门研究、解释、读诵戒律的僧人。律师首先要学戒,通晓全部的律藏,精通戒律的含义,自己要以身作则,能够帮助人解答有关戒律方面问题,称为律师。像唐代道宣,北魏慧光、皆称为律师。至于现代法律界有一个职位也称为律师,这个与佛教文化中的“律师”没有系。

做到这3个方面,命运会好,相由心生

佛说:“随缘”和“业障”你都理解错了,不信你看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佛教寺院什么时候去合适 礼仪你了解多少(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